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嫁大佬,娇娇一胎又一胎(98)
别人也许只觉得许宁言不过是个乡下丫头运气好,杨大姐自认为了解了一切,看破不说破。
不然她男人可是副县长,实在没必要对一个临时工丫头片子这么热情。
许宁言自然不知道杨大姐的心路历程,虽然察觉到杨大姐的表现有些夸张,不过没有恶意,她也就装作不知道。
做人嘛,偶尔还是要装一下糊涂的。
说到业务这一块,她从团结大队出来的路上,其实就有了主意了。
想了想,没有明说,只含糊道:“杨大姐,我倒是有了想法,只是不知道行不行!明天我把样品拿来先让大姐你给我掌掌眼呗?”
杨大姐自然是满口答应。
一下午的时间过得很快,五点就下班了。
李建国带着许宁言出了供销科,迎头就碰上了胡姐。
一起回了李家,在单身宿舍后面,是三层的筒子楼。
李建国一家住在最东头,两大间屋子,被隔成了三间房和一个客厅。
因为他家在最边上,就在走廊上搭了个厨房。
筒子楼的住户基本都是这么干的,靠着墙一溜全是煤炉子,煤球或者矮柜子。
中间只留下一条极狭窄,只能一个人通过的过道。
这个时候是下班放学,大家都回家的高峰期。
筒子楼里的孩子们一路飞窜着回家,丢下书包,就一窝蜂地下楼去院子里耍去了。
走在过道中间,一不小心就会被这些孩子撞一下,脾气暴躁的会训斥几句,可这些孩子没一个能听的,早就吆喝着跑远了。
从过道两边的房间里,不时传来说话的声音,骂人的声音,还是小孩子的哭声。
那叫一个热闹。
李建国家的两个儿子,大的十来岁,小的七八岁,正是狗都嫌的年纪。
放学回来,自己开了门,把书包丢家里不知道跑哪里野去了。
李建国和胡姐也都习惯了,只等饭做好了,在楼上冲着院子喊一声,自然就会回来。
胡姐在忙着做饭,李建国示意许宁言跟着他进了里头隔出来的书房。
示意许宁言坐下后,第一句话就是:“你在县城里,还认识其他人?”
许宁言不太明白。
李建国这才将有人给百货大楼主任打电话后,她工作的事情才确定下来,待遇福利都比着正式工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一边说,一边观察着许宁言的表情。
心里也疑惑着,若是许宁言有这样的后台背景,之前又何必过得那么辛苦?
毕竟许宁言的家世背景都做过调查了,除了顾致远那个成分不好的未婚夫,别的都清清楚楚。
还是许宁言后来又曾帮助过其他贵人?李建国只能这么想。
所以那位贵人是谁?李建国试探着问。
许宁言比许建国还懵,不过她很快就想到了一个人。
顾致远。
记得顾致远之前着急她工作没有落实,说要给孙周打电话。
孙周有这样大的能量吗?许宁言心里嘀咕着。
不过能跟大佬一起共事,看起来大佬还十分信任的人,想来也是有几分本事的。
可这些都只是她的猜想,就是算,没有顾致远同意,她也不会往外说。
因此只作不知道。
李建国见许宁言摇头,一问三不知,也就不再追问了。
只提醒她风口浪尖的低调些,在县里呆上两天熟悉流程和环境后,还是先回团结大队,离开大家的视线一段时间为妙。
第87章 十分不习惯
许宁言没有异议。
她也想早点回去问问顾致远,是不是他在背后出力了。
而此刻团结大队的顾致远。
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小院子里。
狗腿子一直趴在门口,听到动静竖起了耳朵,见是顾致远回来,敷衍地摆了摆尾巴,又趴下了。
将许宁言送上车,给孙周打了个电话,才知道许宁言的工作差点出了岔子。
多亏他之前给打过电话,孙周那边一直盯着,关键时候托人给百货大楼那边透了一点消息,才确定了下来。
电话里好些话不方便说,孙周只嘲笑了顾致远两句,说之前还避之唯恐不及,如今倒是巴巴地给人帮忙了。
顾致远也懒得跟孙周说,只让他的人在县城照看着一点许宁言。
孙周那边自然是拍着胸脯的保证。
他的心才算落定了。
匆忙赶回团结大队,正赶上上工的时候。
从今天开始就要插秧了。
秧田早就平整好了,秧苗也从育秧的地里拔出来,一捆一捆的用稻草扎好,被一担担的挑到了田埂上。
秧格子也都打好了,横平竖直,每个人占一条。
秧苗被抛到每一条格子里,随着大队长的一声吆喝,大家不分男女,卷起裤腿就下到了水田里。
大队长里往年的插秧能手站在最前头,其余的人都自己找一条格子站好。
随手捡起抛在自己格子里的秧把拆开,左手握着秧把子捏平,右手分出两三根秧苗来,插入水中的细泥中。
一时间只看到大家弯着腰,一边插秧,一边后退。
顾致远是去年下半年来的,都快过年了,自然没插过秧。
大队长安排他和其他几个也没插过秧的知青,跟着大队里的老手旁边学习。
不仅要眼疾手快,还要稳准狠,不然速度看着快,那秧苗都没插入细泥中,没多大一会,秧苗就自己漂浮了起来。
其中两个知青就犯了这毛病,被骂得眼泪都下来了,还得回去补插一次。
而且他们都被插秧的老手夹在中间,你的速度一慢,就被人从两侧包抄了,四周就剩下你一个人不说,旁边还有人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