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主公你不要过来啊(186)+番外

作者: 纵风流 阅读记录

此时的孟良衣衫已经被树枝挂烂,就连脸上都挂了彩。他背着渡河发青的尸首,一步一步走到了悬崖边。

金鳞卫的首领看着他,只觉得眼前的孟良不像是个活人。他咽了口口水,颤抖着说道: “太主有令,孟良忠贞之士,愿拜孟良为左都将军。”

出将入相是多少人一生的梦想,然而拜将这个诱惑摆在孟良面前,他却平静到仿佛对方只是在说今天天气真好。

拜将算什么呢?

孟良想,拜将也抵不过他的渡河老大。

恍惚间,孟良又想起了他和渡河第一次见面的场景。

那时候的孟良还是河内郡一个普通的农户。他的家中有三亩薄田,他努力耕作,也可以勉强养得起父母和妹妹。

只是后来有一天,村庄里来了一群穿着盔甲的魔鬼。那些魔鬼指着他们说: “兄弟们,眼前这些人鬼面军,杀了他们!”

鬼面军?

那是什么?

实不相瞒,当年的孟良连什么是鬼面军都不知道,他只是一个朴实的农户,每天想着的只不过是今日上山抓了只狍子,能让父母妹妹吃口肉,明日上山一无所获,只能委屈家人吃糠咽菜。

鬼面军?

那是什么?

后来的后来,孟良才知道,鬼面军是他的救赎。

汉王的军队想要赏赐,但是他们的又像个废物一样没有能力去杀死真正的土匪,鬼面军,于是他们便选择了杀良冒功,将附近村镇中的普通农户的头颅拿上去称作是敌人。

孟良的一家就这样死在这场屠杀之中。

在屠杀的最后,真正的鬼面军来了,那些口口声声喊着杀死鬼面军的汉王军队见到真正的鬼面军像看到了老鼠的猫,吓得转身就跑。

孟良侥幸从屠杀中捡回一条命,他拼了命地从满地的尸体中寻找自己的父母妹妹,却发现父亲的头颅被割掉,只剩下一个无头的躯体;母亲和妹妹甚至还受到了奸/淫,妹妹年纪小,直接死在了折磨里。

母亲还剩下一口气,死死地抓着孟良的胳膊,却说不出一句话来,只能不停地喘气。最终,母亲一句遗言都没有,也这样离开了孟良。

孟良连哭都哭不出来。

就在这时,一个人站在孟良面前。孟良没有抬头,却听见那人问: “你恨吗?”

这一次,孟良抬头,毫不犹豫地说: “恨。”

那人又问: “想报仇吗?”

孟良点头: “想。”

“既然如此,那跟我走吧。”那人冲孟良伸出一只手来, “我叫渡河,以后就是你的兄长,你的仇恨就是我的仇恨。”

阳光下的手掌闪烁着金红的颜色,看上去那样温暖。

那天,孟良握住了那只手,从此以后很长的时间,孟良都能记得那双手在他掌心的温度。

只不过现在,那双手是那样的冰凉,冰凉到没有一丝温度。

孟良歪了歪头,恰巧能看见渡河青白的脸色。

孟良小声说: “渡河老大,当初你说我的仇恨就是你的仇恨,现在,你的梦想也是我的梦想。”

渡河的梦想是什么呢?

三代之治?

孟良完成不了。

孟良能代替渡河完成的,只有渡河曾经说过的: “待天下安宁,我想要寻一个所有人都找不到的地方,安静地过完此生。”

孟良背着渡河的尸体,从悬崖上跳了下去。

第72章

番外十四

【陟南x季锦】

我叫陟南,是个被人瞧不起的越人。只是我比较幸运,我有一个好兄长,他曾阻止了族长在我脸上的刺青,教我华夏民族的语言,这让我看上去像是一个普通的小乞丐,而不是一个越人乞丐。

后来,兄长带着我一起认了义父。

我曾看到好多次,兄长和义父在一起讨论义理,他们会争辩什么是“三代之治”,什么又是圣王“垂拱而治”,会在一起畅享当天下恢复三代之治的安宁时刻时,天下间将会是一副怎样美好的场景。

我听不懂这些话,也不明白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每次义父和兄长说起这些话的时候,我就只能在一边百无聊赖地吃糕点。

义父一开始觉得我孺子不可教也,但后来却又说我这样也不错,虽然没什么悟性,但乖巧听话也很好。

后来,乖巧听话的我被义父交待了一项任务——他们让我去蜀国,在蜀国王位交替的时刻去到蜀王锦身边,趁机监视蜀王锦。

对于这道命令我大致知道一些原因,毕竟我虽然不愿意和他们探讨那些高深的义理,但却不是个白痴。

蜀国占据巴蜀之地,天府之国,虽然东出困难,但长江三峡口就在蜀国的控制之下。一旦哪天蜀国有不臣之意,就可以派遣大军从三峡顺流而下。顺着湍急的大江,蜀军三日就能抵达临安。

卧榻之侧其容他人酣睡,义父和太后都不会容许蜀国这样的高枕无忧。

当年太后娘娘甚至舍弃了自己的妹妹窦河东前往蜀地和亲,可惜棋差一着,窦河东浪费了一生的安乐,最终却变成了一步废棋。

就这样,我带着义父和阿兄带给我的任务来到了蜀国。

第一次见到季锦的时候,我扮作一个会些武义的樵夫,在“劫匪”的攻击下“救”了要回到蜀国继承王位的季锦。

就这样,我跟在季锦身边,成了他的一个小护卫。

最开始我并没有得到季锦的信任,不过这也很正常,若是季锦就这样相信了一个来历不明之人,那他也配不上义父和兄长这样忌惮。

我跟在季锦身边,从一个小护卫做起,兢兢业业,夙兴夜寐。终于,我意识到如果我永远都只是一个这样的小护卫,那我一辈子都别想得到季锦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