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七零嫁大佬,娇娇一胎又一胎(581)

作者: 米团开花 阅读记录

姜致远盛面的手一顿,苦笑:“何先生,您误会了!我是奉命接您回京城的!您的问题上面已经已经查清楚,给您平反了——”

本来已经面露毅然决然赴死之态的何秉谦,一下子傻在了那里。

好半天后,眼圈也红了,一行浑浊的泪水流淌过他黢黑苍老疲惫的面容:“你,你说我,我平反了?”

姜致远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了一份文件。

上面写着“京政人(1977)27号”《关于撤销何秉谦同志历史问题的决定》,将它递给了何秉谦。

何秉谦哆嗦着手接过了文件,努力想看清楚上面的字。

只可惜眼前一片模糊,他熟练的揪起衣角,将眼镜片擦拭了一遍又一遍后,再努力去看,终于看清楚了上面的一行大字。

别的不说,只看文件上已经称呼他为何秉谦同志,就知道这是恢复了何秉谦的党籍,又撤销了历史问题,那就是真的替他平反了。

这喜讯来得太过突然,何秉谦只觉得有些承受不住,眼前一阵晕眩,似乎在梦中。

“我,我真的平反了?”他喃喃自语,似乎在问自己,又似乎在问别人。

姜致远冷静的握住了何秉谦的手:“是的!何秉谦同志,您已经被平反了!京城那边现在需要您回去主持一项工作,所以特派我来接您回去!您放心吧!”

何秉谦怔了一会后,回过神来,抱着那一张文件,蹲下身子,嚎啕大哭起来。

那哭声,听着真是令人心酸。

旁边的三个士兵,早就放了下碗筷,眼圈也都红了。

姜致远也喉头发硬,别过头去不忍再看。

满屋子里五个大男人,寂静无声,只听何秉谦从嚎啕大哭,到无声哽咽,都心有戚戚然。

好半天,姜致远见何秉谦平静下来,才上前扶起他:“何秉谦同志,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往前看,都会好的!”

何秉谦此刻心绪平息了下来,点了点头:“一时失态,让你们见笑了!”

姜致远忙道:“人之常情,先生乃是性情中人,何出此言。”

两人客套了一番,这才想起吃饭。

面虽然有些坨了,不过大家都不是矫情的人,如今这个时候,有得吃就不错了,还挑什么挑?

大家又端起碗来,开始吃面。

别看何秉谦瘦,胃口可不小,一气吃了三大碗,还意犹未尽。

还是姜致远拦住了:“晚上了,吃太多未免积食。”

何秉谦这才依依不舍的放下了碗筷,老脸一红,解释:“不瞒你说,我从下放那日起,就没吃饱过——”

说完,叹息了一声。

姜致远如何不知?他当初为了调查间谍一事被下放到团结大队,条件比何秉谦好多了,自己又还年轻力壮,都饥一顿饱一顿的。

此刻感同身受,也叹息了一声。

不过两人都是情绪内敛之人,何秉谦先前惊喜来的太过突然没控制住,发泄了一番,此刻情绪已经稳定下来了。

也就只说了一句,揭过不提。

三个士兵将剩下的面条都扫荡光了,将盆和碗还到了厨房,又打了两壶热水给何秉谦用。

两个人去休息,留下一个人在外头站岗。

两壶热水,已经是钱爱国格外通融了,毕竟农场里水资源宝贵。

何秉谦身上的衣裳已经结了厚厚一层垢了,也不知道多久没洗澡了。

随便擦洗了一下,换上了姜致远带来的干净衣裳,终于有了点人模样。

第511章 你等的不就是我来吗?

姜致远本是想着让何秉谦晚上休息一晚上,第二天好出发,毕竟回去的路程也有三百里呢,可不好走。

可何秉谦哪里睡得着?

拉着姜致远,问了京城目前的局势,问了以前的老同事老朋友,还问了家人的情况。

最后还问了,要他回去主持的那个项目是什么项目。

一直问到了快十二点,才终于精力不济了。

被姜致远强行按着睡下了。

等到何秉谦睡着了,姜致远却睡不着,在床上翻来覆去了半天,还是翻身而起。

轻轻的打开了房门,外面,三个士兵已经换过一次岗了。

见姜致远出来,警惕的看了过来。

姜致远叮嘱了一句,让他继续警戒,说自己去见一个人,很快消失在了夜色中。

后面的草棚里。

顾勇还没有睡,点着一点油灯,一直竖着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

从天黑一直等到了现在,外头除了虫鸣鸟叫,还有远远的狼嚎的声音,听不到任何动静。

他的心也慢慢沉了下去。

失落的看着那一点油灯,露出一点苦笑来。

他还在期盼什么?又有什么脸期盼呢?

正要吹熄油灯,却听到了外面传来的熟悉的脚步声。

忍不住惊喜的一下子站了起来,“是,是致远吗?”

外面的脚步声停在了门口,然后他期盼已久的声音响起:“是我。”

顾勇想开门,手都摸到了门边,却又不敢开了。

犹豫了一下,才道:“你,你不该来的——”

姜致远平静的反问了一句:“你等到现在,等的不就是我来吗?”

顾勇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好半天才道:“家里还好吧?你妈她——”

姜致远不紧不慢的回了一句:“我家里一直挺好的,你们顾家大概不太好!至于我妈,离开你以后就一直过得很好!”

顾勇眼神闪动了两下,艰涩的问出口:“大军他们,他们——”

“哦,顾大军上了军事法庭,被判了刑,现在也在接受改造!顾大奎犯了错,转业到蜂窝煤厂保卫科,一个月三十六块钱,和张亚男一起要养活一家十几口,张亚男要跟他离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