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流落荒岛被美人鱼捡回家后(86)+番外

作者:天在水 阅读记录

这一年内,她要熟悉沧月领地范围内的动物,将来,她就在沧月领地旁搭建一个庇护所。

若有一日,她在沧月的领地上,被其他动物所伤,也能给沧月一个警醒;若沧月被其他动物袭击,她也能及时发现,然后搭一把手。

她们齐心协力,若能打赢这个岛上所有的掠食者,站上食物链的顶端,那自然再好不过;若不能,遇到危险时,她也会豁出自己的性命去保护沧月,就像当初沧月为了她,不要命那般。

此情无关风与月,只是,一命还一命。

*

搭建好小草屋的第三天,云溪早晨过来时,猛然发现草堆上有别的动物留下的毛发。

沧月的领地里,真那么一小撮的夜行动物,沧月不去打扰它们,它们也不惧怕沧月的气味,三番两次过来偷吃野果,偷翻灶台,如今,还在她的小草屋里偷睡!

云溪很想让沧月去沟通威胁一下那些夜行动物,让它们不要过来,但又不知该如何表达这个意思。

她抓耳挠腮半天,想不起来怎么制作捕捉的陷阱,最后还是自己从树林里,弄了一些荆棘枝过来,夜晚她们回溶洞了,就用荆棘枝围着小草屋。

她还将沧月掉落的鳞片,用树脂黏在一只海狮的骨头架上,放在灶台上,充当类似稻田里的稻草人作用。

这样,眼神不好的动物,大概会以为灶台上有沧月在,不敢靠近。

沧月对此感到很惊讶,她绕着那个贴满她旧鳞片的海狮骨头架,嗅来嗅去,还小心翼翼伸出手,摸了摸。

云溪微笑着看着她:“等到了冬天,我闲下来时,用香蒲棒穗的绒絮填充那些动物的皮,给你做个真皮玩偶。”

*

“衣食住行”,在满足了前三项的基础需求后,云溪想到,自己还没去过这座岛上的其他海岸线看看。

云溪记得,这座岛是三角形的结构,平日里,她们最常去的是那条长边海岸线,剩下两个短边,她还未去过。

8月份以来,除了采野果,她几乎不出远门,溶洞口以及河流两岸,就可以满足她大部分的物资砍伐需求。

她挑了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背上草篓,拿上木矛,跳上沧月的后背:“好久没去海边了,我们去海边玩一玩,挖一些牡蛎、螃蟹吃。”

首先选择去海边探索,也是为了寻找海盐。

海水有一定的含盐量,并且海水受潮汐影响,有涨潮和退潮,有时,退潮的海水被凹陷的礁石截留下来,经过太阳的曝晒,高温蒸发,便会析出盐分,形成天然的海盐。

这种盐是粗盐,不可以直接食用,需要进行提纯,但可以拿来腌制肉类。

平日里,云溪会直接摄入海鱼、海虾、海草等海产品,它们体内的盐已经被生物机体净化过,食用它们间接摄入的含碘盐分,比直接食用粗盐安全。

到了海边,沧月在水中游曳的速度太快,云溪根本看不过来。

她从沧月的背上下来,行走在海岸边上,每遇到一块礁石,都要爬山去看一看,有没有白色颗粒的存在。

可惜没找着合适的煮水容器,否则在海边煮一煮海水,说不定也能蒸发出一些盐分来。

海水的含盐量是多少来着?

云溪想不起来这个知识点,在百分之三、百分之五还有其他百分比之间,游移不定。

沿着海岸线,找了一整天都没看见。

红灿灿的夕阳悬在蓝色的海面上,渐渐落下。

云溪拉着沧月从水中出来:“算了,改天再找,今天我们来赶海。”

赶海是沿海城市的一大乐趣,从前,她周末也会拎着一个桶,拿上一个铲,去沙滩上挖一挖花蛤,往往一个傍晚就能挖上小半桶。

“像我这样,用大贝壳的边缘刨沙子,然后用手去摸一摸,就能捡到壳类动物。”云溪手把手教沧月怎么挖沙子捡海蛤。

沧月大概是没有用过这么笨的捕猎方法,她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她的爪子能迅速刨开一个沙坑,眼疾手快抓起一只大蛤,丢到云溪背后的草篓中。

云溪拿着大贝壳,踩着薄暮走向余辉,慢慢地刨沙子,嘴里轻哼着一首童年的歌谣,《外婆的澎湖湾》

“晚风轻拂澎湖湾

白浪逐沙滩

没有椰林缀斜阳

只是一片海蓝蓝

……

那是外婆拄着杖

将我手轻轻挽

……

直到夜色吞没我俩

在回家、的路上……”

哼着哼着,声音忽然变得哽咽起来,视线变得一片模糊,泪水不受控制地溢出她的眼眶。

豆大般的泪水砸在沙滩上,沧月听见了这一道细微的动静,循着声音,抬起头来,看见满面泪痕的云溪,怔了怔,眼中流露疑惑之色。

云溪竭力忍住泪水,脸上露出一个无比难看的笑容,哽咽道:

“沧月,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沧月咕噜了一声,凑过去,捧过云溪的脸,温柔地舔去她脸上的泪水。

第34章

*

这些日子, 云溪一直在刻意压制负面情绪。

傍晚走在沙滩上,哼着童年歌谣,泪水却抢在她理智尚未察觉前, 不知不觉地涌出了她的眼眶。

她心中的故乡,不单单是童年的那个小乡村,更是那个她回不去的时空。

沧月捧着她的脸颊, 轻柔地舔去她流出的泪水。

她努力想要忍住泪水, 却怎么也忍不住。

最后她不忍了, 坐在沙滩上, 痛痛快快哭了一场。

沧月用尾巴圈住了她,把她抱在了自己的怀中, 嘴唇碰了碰她的脸颊,咕咕噜噜地安慰她,掺杂了一两句人类的语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