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定要衣锦还乡(271)
“它不是护卫犬,我也不需要,佛窟崖这一片常年有世家的人来督工和警戒,没有安全问题。”
上扬的唇又重新恢复平直,元致勉强扯了扯嘴角。
“挺好。”
他道,关于她的护卫的话题便没法再问下去了。
*
一路无话,两人一前一后回到了云梦酒楼。
酒楼后面还连着一座三进的院落,周濛的家,就在这座小院里。
有她亲自领着,元致自然顺利通过了门房,进到了院子的里面。
除了厢房,这院子里都是一座座两层的小楼,皆是西域风格的圆顶宝楼,连外墙都是金雕银嵌,奢丽精巧,一看就是富贵人家女子的闺房。
她领着他,还一路大方地介绍,哪一栋是她住的小楼,哪一栋是温如的。
原来她还和温如住在一起。
这院子里也只有她们两个主人家,没有其他人的痕迹。
但是,她并没有带他进到她住的小楼,而是在一间低矮却宽敞的厅堂前停下了脚步。
她在门口行便礼,请他入内。
这厅堂四四方方、南北通透,明显只是一间会客用的普通居室。
“请坐,”她客气地招呼。
里面仍保持了汉人习惯的坐席布置,茶香幽幽,清雅洁净,若是细看,则会发现处处都透露着她的品味和习惯。
来上茶的是一个脸生的胡人小姑娘,曾经跟过她的那些侍女,似乎一个都没有在这里见到。
最终,元致的目光落到她的身上——
她刚刚进里间去了一小会儿,出来的时候已经摘掉了防尘兜帽,手上的颜料也被洗掉了,但衣裙还没来得及换,好在染上的颜料已干了大半。这样染了混乱色彩的一条素裙,竟也被她穿出了别样的风情。
她瘦了很多。
曾经丰丽的脸庞褪去了微微的肉感,多了成熟女子的美,她仍旧不爱粉黛,肤色透出原本水灵透亮的质感。
她的气色,比当年好了太多太多。
三年之前,她被蛊虫反噬时,气色差到面色灰白,而他,怎么就没有留心过呢?
“你这样看我做什么?我脸上还有颜料么?”
她也在他的对面坐了下来,笑着提醒他的失态。
他回神,看着她含笑看着自己的眼睛——
他心中的异样,从方才在佛窟崖的洞窟里第一眼见她起,已然膨胀到让他无法忽略了。
他对她如今的一切都那样关心和好奇,看到的一丁点线索都能牵出无尽的思绪,而她呢,所说所做,端的是落落大方。
他们曾经是水.乳.交融的情人,经历了三年的生离死别,再见之日,她怎么能如此平静。
他惟恐惊扰如今的她,便一直任她牵着鼻子走,直到这一刻,他清晰地意识到,他们今日的重逢,不该是这样的。
三年的时光,从心如死灰到辗转的寻觅,于他,能再见到她,如经历了一生那样漫长;而于她自己,想必更难,不知曾经历了几番的生死挣扎。
她却明显想将这一切悉数掩去,装作什么都不曾发生过,连那年在卢奴城温泉宫里与他的山盟海誓、恩爱缠.绵,仿佛也如大梦一场。
为什么?
元致垂着眼眸,心中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从龙城到敦煌,西行千里,辛苦你了,先喝茶润润喉吧,”她客气地招呼道。
他不举杯亦不语。
她又道,“其实,这些年北燕发生的事情,我都听说了。知你得偿所愿,我也很高兴。此间简陋,我便以茶代酒,恭喜王上。”
她自顾自地举杯,遥敬他一杯清茶。
“请。”
她邀他道。
她又哪里看不出来,他的心事重重。
其实,早在两个月前,她就听母亲和温如说过,元致已经知道了樱霞峰的那座坟冢是空的,她已离开,并且还活着。
她也相信总有这么一日,他可能会来找她,于是,她便等他来找她。
若他知道了当年事情的全部真相,那么,背负了沉重的歉意与恩情,他只怕是再难以平常之心看待于她——
就如同他现在这样。
这也是她最不想面对的局面。
片刻之后,元致总算动了,抬起茶杯,回敬了她。
她回以微笑。
“经年不见,没想到,王上还是如此寡言少语。”
她说道,这句话的暗示已经很明显了,他这么大老远地来找她,找到了她,却什么话也不说,这显然不太正常。
元致则缓缓将茶杯放下。
寡言少语……吗?她语气里的催促,他听出来了。
其实,他有很多话想对她说,她于他而言,是失而复得的至宝。
可是,自见面起,她就将她的态度展现出来了——热络大方,实则拒人于千里之外。
如果他是来找她报答当年的救命之恩,那么……他们应当会有话可说。
他抬头看着她,她冲自己微微歪头,露出问询的微笑,看起来胸有成竹、无懈可击的模样。
厅堂里日光正好,那双眼睛依旧清亮美丽,她望向他,却似隔着层层雾霭,丝毫也没有当年温泉宫那一夜月光下的鲜活、灵动,与真实。
很显然,他并不是来报恩的。
他可以确信,接下来无论他说什么,她都能应对得大方得体,不给他一丁点允许靠近的机会。
既是如此……
元致暗暗轻叹,那就不要让她开口好了。
不要给她机会,让她把这段关系再次推向难以挽回的境地。
于是,沉默对视之间,元致低笑了声,“贸然来访,实在叨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