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喜新念旧(181)

作者: 鱼溜溜 阅读记录

她一直把演戏当工作,给什么演什么,拍好拿了片酬就走人。

但她也心知肚明,自己能走到现在完全离不开粉丝的筑基。

演员是一行站在灯光下的工作,她不出风头惯了,一时半会适应不过来这么风光的工作

蒋煜将她塞进去后便不管她了,留她一个人站在聚光灯下,与形形色色的各路人员打交道。

新来的经纪人的何寒那时在她眼里是一个比蒋煜还可怕的人物。

他天天垮着一张脸,看她的眼神是彻头彻尾的审视,说话的语气不是阴阳怪气,就是冷嘲热讽。

她遇到不懂的地方问他,他只会伸出一个指头指着天空,惜字如金地指点她一两句。

不管她有没有听懂,何寒解释完就去玩手机,还会在她支支吾吾问第二遍时,直接甩出一个百度让她自己搜。

周喜弥是后面与何寒相熟,才知道何寒那时候的恶意从何而来。

一是何寒瞧不起资本家硬塞的人,特别是像她这种对演艺工作一窍不通,还要在演艺圈分一杯羹的大傻子。

二是,何寒认为要当公众人物要有一定的承压能力,如果连他这一套都受不了还不如尽早退圈得了,免得他浪费时间。

虽然她与何寒相熟后谅解了他的这些所作所为,可是刚进圈的周喜弥想不到这一层。

她只会在无人的角落尬笑,在人人凉薄的隐形孤立下,跌跌撞撞地学习演戏的技巧,摸索着踏入圈子。

不自在和自卑在那时疯狂伸出枝桠,在她心上长成了一棵阻挡不了任何风沙的小树苗。

就在她不知所措时,一批因为她一张照片就爱上她的人出现了。

紧张不再是紧张,而是成了她们嘴里可爱的新人美。

内向不再是缺点,而是成了她们嘴里,站在人群边“罚站”的乖巧小孩。

她们的发言像蒲公英上茂盛飘逸的种子,无数颗渺小的种子飞到她心上,生长成盛天大树簇拥着她这棵小树苗。

因为有她们,周喜弥也慢慢放松下来,学着身边的前辈,慢慢成为一个足够成熟的艺人,或多或少地将自己的成果反馈给粉丝。

经历网暴前,她的营业算得上非常活跃,两三天发一次九宫格,有空时还会在粉丝群聊聊天。

不过经历过那次大风雪,她消极谨慎多了。

她本来就不怎么参加线下活动,后面更是微博少发,戏也少接,话也很少讲。

无趣到自己都觉得乏味。

那时候她很好奇,没有离她而去的粉丝到底在喜欢她什么?

她有一天半夜,偷偷上线窥探了许久不敢进的网络。

令她讶异的是,她的粉丝没有怪她,而是一片倒地心疼她。

她的粉丝似乎觉得她哪哪都好,一个微小的动作也能给她夸出花,人人诟病的穿搭风格,她们觉得是一种别样的美丽。

周喜弥受之有愧的同时,更觉得受宠若惊。

她没想到这个世上会有这么多未曾谋面的人爱她的一切,细枝末节都不放过。

那时候,周喜弥才觉得自己当演员有了意义和目标——感恩粉丝的爱,回馈粉丝的爱。

《晏菲传》大爆了,她很开心。

她为自己开心,不过更多的是为粉丝开心。

她感恩粉丝,但却不知道怎么反哺粉丝的爱。

如今有了《晏菲传》,她就像拥有了一件拿得出手的礼物,终于找到机会大大方方地送给粉丝。

所以她对于《晏菲传》的后续活动自然很上心。

周喜弥提出多弄几场线下活动,蒋煜答应了,给她列出来几条可行的建议。

在他的侃侃而谈中,她心上的戒备消淡了不少。

一盏吊灯高踞在蒋煜头顶,消融的碎光揉杂成一团,轻撒在他肩头,一身铜臭味的商人没有心思注意。

他认真地分析各场活动带来的效益有多少,以及能不能应运生产出周边产物,将利益最大化。

当蒋煜处在他擅长的领域闪闪发光,周喜弥不可否认他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男人。

男人的见识和阅历比香水更能吸引女人。

她认为蒋煜最帅的时候,非他们最开始那两年不可。

那时天华集团还在狼吞虎咽的竞争阶段,蒋煜自然忙得不行,有时与她亲热到一半,还得爬到床边接上一个工作电话。

蒋煜会一手搂着她倚靠在床头,从她这个角度,床头灯会晕出他疏朗冷峻的侧颜。

她靠在他胸膛上,他的胸腔因为说话微微颤动,溢出的嗓音剔除了暧昧和色情,理性冷漠至极,眉头偶尔被对面人烦得微微蹙起。

周喜弥听不懂,但听他说的专业术语觉得很稀奇,加上蒋煜声音好听,有时候她听得比对面人还要认真。

她的一举一动都在蒋煜眼皮下,蒋煜眼尖,在发现她专注的表情时,他生硬的语气会不自觉地放柔,像淋湿的羊毛被暖暖的春风吹蓬松了,绵绵软软的。

蒋煜会在对面人揪着分成比例长篇大论时,猝不及防地低头与她接吻。

周喜弥担心发出声音会影响他工作,只能屏住呼吸接受他的吻。

她的懂事也耐不住蒋煜是个讨厌的人。

他会故意封住她的唇很久很久,直到她闷哼出声,电话那端人迟疑一顿,他才会满意地与她分开,离开前还会轻啄下她唇角,似乎在炫耀些什么。

周喜弥不好意思,缩头躲在被窝里害羞,蒋煜则若无其事地继续与对面沟通,仿佛主导一切的始作俑者不是他。

蒋煜是真的很不要脸。

周喜弥端起水杯喝了口水,想起了上午在地上赖皮的蒋煜,心里默默补充上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