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嫁大佬,娇娇一胎又一胎(19)
“那可不!要不是我小姑子在机械厂上班,我能知道这内部消息?不说了,我得回家拿钱去,还能赶上上午最后一趟去县里的客车呢——”
……
两个大姐说者无心。
许宁言听者有意。
机械厂供销社有好东西?又齐全?她要不去一趟?
在公社买东西,人多眼杂,倒不如去县里,没人认识她,也方便操作!
许宁言当场拍板决定了,扭头就往公社车站走。
红星公社离荆山县城不过二三十里,这会子坐客车去,赶在下午最后一趟客车回来,也不耽误事。
公社车站就是一块空地,加一个大棚子,稀稀拉拉几辆车。
许宁言来得不算迟,还抢到一个位置。
先前说话的那大姐估计回家拿钱迟了一步,上车已经没位置了,只得坐在司机和副驾驶座中间的盖子上。
就这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客车开出车站,出了公社半路上也有不少人拦车,看到车停,一窝蜂的就挤了上来。
挤不上来的,就让下头的人拼命地往里面推,推不动就拿脚踹。
售票员还站在里头喊:“往后面站,后面还有位置。”
直到客车门吱吱呀呀的靠手动才能关上,司机才一脚油门,摇摇晃晃地往县城开。
公社到县城的路也就是土路,不过坑洼处填了一些碎石煤渣,开起来就跟摇摇车一样。
加上天气热起来了,车上人多,有些人还带着鸡鸭鹅活物上车,那味道实在是够呛。
走到半路,又有人被车摇晃得给吐了,那气味更是感人。
幸好许宁言坐在倒数第二排靠窗户,开着窗户,走一路,那一路的黄土被扬起,扑了个满头满脸。
许宁言宁愿被扑个满脸的灰,也不敢关窗户,怕被熏死。
这一段到县城的路,是许宁言坐过最难熬的路程。
到了县城,车一停稳,许宁言都来不及走车门,直接就从窗户翻了下去。
走出了老远,才感觉人活过来了。
她跟准那位泄露了消息的大姐上了公交车,听她一路跟旁边的人嘚瑟卖弄,才知道,原来想去机械厂供销社买东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荆山县地处荆省的中部,因为地势原因,有煤矿,石膏矿不说,还有大大小小的工厂。
最最有名的就是机械厂,在省里都数一数二。
第17章 家丑偏要外扬
据说前身是一家军工厂,分出来后,如今里面实行的都是半军事化的管理。
机械厂有自己的医院,学校,供销社,邮局,电影院,厂面积几乎占据了半个荆山县。
听说他们供销社的产品渠道跟外面的供销社和百货大楼都有不同。
平日里机械厂的人是轻易不会出来,外头的人也要经过好几道手续才能进去。
所以就算供销社有再好的东西,许宁言进不去也百搭。
从公社跟到县城,居然跟了个乌龙,许宁言也是无语了。
也算吃一堑长一智吧。
而且来都来了,总不能空手而归吧?
还好这公交车不仅到机械厂,也经过县人民医院和供销社。
许宁言在人民医院站下了车,想着去检查一下身体。
毕竟许四丫被挫磨多年,如今十六岁了,连月事都没来,显见是身体亏损,营养不够。
让医生看一看,尽快调养过来是正理,毕竟这个身体可是自己要用一辈子的。
县医院比公社医院大很多,看起来也更正规一些。
问了门口值班的护士,挂了号,听着她安排进了门诊科室。
坐诊的是一个年岁有些大的大夫,把了把脉,看了看舌苔,又问了几句后,也没开药方。
只是交代许宁言平日里多吃点好吃的,尽量弄一些蛋和肉吃,能食物补回来的,就不要吃药。
又给开了一张证明条,拿着这证明条,可以不要票在供销社买一斤红糖和一罐麦乳精。
许宁言谢过了大夫,毕竟这大夫看许宁言的穿着,应该是猜测她囊中羞涩,所以没开药。
这证明条也不是随便开的,一个月也是有定数的,大夫也给她开了,是真心同情她,给了他能力范围内最大的帮助了。
因为私底下拿着这证明条,可以去找那些需要却没票的人换点钱或者东西。
拿着证明条出了医院,斜对面就是县百货大楼。
县百货大楼有两层楼,外墙上刷着: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标语。
县百货大楼中午是不休息的,此刻是吃午饭的时候,里面没多少人。
许宁言刚要进去,就听到后面有人迟疑地喊了一句:“四丫?”
许宁言回头,就看到一对有几分眼熟又陌生的中年男女,站在她身后,正狐疑地打量着她。
看到她转过身来,那个中年女人眉毛一竖,开口就骂:“你怎么跑到县里来了?谁让你来的?你怎么还有脸出门?你个不孝的死丫头!你把我们一家子的脸都丢干净了——”
旁边正要进百货大楼的人一听,脚下一顿,都看了过来。
许宁言轻蔑地一笑,上下打量了两眼这一对中年男女,才慢吞吞地开口:“哦,原来是你们这一对只管生不管养,城里当着双职工,拿着工资,却把亲闺女三岁就丢到乡下不管死活的夫妻,跟闺女断了亲的父母啊!”
这下围观的人眼睛都亮了,哪里还顾得上买东西?东西啥时候不能买,这八卦可难得一见。
那对中年夫妻,可不就是许四丫的亲爹妈,许银来和沈月娥。
沈月娥脸色一僵,心虚地提高了音量:“你个死丫头,你胡说八道什么?我们什么时候只管生不管养了?我们不养你,你能长这么大?我们做父母的辛辛苦苦把你养大,倒是养出你这个白眼狼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