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主公你不要过来啊(165)+番外

作者: 纵风流 阅读记录

身着黑甲的铁骑直接包围了临安城,这座做了大晋三十年都城的城市也迎来了战火的洗礼。

一切都顺利地让游溯感到意外,一想到游雍大军所到之处对方几乎是且战且降,游溯就总觉得不对劲,像是总觉得季峨山在搞什么阴谋诡计一样。

但当游雍铁骑包围临安的时候,游溯又觉得阴谋诡计也没什么,再多的阴谋诡计也改变不了临安被兵临城下的结局,他所率领的铁骑会踏破临安的城门,为自己的父祖得到一个交代。

游溯的祖父雍王潜一生镇守凉州,为凉州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却在率军征西羌的时候得不到应有的粮草支援,以至于屡次征西羌都功败垂成,还要被朝廷斥责“养寇自重”,最终郁郁寡欢。

游溯的父亲继承先辈传统,依旧镇守凉州,却仅仅是因为没有听从景帝的指令调兵攻打司州平叛,就被景帝斥责为“不臣” ——但是当时,西羌可是联合了月氏两路进攻凉州,雍王麟若是听命平叛司州,凉州就能丢掉半个。

朝廷无道,帝王不顾先祖基业也要搞内乱,难道卫国守土还是错的吗?

游溯亲手书写的檄文响彻江东之地,彻底堵上了那些一口一个“雍王不臣”的儒生的嘴。

临安城下血染黄沙,新任女皇季峨山却在此时提出了要见游雍的中书令白未晞。游溯直接将使者赶走不见,白未晞却拦住了游溯,说道: “臣愿意去见太主一面。”

游溯想都没想就反对: “孤不许!”

说完,也是意识到自己的语气有些生硬,游溯连忙软了语气,说: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想说,季峨山此人诡计多端,我不放心你一个人去见他。”

游溯伸手抚摸着白未晞的脸颊,黑曜石一般的眸中满是担忧: “先生,我没有别的亲人了,你是我最后拥有的了,我没办法失去你。”

白未晞的眸中如溶溶春水,他握住游溯温热的手,眼中是如水的春意: “主公,你放心,臣不会有事的。”

游溯皱眉: “你就这么想见她一面?”

白未晞: “……”

白未晞微笑: “你不会说话可以闭嘴。”

游溯依旧不满: “我担心你。”

白未晞退了一步: “那主公可以与臣一同前去。”

白未晞抬眸,说道: “臣知道太主想问什么,不会有事的。”

最终游溯也没信白未晞给他画的大饼,但是拗不住白未晞是真的愿意见季峨山一面,只能捏着鼻子同意了这场见面。

这场“双王之会”的场地被建立在临安城下,季峨山遵守了诺言,孤身一人前来赴约。当她看到游溯的时候,脸上露出了根本不想掩饰的嫌弃。当然,游溯脸上的表情和季峨山如出一辙。

这对一母所生的兄妹真不愧是流有相同的血,白未晞都忍不住感慨。

季峨山冷冷地看了游溯一眼: “朕不想看到你。”

游溯毫不留情地回怼: “你当孤想看到你?”

白未晞求他: “主公,冷静。”

说完,白未晞又转头问季峨山: “太主约外臣所为何事?”

季峨山冲着游溯扬起了下巴: “你先离开,朕不想你在场。”

游溯懒得搭理她。

白未晞幽幽地叹了口气,只能去劝道: “主公不如先行离开,臣很快就会结束这场谈话。”

像是生怕游溯犯倔,白未晞又低声哄道: “这里是高台,你站在哪里都能看得见我,不会有事的,嗯?”

白未晞甚少这样求他,却是为了和一个外人交谈,游溯只觉得心里犯酸——虽然这酸犯的实在是毫无意义,但这并不妨碍游溯借机提出不平等条约: “那之后你也要陪我玩。”

他指了指白未晞,又指了指他自己: “就我们两个人。”

白未晞无奈,只能点头: “好好好。”

季峨山在一旁看了,只觉得她要被游溯恶心吐了。

游溯目光凉飕飕地看了季峨山一眼,这才不情不愿地离开了。季峨山见状,不由“切”一声。

白未晞怕了这对年级加一起不到两位数的兄妹,他连忙邀请季峨山坐下。待季峨山坐好,白未晞才问: “太主约外臣前来有何事?”

季峨山却纠正他: “你应该叫朕陛下。”

白未晞笑道: “好,陛下。”

白未晞顺承地应了,季峨山反而又不开心起来: “你根本不承认朕是皇帝,你只是在敷衍朕。”

沉默了一瞬,白未晞忽然就笑了: “看来,这就是陛下约外臣的原因了。”

听到白未晞的话,季峨山也笑了出来。可笑着笑着,她的脸上却又多了一抹苦涩。季峨山唇畔的笑容逐渐收敛,好一会儿,她才问: “为什么?”

她是真的不明白: “为什么那些豪右宁可接受舅父一个窦氏之人执政,却不肯认朕这个季氏子孙?”

想到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季峨山都觉得离谱: “他们甚至都能接受共和行政,也能接受阿娘执掌朝纲,为何朕要登基,他们就都弃朕而去?”

白未晞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说: “因为陛下的身上看不到未来。”

“看不到未来?”季峨山呢喃着这句话,半晌都不明其意,躬身道, “请先生赐教。”

白未晞回礼: “教。”

白未晞道: “没有未来,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女帝——尤其是公主出身的女帝,没有合适的继承人。”

季峨山闻言更迷茫了: “先生何意?”

白未晞道: “世人允许太后执政,是因为太后的身份是皇帝的生母,不论如何,最终大权都还是会回到皇帝的身上。譬如大晋当年两位执政的绿竹太后,都是还政给了季氏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