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流落荒岛被美人鱼捡回家后(116)+番外

作者:天在水 阅读记录

云溪一颗冷硬的心肠,逐渐被它软化,总是会忍不住把它捞起来,放在自己的膝上。

它也不跑,就乖乖地趴在她的膝盖上,打呼噜,舔毛发。

身体还热乎乎的,像个小暖炉,像块小棉袄。

云溪忍不住来回抚摸它那毛茸茸的小脑袋,又忍不住亲了它耳尖两口,用脸颊蹭了蹭它的脸颊。

沧月撞见,咕噜了几声。

当晚,她模仿猫咪的模样,也在云溪身旁舒展身子,滚了一滚,结果一不小心滚下了草垫,“砰”一声,摔在了地上。

她咕噜了一声,茫然了几秒,然后爬起来,回到草垫上,用清澈柔软的眼神看着云溪。

云溪却只是摸了摸她的脑袋,说:“摔疼了吗?这么低,应该摔不疼吧。”

第44章

*

沧月咕噜了一声, 主动凑过去,用脸颊蹭了蹭云溪,就和云溪用脸颊蹭淼淼一样。

云溪没有躲开, 也没有做出更多的举动,等她蹭完,就拉着她, 躺下睡觉。

左手边是沧月, 右肩上是淼淼。

淼淼更喜欢挨着云溪睡, 因为云溪身上始终是暖乎乎的, 而沧月还需要从它身上汲取温度。

这两只动物,睡前都喜欢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双倍的噪音,双倍的干扰,云溪初时还不太习惯,听久了之后, 就觉得是双倍的催眠声了。

*

有了淼淼之后,云溪自我放空的时间明显减少许多。

原本发呆的时间,她挪去和淼淼互动。

沧月似乎也察觉到了这点。

云溪和淼淼互动的时候, 她会安静地趴在一旁, 看着她们,脸上若有所思。

在此之前, 云溪从未看过沧月流露出思考的神情。

虽然,很多时候,沧月都在依托动物的本能行事,但云溪知道, 沧月是有一定智力的。

她懂得利用动物,懂得设陷阱埋伏, 会学习模仿其他动物,也看得懂人类的表情,能做出最简单的联想,哭是难过,笑是开心。

只不过,她没有表现出抽象思维能力,无法进行深入地思考和猜想。

加之心性纯粹懵懂,生活在荒岛之中,几乎不曾与灵长类动物交流,认知范围狭小,所思所虑就更少。

“沧月。”云溪呼唤她的名字。

沧月看向云溪。

云溪问:“你在想什么呢?”

沧月咕噜了几声,云溪听不懂,温声询问:“能用我的语言表达吗?”

沧月没再咕噜,也没开口说人话,而是沉默地凑到云溪身边,用脸颊蹭了蹭她的脸。

她这是模仿云溪用脸颊蹭淼淼的行为。

她大概觉得,这种行为是人类表达亲密的方式。

云溪犹豫了会儿,没有推开。

她隐约觉得,有了淼淼之后,沧月被她冷落了一些。

并且,沧月感受到了那份冷落,对之进行了思考。

能感受到人类的冷淡,那不稀奇,但对那份冷淡进行思考,则需要一些抽象的联想和思考。

云溪有些好奇,从青春期到青年期,沧月的身体在发育,心智是否也随之增长?

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她的大脑是否还在不断发育完善?就如同人类世界中,有一些研究表明,人的脑前额叶,在25岁左右才完成最后的成熟。

云溪想到,沧月把她带回家以后,一直在频繁地学习,学习用火、学习使用工具,学习人类抽象的语言。

她学会了很多人类的语言,尽管还不太能流畅表达,但已经能明白大概的意思。

学习,对大脑而言,也是一种刺激行为。

所以,沧月沉默的那个间隙,究竟在想些什么呢?

云溪忽然有一种小朋友长大了的感觉。

变得没那么容易猜到她的想法了。

*

平心而论,溶洞里头多出了一只毛茸茸,确实转移了云溪对沧月的一部分注意力。

云溪出不去,在溶洞中,除了睡觉、练习射箭、做手工活,便只能观察沧月的一举一动,思考揣摩沧月的每一个行为,教沧月说话,与沧月沟通……

她将所有的情感需求都投射在沧月身上,以至于眼睁睁看着自己如同沉入泥沼那般,越陷越深。

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身体和心理,总是能潜移默化地做出各种不可思议的改变和暗示。

云溪分不清自己是真的对沧月产生了别样的感情,还是有意地去讨好顺从沧月,潜意识里暗示自己对沧月产生了更深的感情,以求获得沧月的庇佑。

淼淼来到这里后,云溪得以长期接触到这个世界的另一个活物。

于是她将自己的一部分感情和注意力,投射在它的身上。

云溪时常与它玩耍互动,不互动时,也喜欢安静地凝视它,观察它的一举一动,将它与自己那个世界的猫咪作对比。

它有一定的智力,且明显比人类世界的猫咪更聪明一些,或许因为它的脑袋也比人类世界的猫咪大。

它的四肢像弹簧一样,伸展性很好,爪子十分有力,攀爬能力惊人,可以沿着粗糙的石壁攀爬到洞顶,蹲在一个钟乳石上,居高临下,看着她们。这和人类世界的猫咪一样,喜欢蹲在高处,观察四周,躲避危险。

人类世界的猫咪,攀爬能力也很好,但显然无法像它这般如履平地。

也许就和人类一样,不再生活在高耸入云的丛林中,攀爬能力有所退化。

人类世界的猫咪,云溪所接触过的品类中,中华田园猫最具野性,其余像布偶、英短一类的品种猫,已被驯化得十分温顺可爱。

淼淼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温顺可爱,但云溪觉得,这是由于它年龄还小的缘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