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流落荒岛被美人鱼捡回家后(84)+番外

作者: 天在水 阅读记录

云溪重新在鱼钩上挂上一只幼虫,然后抛竿钓鱼。

沧月安静地坐在她身边。

她想让沧月亲眼看她钓上一条鱼,这样,沧月就会明白鱼竿的用途。

但沧月生性好动,只安静了几分钟,接着,不是摸摸岸边的花花草草,就是对着云溪挨挨蹭蹭,尾巴也在水里荡来荡去的。

钓了好久,没有鱼上钩,云溪叹了一声气,收了鱼竿。

这个钓鱼点,平常她会投放剩余食物,鱼虾常常争相聚集游荡。

可迟迟钓不上鱼来。

大概是因为刚才被沧月一通搅乱,鱼虾都不敢靠近。

哦,岸边还有沧月的大尾巴荡来荡去。

云溪看着沧月的尾巴,又叹了一声气。她把钓鱼竿放到泥灶边,决定改天趁沧月去外面打猎的时候,她再去打窝钓鱼。

*

九月中旬,岛上忽然下起了一阵绵绵细雨。

万条银丝,如烟如雾,渺渺茫茫。

云溪和沧月站在鳄鱼嘴溶洞口底下躲雨。

泥土腥味扑面而来,远处密林看不真切,只听见沙沙作响的风吹雨打树叶声;阵阵秋风,夹裹着淅淅沥沥的雨水,飘落在河中,溅起涟漪点点。

抬头看去,上方洞顶垂直挂着不少钟乳石,宛如交错的犬牙。

她们站在一块露出水面的岩石上,活动空间很小,几乎做不了什么事情。

云溪望着天边的云朵,想起从前乡下的农民,会看云识别天气,有时候瞧上一眼傍晚的云彩,就知道明天该不该晒稻谷、晒柴火。

看云确实能识别天气,但云溪都不太记得那些知识点了。

她从头开始积攒经验,7、8月份,都有两场大暴雨。

7月份那场暴雨的前一天,天空出现了密密麻麻的、鱼鳞一样的云朵,她还在丛林里看见了一排排的蚂蚁搬树叶,从地势低洼处,向高处转移——

那大概是蚂蚁在搬家。

那场暴雨,害得她生病,几乎要冲垮她求生的心理防线。

云溪印象深刻。

8月份的某个傍晚,她同样看见了大片大片鱼鳞样的云朵,也在丛林里遇到了一排排蚂蚁搬树叶的场面。

出于谨慎心理,当天,她割了许多的藤蔓和大叶子,挖了许多草皮,给泥灶顶上的遮雨棚做好防水加固工作,搬了许多石头,牢牢固定住四角的木头,以免被狂风吹走;柴火、草榕那些,她只有尽可能地往灶洞里塞,塞不下的,就堆放到灶台上,然后用芭蕉叶大的树叶子捆住盖住,外头继续用大叶子当遮雨的帘幕。

担心还会再次发生河流暴涨,洪水泛滥的情况,云溪把外头的所有工具,都转移回了溶洞的储物洞中;明洞的柴火、绒草、香蒲等也都转移到了过去。

当天夜晚,果然刮起了狂风暴雨。洞里头的沧月,听到雷雨声,一面用尾巴圈着她,保护她,咕咕噜噜,像是在安慰她别害怕,一面害怕得听见雷声轰隆就颤一下。

那晚,她并不害怕,但还是伸手抱住了沧月。

沧月用尾鳍拍打她的后背,她用手心拍打沧月的后背,轻声安慰沧月:“别怕,很快就过去了。”

这条人鱼,大概以为她是经受不得半点风吹雨打的脆弱生物,所以,直到雨过天晴,才肯再次带她出洞。

有了提前的准备,那次暴雨,损失的物品不算严重,泥灶几乎完好无损,灶头的柴火淋湿了一些,平日收集的零散碎石块,被洪水冲走了不少。

暴雨后,外头的东西,都可以通过太阳曝晒、烟熏火烤进行消毒,溶洞内,云溪就用洒草木灰的方式进行消毒……

今日这场突如其来的连绵秋雨,云溪却不记得昨天的云彩是何模样?地上的小动物是否有征兆?

等了好一会儿,没等到雨停,云溪刚打算说回洞休息算了,却见雨势渐消。

索性又等了会儿。

终于,等到了雨停。

她们出了洞口,开始了今天的活动。

一场秋雨一场寒。

雨后,云溪明显感觉温度又更低了一些,秋风拂过,枝叶沙沙作响,她打了个喷嚏。

正在水中捉鱼的沧月,听见喷嚏声,连忙从水中钻了出来,望向岸上的云溪,咕噜了一声,像是在询问。

云溪摆摆手:“没事,我没事,还不至于感冒,我只是要和你一样,开始‘换鳞’了。”

人类的“换鳞”,其实就是换衣服。

云溪身上编织的麻袋一样的遮挡物,不太具备保暖功能,但也还不到冬天那般,可以穿毛茸茸的季节。

她很想念现代社会的秋装,长袖长裤长裙,运动鞋……

不知这辈子,还能不能穿上?

没有太多的时间多愁善感,云溪开始处理前些日子从动物身上扒下来的皮。

大多是沧月从海中带回来的、长得像海豹、海狮那一类的动物。

这些猎物的皮看上去无毛,十分光滑,上手摸才能发现,它们身上也是有毛的,只不过是一层短小绵密的绒毛。

云溪让沧月给自己撕下来后,在水中洗了洗,用石头刮去皮肉筋膜,然后用木头敲敲打打,干了之后,云溪发现这些海中动物的皮毛不用经过烟熏鞣制也十分柔软,还不怎么沾水。

虽然保暖效果和面积大小不及陆地动物绵软厚实的皮毛,但适合在春、秋二季穿戴。

她收集了许多块,挑选出两块最大的,用军刀的钻孔功能,在皮上钻出普通纽扣大小的洞,依旧是围成筒状,用香蒲绳穿过系在身上,这样,她就有了一套粗糙的皮衣和皮裙。

云溪给沧月也弄了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