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荒岛被美人鱼捡回家后(104)+番外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明洞这里,没有发光的苔藓,唯一的亮光便是“噼里啪啦”燃烧着的篝火。
沧月盘着尾巴,盯着跳跃的火苗看。
云溪搬了块石头当矮凳坐着,在火光的照耀下,缝制冬天的衣服。
这种感觉,也很像农村冬天的时候,忙完了农活,即所谓“农闲”的时候,大人们就待在家中,编毛衣、纳毛鞋,修缮房子、给田地翻块。
云溪打算先给沧月的衣服缝一个大口袋,这样,外出的时候,沧月就能能携带更多东西回来。
沧月给她捡的石头、贝壳什么的,也可以放在口袋里,而不是就这么抓在手上。
得益于前段时间,沧月每天都会捕捉新鲜的猎物回来,云溪积攒下了很多动物皮。
有一种海生动物,长得像只大耗子,它的皮肤没有毛发,剥下来后,透气性和弹性都不错,云溪拿去做了几条内裤。
至于内衣,在这荒无人烟的岛上,她已经不打算穿这种东西了。
带毛的皮,烟熏之后,云溪还胡乱加入各种植物的液体、草木灰等去鞣制,试图破坏皮毛的某些分子结构,最初确实浪费了一些皮毛,鞣制出来后很快发烂发臭,但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之后鞣制出来的皮毛,都可以穿在身上充作皮裘。
有些动物的毛发还特别好看,比如,有种狐狸一样的动物,它的皮毛是纯白色的,摸上去又软又滑,在阳光底下还泛着光泽。
云溪用它做了件背心。
主要也是背心这东西,做起来简单,对比着身材,裁出两个差不多大小的孔,套在身上就完事了。
裤子这种东西,没有更细密的针线,云溪做不出来。
她还是只能用军刀的钻孔锥钻几个孔,然后用揉制的香蒲绳子穿过,做一条滚筒式的裙子。
她记得,按照服装历史发展的顺序,树叶、动物皮毛衣服之后,人类制作出了葛布、麻布,还有丝,这些在新石器末期似乎就有了。
棉她就不想了,印象中,棉花出现得很晚。
小时候,她的家乡已经有了布匹和缝纫机,她没见过制作衣服的原始工艺,就算找到了葛、麻,还有会吐丝的蚕,她也不会制作布匹和衣服。
所以,就算有了那些知识储备,但受限于技术和工具,这一生,她的衣服制作水平,或许都只能停留在动物皮毛阶段。
火堆中很快就传来烤栗子和烤番薯的香味。
云溪用树枝剥开火柴堆,拨弄出灰烬中的栗子和番薯,放在一旁的椰子壳中晾凉。
沧月盯着它们不停地看,鼻翼耸动,嗅来嗅去的。
“等凉一点才能吃。”她提醒沧月,以免这条人鱼又烫着手。
沧月咕噜了一声,当做回应。
架子上的木蹄层孔菌早已烘干,云溪拿过一个,放到火堆上,点燃软木塞一样的孢子体,然后拿开,观察燃烧的速度,并用力吹了吹。
确实燃烧得很慢,也不容易灭掉。
等寒冬腊月不容易生起火的时候,就用这个当火种储存火,听说可以阴燃好几个小时不灭。
云溪在捣腾火种的时候,沧月已经拿起了椰子壳中的烤栗子和烤红薯。
栗子已经被烤得炸开了一条缝,沧月没剥过这种果实,看见那条开裂的缝,她用爪子扒拉扒拉,扒拉不出来果肉,她咕噜了一声,转而去剥番薯的皮。
一边剥番薯,一边还往烤栗子的那条缝隙上瞅。
云溪见了,拿起一颗栗子,一步步给沧月示范,怎么沿着那条裂缝剥开硬壳,取出果肉。
“就这样,很简单的。”
她给沧月剥好了好几个烤栗子,放到沧月面前。
沧月忽然把剥好的番薯,也放到云溪面前。
云溪笑一笑,接了过来,开吃。
烤栗子和烤番薯,吃起来都有些干,她盛了一些水,放在大贝壳上,加了些松针叶,用石头加热沸腾后,也算喝上了松针茶。
她也给沧月兑了些蜂蜜水。
沧月趁云溪不注意,偷偷舔了口云溪面前的松针茶。
没有尝到甜味,还有点涩,她皱了皱鼻子,倒了些自己甜甜的蜂蜜水给云溪。
云溪喝了一口,说:“倒得很好,下次不要倒了,我就是想喝点涩涩的茶水。”
她还挺喜欢喝茶的,尤其热衷茶的那一抹回甘。
吃完饭,收拾好,差不多也到了睡觉的时间。
溶洞内的娱乐方式匮乏,除了吃饭就是睡觉,如果是在外面,还能看一看星星和月亮。
云溪打算等闲下来时,还要做一个靶子,这个冬天,就在室内练习一下射箭,等到来年春天,她要用上亲手制作的弓箭,去打猎。
翌日,沧月穿着云溪缝好的那件带着大口袋的皮毛,外出狩猎。
为了给她示范口袋的作用,云溪还往她小腹上的口袋里塞了几个番薯干。
这个举动,有点像往上学的孩子口袋里塞零食一样。
云溪微笑着叮嘱:“你要是无聊了、饿了,就可以吃一两个,要是看到什么能吃野果,也可以装在里面带回来。”
沧月咕噜咕噜,用手掏了掏腹部的口袋,掏出一个番薯干,放进嘴里,然后纵身跳入水潭中。
中午回来的时候,沧月一手提着猎物,一手捂着腹部的口袋,跃上了岸。
云溪接过她手中的猎物,看着她捂肚子的动作,问:“口袋里装了什么?干嘛还要捂着呢?”
她咕噜咕噜地,躲开了云溪,不让云溪看。
云溪“诶”了一声,更加不解。
第40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