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郡主甩了权臣后,前夫全家火葬场(216)

作者: 兔紫月上 阅读记录

“裴五娘!”

“二公子太急了,我这里不过是小打小闹,看不见希望的人、住不进大宅的人,想看宅子塌了是人之常情。何况我递的又不是杀人刀,怎么狡辩还不是凭你们的三寸之舌,不会是,辩不过对家对我恼羞成怒吧?”

“你怎么就知道你嫁不进严家!”

裴五娘觉得可笑:“为别的女子翻墙的男子,你以为我还会嫁?我不过是做了一个退婚女子,见不得别人好时都会做的事,严二公子大可不必如此生气。”

“严家的门如果一定让你进呢!嫁不了我哥,我还不能拉着你嫁给我!”

“你是世子吗?严不渭我再说一遍,你的气不该撒在我身上,你更没资格娶我!气你母亲的是你哥,让你哥魂牵梦绕不惜翻墙的是裴六娘,你爹私自回京更是他自己的决定,我现在把消息放出去,端看你在太后面前怎么辩,辩的好绝对对你爹有利,加重你父亲回京的筹码!而我不过是想退婚!你少拿你无处安放的不安撒在我身上,细说起来!我对你们镇国公府仁至义尽,我没有出去哭,就是对你家最大的仁慈!滚出去!门,限两天内修好!出去!”

严不渭看着她落在自己身上嫌弃、不屑、嘲讽的目光,浑身刺痛!已经很久没有人这么看他!她更不该这么看他!

没有资格吗!好,没有资格!他就有资格给她看看!他让她哭着、跪着也要嫁进来!

……

镇国公对嫡长子寄予厚望,长子更是跟在他身边最久的孩子,倾注了他半生心血,孩子不单是家族的责任,还是他的儿子是他的骄傲!

严不予从小到大克己守礼,从未行差踏错!如今为了一个女子!竟然不顾一切的要娶,他怎么能不心焦,不回来看看!

镇国公从宫里请完罪出来,拖着被打了二十大板的身子,就去看了长子。

天已经漆黑,镇国公府灯火通明,卧病在床的镇国公夫人看到老爷身上的血,掩住嘴,大悲无声!“大夫!大夫——”却没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喊出声音。

严不渭慌忙赶来。

镇国公踉跄进屋,看着更狼狈的跪在地上的长子,也是满身的伤,一瞬间像老了十岁:“何必,何必呢……”

严不予看着外衣血淋淋的父亲,痛苦瞬间淹没了他:“孩儿不孝!孩儿不孝!孩儿对不起爹爹!”这是他从小敬重的爹爹啊,是他高山仰止的父亲,如今为了他……为了他……

第208章 落定

他混账,他都做了什么伤父亲的心,让父亲远在边疆还在为他担忧,甚至不惜:“爹!”

镇国公抱住儿子:“你呀——”

镇国公夫人靠在侍女身上,眼泪止不住往下落,她造了什么孽啊,造了什么孽!

严不渭看着他们,父亲身上的血顺着衣衫滴落下来,他刚才问了跟回来的人,太后只是象征性的打了二十大板,随后的事以后再议,父亲回京的事不会随着这二十大板消失。

但现在只是打了二十大板,并没有上升到一定层面,说明也不会有大问题,让林大人费心了。

严不渭看着沉痛的父亲,沉默的垂下头,爹回来了,大哥心里就是有再多的不甘、再多的爱,看到这样的父亲,也不会再闹了。

大哥说过的让他做世子的事,也不可能了,他也不能让裴五娘嫁给他,跪着伺候他洗漱更衣。

严不渭突然觉得可笑,父亲眼里从来只有大哥,以前是,现在是,大哥才是他精心养育的儿子,他再好,也不过是过年时别人提起,父亲才肯带出去的二儿子。不及小儿子淘气,没有大儿子争气。

严不渭深吸一口气,退出去,让人再去请大夫,他父亲身上的伤必须尽快处理。

“是,二公子。”

严不渭站在走廊外看着烛火明亮的庭院,突然想到了裴五娘站在床帐前看着他的样子,无惧无畏像看一个白痴。

他是不是真的挺白痴的,不如大哥、不是父亲心目中最值得骄傲的儿子,而裴五娘却当得起镇国公府主母的位置。

她会和大哥带着镇国公府走的更远吧……

有些事终究跟他无关。

……

裴六娘再也没有收到过严不予的消息,他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不再有只言片语传进来,这让裴六娘没来由的心慌。

现在她和世子的事传的人尽皆知,她已经不可能另嫁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严世子的宠爱上,最好的局面就是嫁给他做妾,除了做妾,她已经没了去处。

正妻绝对不可能,镇国公夫人就不会答应,可如果是妾,宠爱是她唯一能牢牢抓住的东西,她更不能失去严不予。

可严世子不知道为什么,好多天没有让人给她递消息了,连外面也静悄悄的没了她们的流言蜚语。

裴六娘脸色苍白,身体更加瘦弱,身上的伤还没有好全,心里还担忧不已。

事情刚爆出来的时候,她也害怕过,她瑟瑟发抖,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可真的无法挽回时,她反而能孤注一掷!就是当妾,她也要紧紧抓住他。

前不久严世子甚至不惜逃出来来看她!嫡姐和嫡母的脸都青了,但能怎么办,她如果是妾,就和姐姐天然相克,就是母亲和姐姐不高兴,她也不得不为自己那么做。

更令裴六娘惊喜的事,世子偷偷告诉她,有了娶她为妻的办法,什么办法?他还没说就被人带走了。

裴六娘怎么能不心焦,她最在乎的就是正妻的位置,她绝对不能让姐姐压在她头上!

可她真的能嫁给严世子为正妻吗?!是不是严世子说服了镇国公给裴府施压!到时候嫡母就是再不愿意,只要父亲一意孤行,未必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