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甩了权臣后,前夫全家火葬场(423)
宋初语就没有多话,后来关于林清远的事,只有很大的事她才会听说一点,多数时候她像所有妇人一样,也只是忙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谁能想到,林清远过世多年后,她们颠沛流离、仓皇逃亡时,是受他的庇护、靠他的积累才能得以归家,如果不是林清远多年在南地的积累,她们恐怕就不是狼狈的一时逃亡,而是一辈子活在凄苦的逃亡里。
这样的他,人生有机会再一次相遇时,有什么不值得拉一把的,最次能次到哪里去。
而且,她很庆幸自己当初不成熟又一意孤行的决定,就是很庆幸。
宋初语抱着他的胳膊,就想这样抱着他,心中异常安稳:“不能吧……如果咱们这一胎是女儿,你想想,她对街头巷尾拉大车的车夫一见钟情……”
林清远让宋初语别说,千万别说了,他没有看不起任何人的意思,但,是她哥哥不够优秀还是严治太懒,让她喜欢勤劳憨厚的车夫:“算了,我尽量不做狗眼看人低的岳父。”愿意喜欢谁喜欢谁。
宋初语笑了,乐不可支,恨不得把他揣在袖子里喜欢喜欢:“大度,清远你怎么这么可爱呢。”真的是什么人都不讨厌、宽和大度的人,上辈子遇到了什么,才给自己竖了那么多刺,还根根钉死,一根都不拔!
“男人怎么能被说可爱……”
“那你说我,我不嫌弃这个词。”
想得美:“不说。”
宋初语捏捏他胳膊,喜欢他喜欢的不得了:“你欣赏严不渭这种人吗?”上辈子你可把人家弄死了,死的可惨了。
林清远抱着儿子护着妻子,慢慢地走着:“挺好的。”但说他做什么,有什么可说的,刚才没见够?
“就是觉得你不太可能欣赏他这种人?”
“生活富足、位高权重、家人溺爱,多的是人欣赏他,轮得到我?不过……”
“不过什么?”
“真的不太适合放在地方任职,他余生就在上京城做他的世子,未来做他的国公就好。”到了地方,没人按得住他,倒霉的就是一城的百姓。在高位,他抓大放小、不作为,都没有什么。
可到了地方,就是民脂民膏、民不聊生,再说,让他顾民生,他也要知道民生是什么啊,他不知道。
“哦,这样啊,我现在也觉得他不合适,江汉也不合适,韩景善也不行,容易被下面的人骗,我哥好,我大哥做什么都合适。”以前……从来没想过,而且在认识的严不渭和不认识的林清远之间,两人如果发生矛盾,她肯定倾向严不渭,所以跟着所有人一起讨厌他,那时候真不怪自己目光短浅,好吧,就是目光短浅。
林清远:“你笑什么?”
宋初语将身体大部分的重量都靠在他身上:“笑我自己目光短浅啊。”
“你!短浅!太谦虚了……都琢磨水泽国和周国的事了,怎么个短浅法。”
宋初语想起来了,关于这一方面,她最近一直也在想:“你怎么看水泽和周?”
“他们啊,完整的主权家国……”林清远说完看着宋初语。
宋初语看着他,慢慢地点点头,试探性的开口:“不易……攻打?”至少北疆那一套不行:“水泽内河广袤,水产丰富……”
林清远肯定的看向前方:“所以先制定一项互通协议交流着,对主权、民意完整的国家,让他认同我们的家国强盛,比先占领它的国土更重要,否则后患无穷,何况我们也确实需要休养生息。”
“哦,这样吗,多谢相公大人赐教,其实你称帝我没有意见的,真的,就算别人说本郡主昏庸、忘本、不顾家族利益,本郡主也不介意,我心目中你或姑姑值得称帝。”
第400章 光宗耀祖
林清远笑了,掀开帘子:“皇上,请。”
宋初语不进去,她还没有抱够。
庄嬷嬷看自家郡主一眼,接过林大人手里的小太子,进去了。
林清远将脑袋抵住她的额头:“真不进去?”
“不想进去。”
“不冷?”
“不冷。”
“那好,我带你去个地方。”
“去哪里?”
“走了。”
……
大雪纷纷扬扬的落下,久不开门的皇宫在月色下打开,禁卫军早已分列两侧,宫里的太监、宫女,仿佛瞬间活了一样,各自忙碌起来。
一辆马车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畅通无阻的驶入,整座‘荒废’的皇宫,因此活了过来。
很快,马车在观月楼前停下。
宋初语搭上林清远的手臂,看着眼前这座宏伟的建筑,她对这里自然不陌生,只是没有在新年伊始的时候登上来过,在特殊的节气里,这里代表着特殊的意义。
林清远抱她下来,想一直将她抱到最高处,她值得。
“我想跟你一起走上去。”
“好。”
观月楼上红灯高挂,温暖的仙鹤火炉排成一排,雪花落下,立即融化。
宋初语站在栏杆处,整个上京城落在脚下,不同于平时的灯火暗淡,今夜的上京城灯火通明、火红一片,异常漂亮。
林清远站在她身后,圈住她:“好看吗?”
宋初语回头,揽住他的腰:“好看。”
两人静静的站着,俯瞰他们的家国,比任何时候靠的都要更近。
“我们换一个地方……”林清远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
“好。”
……
城外,巍峨的城门上。
万里河山、广阔坦途皆从这里出发,连接着茫茫道路。
最后才是灯火通明、风浪拍岸的安庆礁石之上,茫茫大海,怒浪滔天,将浮华统统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