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定要衣锦还乡(247)

作者: 柴门有只鹿 阅读记录

“你找我什么事?”他主动问道。

“坐,”他又邀请道。

然后就想去给她取些茶水来,扫了一圈自己的房间,却发现自己回来得太仓促,根本没来及叫人准备这些,只有琉璃瓶里剩的半壶白水而已。

周濛看出了他的意图,适时开口拒绝了,“不必了,就几句话,我说完就走。”

说完她也觉得太生硬,今天,她不想让和他的谈话再次陷入针锋相对的气氛,便缓和地又补了一句,“刚吃过些瓜果过来的,我不渴。”

元致重新又站直了腰杆,看了过来,周濛客气地微微笑了笑,“我是来跟你道别的。”

“前些日子祖父来信了,他希望我撤出洛阳回卢奴城去,我虽然想再等等周劭,可是除此之外,我留下来实在意义不大,就同意了。他本来想让我尽快启程,但我想着,还是跟你当面道个别为好,也正好,谢谢你这半年来的照顾。”

她的语气尽量放得柔和,不想让他听出她除了客气和感激之外的意思,元致的神情也出乎意料地平静,似乎对此早有准备。

“我听说了。”

周濛微微一愣,“你听说了?”

他听谁说的?

“你祖父跟我说的,他应该不止给你写了信,也给我写了一封。”

周濛维持微笑的嘴角不由得僵硬住了,那个老狐狸又打的什么鬼主意?

“没说别的,他想让我送你回卢奴城,保证你沿路的安全。”

周濛的笑容终于垮掉,她好声好气来找元致告别,就是想让他放自己走,结果,那老狐狸一边给了她一条出路,一边又把她装进了另一个笼子。

“我本该早些送你启程的,都怪我,这一趟在邺城耽误了些日子。”

他像是假装看不懂她脸上浓浓的失望一样,自顾自给她做起了安排。

“这样吧,如果你没别的要事,给我一天时间准备北上的人手,后日一早我送你出城,如何?”

他说的是“出城”,也就是说,他也许只是送她出洛阳城而已,不会一路跟着她?周濛暗暗松了口气,好颜好色和他打商量。

“其实你也不用送我出城,我还是想尽快动身,温如已经替我安排好了车马和护卫,进了中山国境内,祖父那边就会派人来迎……”

元致疑惑地皱起眉,抬了抬手打断她,“送你出城?我并不是这个意思。”

他走到旁边一个箱笼旁边,打开翻了翻,那里面满满都是各种信件和文书,他利落地从底下抽出一封信,朝周濛递了过来。

“你自己看,你祖父的意思也是让我和你一起北上。”

周濛沮丧地低头,看到他手中拿着的熟悉的信封皮,和她收到的一模一样,这确凿无误就是中山王的专用信件,不会有假。

她相信元致没必要在这种事情上撒谎,她也实在不想去看那老狐狸在信上的鬼扯。??“你还这么忙,不必亲自跑一趟……我可以回去跟祖父解释。”

“我本来就和他有事情要谈,送你只是顺便。”

他见周濛根本没打算伸手接信,就收了回来。

只要他还有眼睛,都能看得出来周濛的不情愿。

但这一次,他并不打算尊重她的意愿。

“如果你实在不愿等,那就明日午后动身,可以吗?”

她能有机会退回卢奴城就是仰赖祖父的安排,让元致送她,这同样也是他的授意,她能拒绝吗?

他又补充道,“我的人肯定脚程比温如雇的那些人更快,还可以在沿路驿站换军马,虽然只晚半日出发,但绝不会比你自己走更慢,你既然想早些回去,不如就跟着我的车队,当然,也会更安全一些。”

周濛攥了攥袖中的拳头,只能点头答应,“那就麻烦你了。”

“不麻烦。”他刚把那信放回箱笼,回头淡淡回道。

“那我回去收拾东西了,”她半矮身行礼,“先行告退。”

她刚跨过门槛,身后又传来声音,“听闻——”

他叫住她,然后紧接着走了过来,却没有靠得太近,“你这些日子身子很不舒服……”

“我很好。”

周濛偏头止住他,猜想他应该是听到了府里下人那些乱七八糟的议论,那种话传到他耳朵里……只会让彼此更尴尬吧,而且一听就知道是胡说八道,他还好意思问。

她心头有些不快,但还是耐着性子打消他的疑虑,“天太热,不免就有些乏,多睡了些,我没事。”

“天热?”元致唇线抿紧,“你不是畏寒么?”

周濛拳头攥得更紧,“在卢奴城我祖父有一座温泉宫,去那边调养一些日子就好了。”说完,她毫不犹豫地走下台阶。

“等等。”

她一向依赖温泉,听上去似乎有道理,但他依旧跟了过来,“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周濛再没停顿,“无事,世子请回吧。”

*

车队如期出发,一天一夜的行程过后,车队抵达卢奴城,因为提前写过书信通告过,加上周濛的身份,王宫宫门大开,以迎接王女的盛大仪仗将她迎入。

这一次周濛住进了北边的温泉宫,原本在温泉宫休养了十年的中山王司马绪,则早已搬到内宫勤勉政务去了。

其实,严格来说他忙的也不是政务,而是以五十年前前朝六皇子的身份重夺帝位的业务,俗称造反。

都七十岁的老家伙了,在造反的这条路上,突然精神得像个年轻人。权力让人返老还童,还真不是一句假话。

元致一路上拿着武安长公主亲发的手书,征用官驿、军马皆不在话下,明面上拿的仍是思北侯的身份,而进了中山国,就再没人喊他侯爷了,宫人见面,都会恭敬地喊一声“世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