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嫁大佬,娇娇一胎又一胎(115)
倒是顾致远在一旁提醒了一句,这做发圈创收,看似一件小事,可里头牵扯到东西不少,的事情都讲清楚说明白,让大队长和支书心里都有谱了再开始。
不然东西买回来了,一时分配不均,大家闹起来,得了埋怨,岂不是好心没好报?
许宁言对这方面是弱项不说,就是大队长和支书,管生产队平时的生产,安排任务还行,这第一次做东西出来,卖给城里,心里也没底。
一听顾致远的提醒,都齐刷刷地看向了他。
顾致远揉了揉额头,这些事情他本不愿意沾惹,不过看在许宁言的份上才多一句嘴。
话已经说出口了,还能怎么办?
只问这活怎么安排?材料是有数的,若是有人不安好心,将做好的东西私藏怎么办?或者拿出去卖,送人怎么办?这个东西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被人一仿制,就不好卖了。
还有,材料大队出钱,算成本,定价怎么定?
只这几点,就让大队长和支书脑子差点干烧了。
回过神来后,两人拉着顾致远和许宁言琢磨了半天。
干活安排还好说,谁家媳妇姑娘手巧,就交给谁去做,按件数来计工分也就是了。
至于材料,领多少要登记的,能做出多少来,那手工厉害的婶子,只做一个样品,心里就有数了,让她们估算好了用量,把好关。
至于东西做好后,可能会被私藏或者拿出去卖送人,这个只能靠大队长和支书三令五申,然后定下规矩,若是发现,全家都扣工分,这样估计能管用吧?
至于这成本怎么定,到时候跟县里如何要价,还得买了东西回来后,再慢慢合计才行。
虽然有些脑瓜子嗡嗡的,可有了顾致远的这些提醒,这思路一下子打开,接下来该如何做,大队长和支书也有了个粗略的想法了。
商量完毕,约定好了第二日一起去县城,大队长和支书才起身告辞。
两人出了小院子,走出了老远,支书才叹息道:“这顾同志毕竟是城里来的,见多识广,比咱们可强太多了!若不是他这提醒,咱们就算接了这活,也办不利索啊!”
一时自认为有几分英雄迟暮的落寞感。
大队长叹道:“以后多照顾照顾他,还了这份人情吧!”
又想起了许珍珠那边的糟心情况,两人更是头疼,如今大队里对许珍珠意见颇大,只是顾忌太多,没明面上闹出事来。
许家人也不安分,这做发圈的事情,要不要让许家参与进来?以他们如今跟许宁言的情况,就怕背地里许家出妖蛾子。
坏了这件事,那不说他们,就是大队里的人都饶不了许家。
到时候只怕还有得闹。
想到这里,两人苦笑,再想和稀泥恐怕是不能了。
这都是大队长和支书要头疼的事情,许宁言管不着。
她这要去县里,琢磨着趁这个机会,再去销一批货给孙周去?赶在端午节前,想来肯定好出手。
到时候还能借着去县里的机会,多带些好东西回来,也解解馋,打打牙祭,好好过个端午节。
第102章 缩手缩脚的支书
这么一想,就立刻兴奋起来,还特意去问顾致远,有没有什么想要的,想吃的,她去县城看能不能碰上带回来。
顾致远如今并不缺什么,不过见许宁言这么兴奋,想起上次他的念头,心里一动。
犹豫了一下开口:“你这次去县城,要是有空,去再找一下孙周,给我带一封信给他?”
许宁言拍着胸脯保证:“放心,信在人在!保证完完整整的交给孙周!”
顾致远回屋去写信,许宁言回屋去,琢磨去县城,给李建国还有林红他们捎带点啥东西过去。
这人情往来,要有来有往,才是处长之道,可不能老占人家的便宜。
想了想,这个时候,乡下也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唯有自家菜园子里的蔬菜,鸡蛋之类的。
出门在大队里绕了一圈,就约定下了明天一早,好几家地刚摘下来的蔬菜。
又去谢叔婆家,拿钱换了十几个咸鸭蛋,还有几十个鸡蛋,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第二天一大早,预订的那几家,已经早早地就去菜园里摘了还带着露水的新鲜蔬菜,按照许宁言的要求,理顺后拿稻草扎得整整齐齐,码在了筐子里。
有碧绿的豇豆,紫嘟嘟的茄子,新鲜的青椒,红中带着一点绿色或者黄色的西红柿,再加几把空心菜,十来条嫩生带刺顶花的黄瓜,看着就让人心情舒坦。
二十来个鸡蛋放在筐子中间,上面盖着稻草。
因为这算是出公差,专门有牛车送许宁言和支书到公社去。
顾致远将筐子提到了牛车上,冲着支书点了点头,转身就回去了,并没有多呆。
许宁言抱着筐子打盹,支书心里也有事,一路上安安静静的。
到了公社客运站,买票上车,许宁言比起支书来还熟悉些。
毕竟支书最近一次去县城也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只跟在许宁言后面,倒是还记得把装菜的筐子给提上了。
他们是吃了早饭出门的,这个时候还算早,抢到了两个好一些的位置,将筐子给放在了自己的面前。
等客车一路摇到县城,支书以他这个年龄不该有的灵活速度第一个冲下了车,跑到一边吐了起来。
他年纪大了,这客车晃得他整个人都是晕乎乎的。
早饭都吐了出来,人才舒服了一点。
又跟着去车站旁边的水龙头那里接水洗脸把脸,漱了漱口,整个人才恢复了几分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