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荒岛被美人鱼捡回家后(282)+番外
云溪没计较。
反正这里没有冬天,她存储的那些食物,大部分都分给了洞里的其他人鱼。
当然,那些人鱼并不是很乐意接受云溪那些不太新鲜的熏肉,回到食物充足的环境里,它们重新都变得挑嘴起来。
云溪便把那些肉撕碎了当鱼塘里的鱼饵。
有新出生的小人鱼,也有步入成年的人鱼,有些选择离开族群,独自外出发展;有些选择留了下来,和其他成年人鱼,组建了新的家庭。
洞里有三条脸上无鳞的人鱼,惊蛰和其中一条脸上、手臂内侧都没有鳞片的人鱼结为了配偶,剩余一条脸上无鳞的人鱼,离开了族群,游向了大海,再没有回来。
这三条人鱼是迁徙途中凑在一块的,云溪自娱自乐,忍不住在脑海里给它们三个编排了个三角恋的狗血故事。
编排完,自顾自笑了会儿,沧月见她在一旁傻笑,忍不住咕噜咕噜问她:“笑什么?”
她不说话,只是摇摇头,沧月便不停地在她耳畔发出咕噜声。
当然,正经思考的话,惊蛰它们应该没有那么复杂的情感。
脱离族群,是自然界很多动物都有的行为。
离开的动物,可能会创建一个新的小团体,也可能加入其他的团队中,这有助于避免动物之间近亲交.配,保证种群繁衍的基因多样性。
随着三月份的到来,云溪准备在峡谷那里,开垦出一片水田,尝试种植水稻。
第126章
*
在这个不像冬天的冬季里, 云溪在山洞中,做了几件趁手的农具。
第一个做出来的是锯齿石镰,片状条石磨成的, 刃口处敲砸出了密密麻麻的锯齿,以木棍为手柄,用来收割稻谷的。
千辛万苦做出来后, 云溪握着它, 自我嘲笑:稻谷还没种下, 先把收割稻谷的工具做了出来。
本来打算下一个制作石磨盘和石墨棒, 用来给谷物脱皮,想了想, 还是想把翻地掘土的骨耜做了出来。
和铲子一样,骨耜是用动物的肩胛骨做成的,底部锉削平整,中间凿一道凹槽, 凹槽里砸两个孔,用来固定木棍。
现代课本中,学不到什么耕种的知识, 好在, 云溪在农村生活了十来年,自打记事起, 每年农忙时都得帮着下田干活,积累了不少经验。
关于现代课本中农耕的知识,她只记得一个写在历史书上的词,刀耕火种。
最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石斧砍去地上的林木, 点火烧去地上的杂草,林草化为灰烬, 成为最原始的肥料,这时把种子播下,任其自由生长,等到秋天进行收获。
云溪自然不会采用这么原始的方式种水稻,但火烧杂草的方式是她开垦农田时常用的。
她在峡谷的湖畔边上圈了一块地,放火烧去杂草,然后用骨耜翻地掘土,接着挖了一条小沟渠,引入湖水,灌溉田地,田地需浸泡在水中数十天。
这次开垦的田地不过九平米,她一个人随便翻翻就可以。若是乡下成片成片的农田,每到春耕时节,就可以看见一头甩着尾巴的水牛或黄牛身后跟着一个人,在田中来来回回犁地。
一般泡田的这个阶段,可以施肥增加土壤肥力,云溪寻思着自己手里也没什么肥料,只撒了些草木灰上去。
忙活了几天,忙得她感觉自己一身是泥味,傍晚去河边搓澡时,搓得分外用力。
沧月绕在她身边,游来游去,尾巴时不时拍一下她的后背,冰凉的尾鳍抚过她的小腿,像在给她挠痒痒。
她往沧月脸上泼水,沧月用尾巴拍了拍河水,瞬时水花四溅。
近来忙着开垦田地,沧月邀她一块外出狩猎,她都拒绝了。她几乎不在狩猎上面花费精力了,专注于农耕,整日琢磨,哪些植物可以种,哪些不方便种。
她去峡谷那边开垦荒田时,沧月会陪着她一块帮忙翻土,只不过时常会被土里的蚯蚓、爬虫吸引走注意力。鲜花绽开的时候,还有五彩斑斓的蝴蝶飞来飞去,她的眼珠子随之转来转去,接着,一个飞扑过去,捉在手中。
云溪刚要开口让她别把蝴蝶玩死了,却见她小心翼翼捧了过来,悄悄露出掌中的一丝缝隙,给云溪看。
世间所有美丽的事物,她都会分享给云溪看。
云溪一度担心沧月会当着她的面,把地里捉到的虫子塞嘴里吃掉,特意叮嘱:“以后没熟的东西,不能吃。地里那些蚯蚓、虫子也不要去玩,看到了就丢一边去。”
沧月以为云溪嫌弃那些虫子长得丑陋,于是,每次挖到了,她就丢到湖中去,不让云溪看见。
她外出狩猎时,会尽可能地捕捉云溪喜欢吃的食物,山鸡、野猪……有一次,她拖回来半头其他动物吃剩下的野牛。
云溪开心地切下一大块肉,尽可能地用石刀切成了薄片,一半用来煮汤,一半用来烤着吃,还配上了各种在大陆上发现的调料,辛辣酸甜咸,裹着牛肉吃。
沧月接受不了她这些奇奇怪怪的调料,她便只给沧月调了碟甜的,让沧月蘸着吃。
吃着吃着,云溪才想起去年曾指着野牛群,说要做个投掷武器。
如今早把那个打算抛到了一边,她只想着早日种出水稻。
牛肉是人类喜欢的食物,并不是人鱼钟爱的食物,因而沧月它们很少去猎杀野牛群,倒是一些森林狼会去围猎。
云溪偶尔能在草丛中捡到一些狼群吃剩的野牛骨架,看着还算新鲜的,她会捡回来,洗一洗,炖个骨头汤,即便炖不了汤,一些细小的骨头拿去磨一磨,也能当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