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嫁大佬,娇娇一胎又一胎(61)
这就是被大佬保护的感觉吗?
不过她马上又担心起顾致远的伤来:“你方才跟他们动手,没扯到伤口吧?”
顾致远轻松地摇摇头:“没有。”
许宁言才不信,那么大动作,怎么会没扯到伤口。
抓着顾致远的胳膊,就要扒他的衣服看看。
顾致远面红耳赤,一把抓住了许宁言的手:“阿宁,我真的没事!”
许宁言见顾致远一脸抗拒,有几分遗憾地松了手。
唉,其实还是很想再看看大佬的腹肌的。
算了,大佬不乐意,她还是收敛点吧。
退后了两步,举起手:“行,我不看了!你一会自己回屋看看,要是伤口裂开了,一定要告诉我。”
顾致远点点头。
许宁言去做了早饭,饭吃完往外头一看,小雨停了,倒是凉爽了不少。
大队部那边喇叭也响了起来,让生产队的人都去大队部门口的晒谷场开会。
小麦已经七八成熟,该收割了。
这时候开会,就是开夏收动员大会了。
果不其然,到了晒谷场,就看到生产队的人,陆陆续续地从家里出来,三两成群走过来。
没多久,晒谷场就站满了人。
大队长站在台子上,宣布从明天开始就抢收小麦,生产队所有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都要参加。
这是一年之中仅次于秋收的重要日子,得抢时间将小麦收割完后,又要抢时间插秧,俗称“双抢”。
“双抢”差不多一个月的功夫,这一个月下来,几乎人人都要脱一层皮,累得不行。
团结大队的旱地不算太多,主要是水田多,毕竟所属的省份是全国有名的水稻产地。
大队一年两季,种早稻和晚稻。
中间穿插种小麦,油菜,棉花之类的作物。
至于人手安排,女人们割麦子,男人们负责将麦子挑到晒谷场,晒干脱粒。
老人和孩子负责捡麦穗。
大家都有心理准备,前两天大队长带着生产队几个种田的老手,一天去麦田边转悠几次,就等着合适的时候开镰呢。
动员会简单的很,大队长安排好任务,都是分成各生产小队,谁在谁小队,都心里有数。
明天一早,集合后跟着小队长走是了。
第54章 知青
许宁言从到晒谷场,就觉得有人在看着自己,只是人太多,分不清楚是谁。
直到大队长安排好明天的事情,人群慢慢散去,这才在看到,在晒谷场的最边缘,站着十几个一看就跟团结大队格格不入的青年,有男有女。
是知青。
这些知青都住在大队西边单独的一个院子里。
这院子是当初团结大队的一个地主的老宅。
打土豪分田地的时候,这老宅就被分给了不少没地方住的贫民。
只不过因为那地主当初是吊死在这宅子里,大家都觉得不吉利。
有几家就将分给自家的屋顶,墙瓦都拆了,到别处另盖了房子。
也有胆子大不怕的一家没搬走,结果前几年闹腾得最厉害的时候,没搬走那一家的男人,不知道被谁举报,说他是地主家的走狗。
被红色小兵抓起来批斗,受不了屈辱,晚上被单独关在一间屋子,趁着无人,拿脖子在一把废弃生锈的锄头上一次次地划,生生给划死了。
血流了一地,那是相当惨烈。
生产队的人凡是看到这一幕的,都吐了!做了好几晚上的噩梦!
那件事情以后,大队长和支书还有生产大队的人才害怕了,再也没允许批斗的事情发生。
那家男人死了,剩下女人和孩子,疯的疯,病的病,没出一年,一家子都没了。
这家房子也就一直空在了这里,无人敢住。
直到知青下乡,大队没地方安置,索性把那家的房子修缮了一下,当作知青点,将知青给安顿了进去。
这些知青后来也隐约听说了这知青点的来历,心里自然是不痛快的。
对大队长和支书就有些意见。
大队长和支书开始还挺欢迎这些知青的,指望着他们这些城里来的人,下乡来对他们有所帮助。
结果却令生产队的人大失所望。
属于干啥啥不行,嘴上BB第一名那种。
地里的活不会干,还天天怪大队里虐待他们苛扣他们,三天两头要威胁去公社找领导。
大队长和支书都是老狐狸了,对付知青这些嫩瓜蛋子岂不是手拿把掐?
几次教训下来,这些知青就老实了,也不蹦了也不跳了也不抱怨了。
可又起了别的妖蛾子。
他们哪里干过农活?一年四季,少有休息的时候。
挣的工分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年底一算账,还要倒赔给大队钱。
天天粗粮不说,田里劳作下来,水灵灵的大姑娘都晒成了蔫干的老咸菜。
有那些吃不得苦的知青,就起了别的心思。
跟以前瞧不上的大队里的年轻人好了起来。
哄得大队里的小伙子给女知青干活,哄得大队里的大姑娘给男知青洗衣裳送鸡蛋。
真心谈恋爱也就罢了,他们也不是那不讲道理的人。
偏偏知青们只是哄人给他们干活,给他们改善下生活,半点不提结婚的事。
那叫一个乌烟瘴气。
最后差点又闹出人命来,大队长和支书借着这事,直接给了知青两条路,要么跟大队的人结婚,要么就直接上报到当地知青办和革委会去。
知青们只是不爱干活,又不是傻。
心不甘情不愿,也咬牙跟本地人结了婚。
只是婚后日子都过得不咋滴,成了大队里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