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直播:打工努力,家产万亿!(290)
所以,当科研大拿报告,他们研制成功了1nm光刻机。
整个研究所的人都动了起来。
现在是七月中旬。
柏曦迅速决定,在八月一日开科技成果发布会。
八一建军节,正好,给国家助助兴!
策划的很好,但事与愿违:第二天,柏曦刚顶着一头粉头发走进研究所,被两个笑眯眯的军官拦住。
柏曦当时借人家的势自保,现在人家要利息来了。
军官在她粉色头上注目了一瞬,很快反应过来,开口道:“柏小姐,您投了这么多钱,研究光刻机,说明您很热爱国家,那我们的目标就是一致的。”
柏曦:“有话请直说。”
那套官方语言就不必了。
她很敬佩军人,加了个请字。
另一个军官咳嗽了两声,接过话头,“是这样,贵所的新成果,不说在国内,在国际都是最先进的。可想而知,之后这里会面对多少来自海外的窥探,您个人也会遇到安全问题……我们的意思是,军方接管这里,保证所有科研工作者的安全。生产过程也由我们来,绝对保密。”
说得……好像有些道理。
前面的想法也都可以接受,但五五分证?我往里扔了五六百亿,想毛呢?
真的是五六百亿,最开始的四百亿没打住,好在这边四百亿花完,酒店,商场和投资公司那边的五百亿也花完了。
加上买盛熙大厦的钱,一千亿终于造完了。
柏曦迎来了万亿任务,及时给研究所续了两百亿,才出了成果——当然,科研工作者用这些钱,还买了不少其他实验设备,出了些大大小小其他成果。
而且,因为这个研究所着名的人傻钱多,很多研究员投了简历来。
即使谨慎的筛选了再筛选……现在研究所人数也翻了倍。
花起钱来就更快了!
所以,“五五绝对不可能,你们可以在外围设卡,但内部绝对不可能交给你们。”
自己的地盘,必须是自己的。
其实,柏曦本来就打算跟国家共享这一成果。
一方面是为自己隐身,保障安全。
另一方面,比世界水平更先进的光刻机——这不只是经济利益,还有国家实力的问题。在保证技术不被泄露的前提下,她愿意跟国家共享这一成果。
所以,成果刚出,他们就已经开始联络科技部。
但也准备好了联络不到,独自开发布会的可能。
把周围的安保都翻了几倍。
现在,意外发生了,科技部还没联络到,军队自己来了。
柏曦闭了闭眼,军队也挺好的,军队实力更强大,更能保证安全。
——但五五不可能,至少得七三。
一个出价,一个还价,他们陷入艰苦的谈判。
谈了两轮,历时一周。到第三轮,大家各退一步,柏曦60%,研究人员5%,军队35%这个数字终于定下来。
签完协议,柏曦干脆将准备了一半的发布会交给军方,自己大甩手,和科研工作者开会去了。
这次会议,主要是安排了他们下一步任务:一部分人继续研究光刻机,向0.5nm挺进。
另外一部分,则开始探索其他芯片材料。
为什么要换材料呢?
因为1nm基本已经逼近硅芯片的极限,毕竟,一纳米的宽度上,只有三四个硅原子。
那么0.5nm就只有一两个硅原子了,再往下探索,难道还能把一个硅原子切成一半?
这属于强求。
硅半导体条道路到了这里,该拐弯了!
要么换材料,要么改变制作方式。
比如现在国内已经有团队开始研究碳,金刚石,石墨烯,和有机半导体材料了。
柏曦站在最前方,开口道:“现在,你们可以自由组队,申报想要研究的方向,只要有可行性,我就批准。”
现在,柏曦的任务变成了花完一万亿,她希望研究所加把油,努力点,反正她已经拨过来2000亿。
加油花!
开完会,柏曦甩手给冯玖,自己去参加华夏非遗博览园的开幕剪彩去了。
第246章 非遗园开业
非遗园的诞生过程,也充满了艰难。
最开始,他们一家一家找非遗传承谈判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愿意离开家乡。
历时三个月,谈判陷入僵局。
直到他们把策划案递到文旅部一个实干的领导手里,在文旅部的推动下,这个博览园才开始有了进展。
当时,这个博览园项目立项后,还被各地争抢。
各省都拿出优惠政策,但柏曦还是将博览园选址在燕京郊区,虽然地皮贵,但更方便她管理。
——但谁说,国内只能开一家非遗博览园呢?
非遗园经过两年的建设,柏曦投了300亿,一个月前,各地非遗传承开始入驻,试营业。
今天终于正式开业了。
非遗园就像柏曦最开始计划的那样,按照国家地图设计,分省划片,按照每省的建筑风格建造。
每省,都有一个当地风格建筑,店铺都在各地建筑的外围。
现在建成了,它除了是非遗园,还兼有园博园的功能。
几乎每个类型建筑,柏曦都给华韵酒店留了一块地方,做酒店用。
除此之外,非遗产品卖多少钱,公司都不抽成,他们只收房租。
真正赚钱的,是小吃,超市,饭馆,纪念品,甜品,奶茶饮料等……还有专门卖茶果子的,卖古代糕点饮品的,卖(租)古装,卖仿古瓷器的,照相馆等等……
好像自己建的不是非遗博览园,而是清明上河图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