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七零嫁大佬,娇娇一胎又一胎(45)

作者: 米团开花 阅读记录

看着许宁言比之前好多了的气色,再看看她身后大院子和两间新屋子。

二丫压抑不住心中的嫉妒,酸溜溜地道:“哟,你如今是熬出头了!这都有新屋子住,果然底气就足了,都这样跟我们说话了!那院子是你家的,这院子外可不是!我们俩站在这里难道都不成?你也太霸道了吧?”

许宁言不吃她这一套,白了她一眼:“你喜欢站随便你!我家狗腿子进山去了,正愁没有看家守门的!你们俩在这里守着挺好!”

二丫和三丫气得脸通红:“四丫,你什么意思?你是不是骂我们是狗?”

许宁言嗤笑:“哎呀,被你听出来啦!你可真是太聪明了!这巴在别人家门口不走,不是狗是什么?”

“你——”二丫想动手,又没这个胆子,气得只跺脚。

倒是三丫在后头细声细气地道:“四丫,好歹咱们也是姐妹一场,你这样说话也太伤人心了!当初你落水不醒的时候,要不是我跟二丫照顾你,还跟你替奶奶求情,你哪里能熬得过来?”

“再说了,家里别人对你不好,我跟二丫可没有什么对不住你的地方,你这攀上高枝就翻脸不认人了?”

许宁言大大方方的:“对呀,我就是翻脸不认人啊!你们能怎么办?”

二丫和三丫属实没想到许宁言居然就这么承认了,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一片无声的沉默。

许宁言懒得跟她们俩扯皮,转身就要进院子。

二丫急了:“四丫你别走!我们还有话要说!”

许宁言表示压根不想听。

二丫也不管许宁言听不听,一股脑地嚷了出来。

原来二丫和三丫都到了说亲嫁人的年纪了,尤其是二丫,今年已经十八岁了,乡下这个年纪的丫头,基本都嫁人了。

二丫还没嫁出去的原因,不过是还没有寻到一门愿意出高价彩礼的人家,才拖到了现在。

可前些日子,她偷听到了苗翠花和许珍珠私下说的话,说是许珍珠跟她救的陆凯已经确定恋爱关系了,等陆凯伤势好之后,就会带着家里人来许家提亲。

说不得年底就要嫁到陆家去,该准备嫁妆了。

若是陪嫁太寒酸,只怕到时候去陆家抬不起头来。

许珍珠担心陪嫁问题,苗翠花安慰她不用担心。

如今家里有两个女孩子还没嫁人,二丫和三丫就相差一岁,赶在之前给两人说一门亲事,收两笔高价彩礼,总是能将许珍珠风风光光嫁出去的。

母女俩商量得高高兴兴的,二丫却出了一身的冷汗。

她是知道的,早几年嫁出去的大姐大丫,嫁到了三十里外,给一个三十来岁的瘸腿老男人当媳妇。

为啥,就是图人家的高价彩礼。

大丫嫁出去,不,被卖出去后,听说日子过得极苦,却没回过一次娘家。

她不想像大丫一样,也被高价卖给不知道有什么缺陷的陌生男人。

她私底下苦苦哀求过亲妈万春妮,可却没有任何用。

直到顾致远要跟许宁言结婚,又盖房子又买家具,显露了一把财力。

倒是提醒了许家人,既然顾致远这么有钱,找他要不就是了?理由都是现成的,娶许家的闺女,不得出彩礼么?

只可惜许宁言分家断亲了,有些棘手。

可这块肥肉不吃一口,那就不是苗翠花。

第40章 道德绑架

跟家里人一商量,这事先由她带着两个儿媳妇出面,撒泼打滚也好,坑蒙拐骗也好,反正怎么也要从顾致远身上啃下一块肉来。

实在闹得受不了场,大不了再由家里的男人出面说上两句软话,还能真把他们怎么滴?

临出门之前,看到二丫和三丫,还是万春妮开口,说若是她们说不通,就让二丫和三丫来软的,耍赖缠着也要让顾致远出血,争取不空手回家。

这话说动了苗翠花,直接跟二丫和三丫说明白了,要是她们没要到彩礼,二丫和三丫无论如何也得要点钱才能回家交差。

不然就别怪她,给她们俩说一门“好亲事”了!

二丫和三丫哪里不明白,苗翠花这是威胁她们俩,要不到彩礼钱,就要把她们俩高价卖给愿意出高彩礼的人家做媳妇呢。

二丫和三丫所有的希望就寄托在了顾致远能给彩礼上了。

万春妮临走之前掐她那一把,就是警告她们俩,提醒她们俩的。

二丫和三丫本以为她们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再说说这十几年的姐妹情分,怎么也能磨得许宁言心软同意。

不曾想,许宁言居然软硬不吃,怎么都不肯出钱。

她也是被逼得没法子了,干脆豁出去,将前因后果都说清楚明白了。

别的不指望,只希望四丫能同情同情她跟三丫,搭救她们一把。

说完这一切,二丫死死地盯着许宁言:“四丫,如今我跟三丫能不能嫁个好人家,就指望你了!看在,看在我们姐妹一场的份上,看在我跟三丫照顾昏迷不醒的你份上,你就行行好!顾同志那么有钱,他手指头缝里漏一点,就能让我们活命了!”

“也不多,就八十八块钱,还有一辆自行车,对顾同志来说肯定不算什么的!大不了,我回去帮你求求情,把那衣裳鞋袜都免了,这样总行了吧?”

听二丫这口气,倒像是她多替许宁言跟顾致远着想,替她们省钱了一样。

许宁言翻了个白眼:“真是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既然二丫你觉得这八十八块钱,一辆自行车都不算什么,你自己出这个钱啊!找我们干啥?我们没钱!钱都盖房子买家具了!比不得你们财大气粗!八十八块钱和一辆自行车都不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