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渡(12)
她把自己的头发扯了下来递给了敏静,敏静将头发郑重收好,小心翼翼装进了她的包里,然后对雨荨说:“有了结果我就打电话给你。”
雨荨点头,敏静一直把雨荨送到了车站。
老家和A市并不在同一个省,雨荨这一趟是去内地一个小县城。
姑姑和姑父一直做水产生意,今年年初,他们的生意从镇上做到了县城,并且在县城买了房子,安了家。
雨荨坐的是大巴车,第二天上午才到达这座小城市。
这是一坐山城,城市不大,不到一百万的人口,但是城市的空气很清新,街道也很干净。
去年,这坐小县城还被评为了全国文明城市。
这里的人都说当地方言,雨荨也会讲,因为小时候跟着奶奶就生活在这个县城的乡下。
家乡的城市看起来很亲切,虽然说雨荨只在这座山城呆了六年,也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来县城,但人总是对自己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格外有感情,如果这一趟只是单纯来玩,雨荨一定很高兴。
想到这一趟是来借钱,她不免心情有些沉重。
不知道姑姑姑父在县城生意怎么样,听奶奶说他们的房子是上个月才装修好,应该手里的积蓄都花光了。
第一次来姑姑的新家,雨荨不知道路,只好打了个的士,好在小县城的的士车便宜,六块钱的起步价,到姑姑家小区一共八块钱。
她在小区门口买了一些水果,然后一路找到姑姑家门口,门一敲,就有人来开门了。
奶奶,姑姑,表妹,还有被抱在手里的不到一岁的小表弟,都出来迎接她了。
雨荨喊了人,姑姑一见她就拉住了她的手,笑着说:“你可算到了,你奶奶都望你一个上午了。”
表妹看到她也很高兴,满脸笑容喊她荨荨姐。
而奶奶一叠连声:“到了就好,快进屋。”
进屋后姑姑和奶奶就去忙午饭了,雨荨要去帮忙被她们拦着了,姑姑让她快休息,坐了一夜的车多累啊,又吩咐表妹给她拿毛巾,拖鞋等洗漱用品,让她去洗澡,洗了澡吃饭。
表妹拿来东西,笑吟吟告诉雨荨,”都是买的新的,我妈听说荨荨姐你要来,立即就买了这些东西回来。”
雨荨道谢接了过来,毛巾,牙刷,牙刷杯,拖鞋,崭新的,让雨荨感觉温暖。
姑姑和姑父一直对她很好,这些年。
午饭的时候姑父没有回来,他得守摊。
姑姑不停给雨荨夹菜,对她说:“你姑父让我跟你说声抱歉,摊位上走不开,晚上他亲自下厨,给你接风洗尘。”
说着,又给雨荨夹了很多菜,一顿饭雨荨吃的很饱。
饭后姑姑问雨荨:“荨荨,你这次突然回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奶奶,表妹,也都看着雨荨,小表弟在摇篮里睡着了。
雨荨本就是来借钱的,她没有隐瞒,把事情说了,但并没有告诉姑姑和奶奶父母不给她读书,而是说家里情况不好,学费不够。
姑姑一听也惊了,说道:“你爸妈的状况这么不好?”
奶奶则是满脸愁容,说道:“你哥嫂情况确实不好,主要是你哥,两年没有工作了,小蓉,你就帮帮荨荨,把学费借给她,荨荨这么小,不去上大学怎么行?”
奶奶说着就又急又焦心,只恨自己没有积蓄,是个没用的老人。
表妹说道:“是啊,妈,帮帮荨荨姐吧,荨荨姐考的这么好,那可是985啊,不去读书太可惜了。”
第17章 她有什么不容易
女儿和母亲都殷切的看着自己,姑姑叶蓉又看看雨荨,然后说道:“行,这钱我借。”
然后姑姑就去筹钱了,其实她手里也并没有很多钱,摊位上的流动资金并不多,大头在超市,但超市的货款是一个季度结一次。
她承诺了雨荨之后就出了门,去超市找老板,跟老板说尽好话,把货款提前给结了,下午就带着雨荨去银行办卡。
雨荨问姑姑是不是要跟姑父商量一下。
姑姑说:“你姑父那个人最好说话,不用问,他百分之百借。”
怕雨荨不放心,姑姑当她面还是给丈夫打了个电话,挂了电话笑着对雨荨说:“我就说了吧,你姑父一听,二话不说就让我想办法,说这钱必须借给孩子。”
随后,姑姑给她转了三万块钱。
雨荨说两万就够了,姑姑说:“没事儿,你先拿着,钱不能算着用,万一有意外呢,先拿着吧,日后等你爸爸工作顺利了,再把钱还我。”
雨荨只得收了,心里十分感激姑姑。
下午全部人去了姑姑姑父工作的地方,这是在县城的菜市场,是这里最大的一个市场。
姑姑姑父有一个摊位,主要是卖鱼,也卖虾,现在已经是吃小龙虾的季节了,所以有一个很大的框子里都是小龙虾。
姑姑姑父很忙,菜市场人来人往,奶奶和堂妹一到就帮忙干活,给客人称重,回答客人的问题等,小堂弟被雨荨抱在手里。
下午六点多收摊,东西卖完了,姑父因为杀鱼,一身的脏污,他把身上系着的专用围裙解下来,然后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个麻袋,满脸笑容对雨荨说:“今晚姑父做小龙虾给你吃。”
小龙虾好卖,这一大麻袋是姑父专门留给雨荨的。
表妹说:“我爸的拿手绝活就是小龙虾。”
一大家人有说有笑的回去,到家后姑父就忙活起来了。
晚餐很丰盛,一大盘的小龙虾,还有鱼和鸡。
这一餐雨荨依旧吃的很饱,姑父一直叫雨荨多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