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签到系统去宫斗(224)
“是污蔑!”
“微臣一家已经离京城十数年,又如何有这般能耐本事,左右江东灾情,收买京中官员?”
“如今为证清白,父王已先走一步,今日我便也在此!”
礼王世子露出一个笑。
该怎么形容这个笑,恶意、释然、怨恨......而后,他一头撞死在了太极殿廊柱上。
“以证...清...白....”
寂静
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开口说话,甚至都不敢去看坐在上首的陛下。
陆云缨不知道是不是坐的距离殿门口比较远的关系,在礼王世子撞柱而亡的那一刻,心脏的确停摆了一秒。
随后她忍不住想到之前,太后受罚那次,好似也有个大臣撞柱了?
古代人,特别是大臣,真的好喜欢撞柱子哦。
像陆云缨这样没心没肺的到底是少数,其他人的想法十分纷乱,算计着利益,得失,自己的、家族的安危....可最后,还是皇帝开口了。
“太后寿宴,本是大好的日子,如今倒变得晦气了起来。”
“去查。”
“到底是谁将他带入皇宫的,放这般反贼入宫,是想要谋反不成?”
“不用查了。”
忽而,太后从太极殿外走进来,速度极快,甚至都没来得急让人通传。
只见太后手中拉着安和公主的手腕,几乎是提着她往前走,安和公主跌跌撞撞,不但跟不上太后的脚步,脸上还满是泪水,甚至因为太后走的太快,安和也来不及观察四周,还被礼王世子的未寒的尸身绊了一跤。
“啊!”
意识到自己踩到什么后,安和更加慌张了。
但这次太后却没有搭理她,而是道:
“不用去查了,哀家已经将人带来了。”
“这个逆女被哀家宠坏,不知分寸,不顾大局,居然在旁人的煽动下将此等逆贼带入皇宫,实属大罪!”
“今日陛下要打要杀,哀家绝无二话。”
“母后!”
安和惊惧不已,她自觉自己没做什么,哪曾想太后居然打算放弃自己。
但回应她的却是太后更加冰冷的话:
“不要叫哀家母后。”
“你与陛下皆是哀家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哀家从不偏袒哪一边。”
“可你倒是胆大,在哀家寿宴上被人蛊惑着做下这些荒唐事,对不起哀家,更对不起陛下,你这个女儿,哀家怕是要不起了!”
第104章
若是自家孩子犯了事,聪明的父母往往会率先受害者狠狠将孩子责骂一顿。
倒也不全是明理,因为家长清楚自己这样做,若是遇到心软些的,见家长态度好,明事理,也恶狠狠的将孩子处罚了,便不忍心再说什么了。
当然,安和犯得不是小事情。
而陛下,更不是什么心软的人。
所以太后又提出了亲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寿宴......这意思便是让陛下看在她已经处罚过安和,自己又养育过陛下且今天是她寿宴的情况下,从轻处置安和公主了。
看完全程的陆云缨笑了笑,这宫中话语仔细琢磨起来,也是十分有趣的。
陆云缨都看出来了,其他人自然也都看出来了。
太后如今威信不如以往,但到底摄政十多年,或多或少也有忠于自己的一批人。
此刻这些人明白太后的意思后,也纷纷向皇帝求情。
唯有安和不懂,可在其他人说了几句后,她也快速理解了。
毕竟若母后真不想管她,为什么还专门回慈宁宫一趟,将三个孩子放在慈宁宫?
这不也是一种保护吗?
看着尸骨未寒的礼王世子,安和打了个哆嗦,赶紧道:
“陛下,陛下,不,皇弟,安和知错了。”
“安和的确是不知内情的啊。”
皇帝此刻的表情,就像是被人雕刻出的,木质面具一般,无波无澜。
“哦?”
“陛下!”
此刻,一个声音插进来:
“太后既已教女,安和公主也收到了惩罚,都是一家人,便算了吧。”
是俞贵妃。
闻言安和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下一秒却猛然手腕一痛。
是太后又狠狠的攥紧了她的手。
俞贵妃是谁的人,安和难道不清楚?
礼王世子又是被谁送到安和跟前的?
用脚指头想,越凌峰都是最大嫌疑人,此刻安和不但不和他们拉开距离,反而还感谢,实在是.....
“俞贵妃。”
皇后冷声道:
“这是家事,涉及到反贼,更是政事。”
“后宫不得干政,你逾越了。”
“皇后娘娘还是这般知礼,臣妾自愧不如,多嘴了。”
俞贵妃不但这样说,脸上还满是愧疚。
“臣妾也只是觉得都是一家人,况且先帝也只留下公主与陛下两位子嗣,若是手足相残,难免让先帝泉下难安。”
她这话说的轻巧,且看似在为安和开脱,为此都不惜得罪了皇后,然而实际上却是使劲拿先帝,拿姐弟之情逼迫陛下松口。
现在,陛下若是放过安和公主,也有她的一份功劳,而且心中难免对安和产生隔阂,继而影响到与太后的关系。
若是不放过,太后第一个不允许,她也卖了个好。
太后也看出其中关窍,恨不得扇俞贵妃几个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