她定要衣锦还乡(125)
行到邺城,三人决定停下略作休整。
过城门查验路引的时候,周濛就发现柳烟的户籍和路引上的身份已经不是贱籍了。她是个舞姬,按理说,这样身份的女子一朝落入贱籍,除了有本事高嫁,否则到死都不得脱籍。
“我在天青阁这么多年,算个半个二东家,脱个贱籍有什么稀奇,”柳烟敷衍着解释道,对自己的真实身份半个字都不提,查验完后,她一把将东西塞进包袱,牵着马继续往城内走。
石斌还拿着当日瑞儿给办的勇毅侯府马夫的假身份,但好在关卡松懈,他也很顺利地就过关了。
那日在后山和石斌谈过之后,周濛虽然不痛快了几天,但再没催着石斌离开,受着他的关照,虽说不上心安理得,也没那么惴惴不安。
不过,她也和他说好了,他可以随时走。他守着对元致的承诺,可毕竟不是她的侍卫,应该来去自由。
中山国在冀州的位置偏北,邺城偏南,从此处出发,快马加鞭的话也还要一日的时间。
可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不用赶路了。
中山王后病逝是桩大事,三人很容易就打听到了落葬的日期,竟比周濛假定的一月二十五推迟了近半个月,选在二月初七。
时间一下子就宽裕起来了。
于是三人便不那么急着去卢奴城,先在邺城休整并四处逛逛。
“这几天大家都很累,就不赶路了,石大哥,你昨夜守夜,就留在客栈睡觉吧,我和柳姐姐出去再打听打听,看有没有什么新的消息。”
石斌没有异议,柳烟看似文静,周濛如今才知道她其实是个坐不住的性子,这一路上一旦得空,就数她最喜欢走街串巷,自然愿意和她一起出门。
邺城曾经是前朝曹魏早期的国都,城池规划齐整,也颇有些规模在。出了客栈,两人步行走出闹市区,进入市坊交界的地带,民居和小型商铺的排布错落有致,人流也不算少,嘈杂热闹,虽是一方北地重镇,竟也有几分不输南方的市井烟火气息。
走了一段,周濛就发现有些奇怪,远处坊间的很多人家的门口,居然都挂着一两块白幡。
柳烟自然也看到了,她微微蹙眉又展开,说出自己的猜测来,“毕竟是邺城,不比些孤陋寡闻的乡土小镇。”
周濛立刻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中山国镇守冀州北境三十年,百姓对中山国有感情,中山王后去世,自家门口挂挂白幡以表哀悼,也是情理之中。”
周濛突然想起王夫人在江夏陈府的时候与自己说过的一句话,她说时至今日,冀州百姓都还感念着她父亲司马规生前位居中山王世子时的恩德。
可父亲后来枉死,现在还是罪臣之身,谁敢公然凭吊是触犯律法的,父亲身后没有得到的哀荣,居然被分到了王后这老妇的身上。
周濛心里好一阵不痛快。
“老王后不过一介后妃女子,既不能上场杀敌,也无益于治国安邦,能对百姓有什么恩泽,她有什么好凭吊的。”
柳烟只知道当年中山王后江氏把只有两岁的周濛,还有她母亲和哥哥一同赶出中山王宫的往事。
长子尸骨未寒,作为母亲的江氏转头就大力扶持次子成为世子,他们母子三人对江氏有恨也是应当的。
她拍拍周濛的肩膀,笑道,“你如果也像她有个好丈夫、好儿子,你也可以。罢了,死者为大,走吧。”
又漫行了一刻钟,坊区里妇人孩童居多,都在空地里玩耍晒着冬日暖阳,说些家长里短,实在没有什么好打听的。
柳烟瞥周濛一眼,“都说了坊区没什么好来的,你非要来。”
周濛笑笑没说什么,神色却又凝重了几分。
--------------------
第58章
=========================
日头西斜,她们找了一家离客栈近的食肆,点了三碗汤饼,多的一碗喊小二打了包,打算带回去给石斌当晚餐。
吃到一半,进来几个官差打扮的汉子,腰间挎着官刀,态度也颇为豪横,小二毕恭毕敬地请他们来到二楼靠窗视野最好的位置落座。
六人分坐长条食案的两端,离周濛她们的位置还隔着三条长案的距离,但汉子们劳累一天,身上的汗臭味老远就飘了满屋,不仅如此,谈笑间处处带着脏字。
柳烟斜瞥一眼就看出了官阶,“几个普通的巡城卫而已。”
南北吏治不同,加上北地尚武,小小卫城小吏也比荆州的要粗野多了。
二楼没多少客人,没过一会儿客人就都离席了,只剩周濛和柳烟,汉子们的眼神免不了就往二人身上飘,一个红髯壮汉摸了摸下巴,“好久都没看过这么俊俏的小娘们了,哈哈。”
他声音粗嘎,也存心没有避讳,让周濛和柳烟听的分明。两人都不想招惹是非,低下头准备回客栈。
壮汉拎了一坛酒起身,对面一个高瘦黄面的中年男子按了按手腕,把酒坛一压,“酒就算了,晚上咱还得巡街,别多事。”
壮汉邪笑了起来,“和两个小娘子喝碗交杯酒而已,能多什么事。”
说完,眼神在周濛和柳烟的身上又刮了一遍。
北方天冷,又要骑马,所以她们都穿着骑行服,款式与胡服类似,在北地是常见的女子装束。原本她们外面还披一件锦袄披风,现在吃暖了身子已经解下放在了手边。
骑行服束袖收腰,包裹着两人窈窕的身姿,红髯壮汉走近一细看,又发现不仅小腰纤细,而且肤白貌美。他断定这肯定不是普通人家的女子,但也不像是哪家的夫人小姐,夫人小姐去哪都会带着成堆的侍女,哪会像这样单独出门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