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神王爷高不可攀,私下跪求亲亲(389)

作者: 豆橛子 阅读记录

所以皇上对元庆公主很是愧疚,平时都恨不得将一切好东西都赏赐给她,更别说有人敢明目张胆的欺负她了。

“我救不了你,不是我要休你,是皇上容不下你了,你若是能求得公主原谅,所以还有转圜之机,否则,你就等着滚回娘家吧。”

武阆用力把衣摆从她手里扯出来,大步离开了前院,连眼神都没有给武夫人留一个。

“公主,是你逼我的,是你逼我的!!”武夫人眼神逐渐阴鸷,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心里萌芽。

武阆才回府不过一个时辰,又被召进宫去了,武夫人给她的女儿留了一封信,在天黑之后,毅然决然的离开了武府。

她在武府过不下去,回娘家去也是没有活路的。

那何不如死了算了,可就算是死,她也不会让公主好过。

深夜,她到了公主府后门处,后门是没有侍卫把守的,她从身后掏出一捆绳子,用力将绳子的一端甩过后门屋檐下的横梁,满带怨气的看了后门一眼,没有犹豫的将绳子套进脖子,吊死在公主府后门处。

她死时都是睁着眼睛的,她要让世人知道,公主嚣张跋扈,逼死老百姓。

之所以死在公主府,也是为了不让武府被拉下水,她要为她的女儿打算。

秦南柚和萧绎半夜时被唤醒,束山在门外的声音很是着急,“王爷王妃,武阆之妻吊死在公主府后门了,这事该如何处理?”

秦南柚顿时没了睡意,没想到这女人竟然如此狠毒,就算是死,她也要把元庆拉下水。

萧绎和秦南柚对视一眼,两人都没料到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将尸体取下,原模原样的挂在武府后门,她是武家人,是该武家处理的。”萧绎沉吟片刻后冷静吩咐。

束山应声之后就快速离开了王府,悄无声息的将尸体从公主府挪到了武府。

秦南柚叹了口气,“我明日去公主府瞧瞧,怕是要吓到元庆母子了。”

“去看看也好,今日之事尽量不要让元庆知道,她从小胆子就小,只怕是知道后在公主府住着也不会安心的。”

两人再也没了睡意,靠在床上一夜无话。

翌日一大早,她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下床,就听到夏儿咋咋呼呼的声音。

“小姐,不得了,武夫人吊死在自家府后门了,还是有人路过发现才通知武府的。”

秦南柚早就知道此事,不过还是表现得很诧异。

夏儿还在喋喋不休生动的讲着她在外面听到的一系列,有人说是因为武阆平时对武夫人太过刻薄还会家暴,有人说是因为武夫人看不惯武阆小妾太多,反正说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一人提起过公主府。

只要能将公主府摘出去,其他的她都不在乎。

“不用准备早饭了,我去公主府用早饭,对了,收拾几身衣物,咱们去小住几日。”

小姐和公主关系好夏儿是知道的,一点也没怀疑,脆生生的应下后就去收拾行礼去了。

元庆看到秦南柚来时诧异得很,她一个人呆惯了,总是有些无聊的,皇婶能来陪她几日,她开心还来不及呢。

秦南柚在公主府住了三日,见元庆对武夫人之死的事情没有怀疑外,才安心回了王府。

秦南柚走后的那一夜,元庆饭后消食,走到后门处身形颤抖了下,忙扶着侍女,声音都是颤抖的,“把后门从里面封上,从此不得再从后门进出,这个地方也不许再有人来。”

侍女一头雾水,但还是将事情应承下来。

武夫人事情过后,秦南柚也算是过了一段安生日子。

时间已经六月,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京都已经整整一月没有下雨了。

不仅没有雨,太阳还毒辣得很,每日都有各个州县递奏折到宫中,无一不是再说干旱之事。

其中合县情况最为严峻,那里已经三个月没有雨水了。

不仅庄稼颗粒无收,就连百姓,也要活不下去了。

萧绎这几日都住在宫中,合县的百姓饿死渴死的不在少数,甚至已经有难民开始涌入京都了。

秦南柚也整日忙的脚不沾地,她在京中产业不少,现在也算得上是一个小富婆。

而且她有屯东西的习惯,从最初扩大产业开始,她就开始屯粮了。

这日她从外面忙回来,萧绎也从宫中出来,他穿的还是去时穿的那身衣裳,皱巴巴的,眼下满是乌青,下巴处也全是胡茬,看着实在是狼狈得很。

等萧绎换衣服的空隙,秦南柚去厨房下了碗面条,“吃些吧,这几日你憔悴了不少。”

第351章 合县大旱

萧绎没有食欲,但他面前这碗吃不下的面条,会是许多吃不起饭喝不起水的百姓的救命粮。

他顿了一下,开始狼吞虎咽起来,最后连汤都喝了干净。

“柚柚,合县守不住了,我让皇兄派我去合县。”

派他去合县干什么自然不必说,除了解决干旱无粮的问题外,他也做不了什么了。

“什么时候去?”秦南柚并不意外。

“三日后,筹粮完成就要出发。”

萧绎眼里难掩疲惫,但又强忍着。

“战争刚结束,朝廷粮库没有什么存粮,只怕是需要在京中筹些带去。”

秦南柚这几日也在为筹粮之事奔波,萧绎在宫中,她什么也帮不了,只能在宫外用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筹粮,这些总是用得到的。

“粮油铺子已经开始涨价了,现在价钱是以前的三倍不止。”

萧绎叹了口气,“再贵也不能将合县两万百姓弃之不顾,现在合县百姓已经朝各个州县散去,整个大元都在干旱,只怕是京中也撑不了多久,柚柚,明明劳民伤财的战争都已经结束了,百姓们好不容易可以过上安生日子了,为什么要干旱,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