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郡主甩了权臣后,前夫全家火葬场(189)

作者: 兔紫月上 阅读记录

“这方面,我大哥不是好,是家里耽误了他,当然也是我大哥好,不可能家里的侍女和外面的姑娘都那么没眼光,但他还是想遵循家里的安排,可惜我娘不安排他。”

“婶婶不安排的好。”江筝笑了,真的觉得婶婶最好。

宋初语见这丫头终于展颜,摸摸自己的肚子:“你大舅母终于笑了,一天都愁眉不展的。”

“哎呀,什么大舅母。”还早啦。

“你不是他大舅母?”

江筝羞涩的提起笔,又悄悄看眼郡主的肚子:“是,大外甥好,外甥女也好。”

宋初语瞥她一眼:“画你的画,话多。”

……

孟娇娘回到家,有些倦怠,陪着母亲坐了一会儿,就回了自己房间。

孟娇娘躺在床上,突然觉得压抑的喘不过气来,以后她成婚嫁人,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吧。这些问题不是任性就能放手,而是要她一步一步淌过去,或手段卓绝、或见血封喉。

也曾经有过一次只要她抓住就能平静的生活走到她面前,可惜错过了吧,已经不可能了。

郡主的话还在耳边,震耳欲聋又必须面对。

……

栢家的事就像它摊开的一样好解决,栢公子的后院有的是女子关于情爱、关于一等丫头二等丫头地位的倾轧。

江夫人为了女儿,更不会后退一步,这件事甚至不用说的多明白,只需要有个婆子在栢公子的后院提那么几句,这件事就算成了,脏不到江家人的手。

果然,不到半月,就传出栢公子身旁第一大丫鬟卧床养病的消息。

这件事就是大丫鬟染了风寒,就连栢大公子也以为侍女染了风寒,侍女不会提,栢公子不会知道,否则等着她的就不是在房里养病,而是驱逐到庄子上。

江二小姐陪小姐妹去游湖遇到与同窗对饮的栢公子,还关心了两句,江家与栢家订婚多年,彼此丫鬟、小厮间多有走动,大丫鬟生病这样的事,多多少少有听说。

江二小姐叮嘱栢公子也要注意身体,深春转夏,切勿贪凉。

栢公子拱手道谢,正好新得了一副耳饰,虽然是想给她的,但既然遇到了二小姐,二小姐又是因为关心她身体停住,他没道理手里有东西却不表示,所以让小厮拿上来,直接送出去:“希望二小姐喜欢。”

江二小姐让侍女接过,低声道谢,两人站在湖边柳下,俨然一对璧人。

……

江大小姐的婚事隆重热闹,江家陪送的女私兵更是传的沸沸扬扬,那气势那场面那排场,比百亩田地都让人心驰神往。

江老爷一下坐实了宠爱女儿的标签,往后婚嫁礼单里,没给女儿一些私兵,都不好意思说是家中最得宠的女儿。

第183章 晚了,晚了

知道江家大小姐私兵出处的,也不好真的去向郡主伸手。

只有实在嫁女儿着急,又家世显赫嫁的近的,会豪资购入一些。

不着急的人家,都给女儿自己养起私兵,不拘多少,二三十、五六十的居多。

女儿嫁的远的,就在外郡提前购入庄子,在当地庄子上开始培养。

总之,谁家如果不给女儿养几个私兵,都彰显不出自家底蕴深厚,出去都不好说自己嫁的是爱女。

固守陈规的老学究们一边说世风日下,一边又阻止不了自己夫人们私下为女儿培养力量上得用的人,到底不能在气势上输人一头。

……

微明放下车帘,笑了,觉得现在上京城的新风潮,应该尤其如郡主的意,这也是郡主想通过这件事达到的结果。

何况,今天上京城有名望的几位贵女,已经能带着家里高价请的女武师出门了:“郡主您看,还没几天呢,您就不是上京城独一份儿了。”

宋初语半掀开窗帘向外看了一眼,又放下,不止是这些,她这次进宫,打算向姑母提,准许各大郡县,将一些繁杂、耗时多、需要耐心、且俸禄不高的职务,交由女子担任。

可即便这样,宋初语也不觉得乐观,看清远做的,永远从不争夺他人利益的点出发,施行自己的理念。

宋初语也不觉得这个提议能通过,所以,她打算先让姑母将允许女子从事的特有行业按品造册,定义女子在行医、教书、针织、舞艺行业的优劣等级,并且按品级享受待遇,待所从事的行业品级达到三等及其以上者,享国家俸禄。

这一点应该没有触动上位者利益,反而让他们在这些品级制定上捞足好处。

不管如何,先开个头吧。

……

半个时辰后。

宋初语被太后强硬要求着吃了两碗红枣奶皮,吃完后见侄女不死心的还要说话,又让她吃了一碗。

宋初语不吃了:“姑姑,什么好吃的东西也不能这么吃啊。”

“你怎么什么话都敢跟我说。”太后娘娘慢慢吃着手里的冰镇雪梨,不怒自威。

“我也没有说什么啊,不过是让女子的行业和男子的行业一样分个技术水平。”

“享国家俸禄怎么说?”

“您当政期间可以没有三等以上啊,但为女子谋福祉的事可是姑母提的,再说了,那才多点银子,姑姑是差那点银子的人吗,姑姑肯定是气我没有想好落实方法、具体品级划分、每个郡县给多少名额才生气的对吧。”

“不对!”

“姑姑,我都吃三碗红枣奶皮了,三碗啊,您外孙都撑了,都不能让您网开一面的。”

“是我让他吃的吗,不是你这个娘嘴馋。”

宋初语笑眯眯的:“姑姑说的有道理,我嘴馋,所以姑姑,考虑考虑嘛,有些事情谁做不是做,女子私产、女子立业、女子风行,哪一条对女子有利的政策,不是一代又一代千古名君为女子制定的,说到底,我们有今天都是上位者的怜悯,所以可见,女子体弱,到底需要您看见的,姑母舍得不怜惜天下女子吗,姑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