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甩了权臣后,前夫全家火葬场(501)
宋初语咬咬牙忍了,等着宋嚣有一天求自己赐婚时,看她怎么嘲讽回去。
前行的号角吹响。
宋岐、宋嚣各自送父亲、母亲出行。
严不渭见林帝走过,赶紧背过身数自己马身上的毛发。
林清远嗤之以鼻,元夏朝多几个他这样的王爷,距离‘国富民强’就更近了:“镇国王?”
严不渭顿时生无可恋,完了,去不成了……他还没有背完那些书:“林帝……”垂头丧气。
“让你背的书背完了?”
“背……背……”放弃挣扎:“没……”
“背了就行,跟着吧。”
严不渭顿时——早知道不考一考,他就说他自己背完了。
严不渭顿时觉得自己又活了,赶紧追上主子:“林帝,臣最近这段时间研究书本发现,书,实在太有用了,林帝让微臣读书简直英……”
林清远顿时转头看向他:“你再多说一句话,就把所有让你背的书背一遍。”
严不渭立即闭嘴,他还有事,先过去数马毛了。
……
南下的队伍缓缓驶出城门,雄伟的城门厚重、威严,高大的城门上镶嵌的铜钉在日光下闪烁着金光。
远处的山峦与天边相接,道路缓缓向南铺去。
林老夫人的马车上。
林清远刚刚上来查看母亲的情况。
林老夫人摒退了所有的人,一个人坐在宽大的马车上,眼里有对故土的思念,也有几分茫然:“为什么想南下?”林老夫人声音很轻。
林清远将茶壶从中间燃着炭的炉子上取下来,给母亲倒一杯茶:“想去看看。”
林老夫人已经想不起自己家的样子了,她家住在哪来着,是村东头还是村西头?好像又都不是。
她有几个弟弟妹妹来着,有三个妹妹五个弟弟,还是四个妹妹五个弟弟?记不清了,非常模糊,她从来没有说过去看看她们,怕给儿子添麻烦。
大妹妹她还有印象,跟自己年龄相近,她去码头等货,大妹妹天不亮就去打柴,最大的弟弟也有印象,常跟在她们身后。
有的时候跟着她,有的时候跟着妹妹,他扛不动麻袋就将麻袋放在地上滚,非常聪明,要不然就跟着二妹去山上捡柴,只是有一次大弟弟不小心将脚踩到了尖锐的枯枝上。
回来后,草草包扎一下后人就发了烧,等人醒后就不会说话了,慢慢的就显得有些憨,只知道做活。
知道做活就行,会不会说话也不重要,做活才能活着,如果他们还在……不知道还在不在……
林老夫人神情恍惚,她知道自己有时候甚至都想不起他们,说出的话也颠三倒四:“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
林清远将茶推给母亲:“娘,有些人有些事,永远过不去……喝茶,别想不开心的,现在元夏所有人都有户籍,母亲不想知道我外祖家的情况?”天灾、动荡冲散了很多人,‘他’一直在找,也找到了,只是没有带他们认亲的打算,母亲的父母已经过世,剩下的弟弟妹妹都各自成家,平平常常过下去没有什么不好,‘他’治理下的国度,可以让他们生活的很好,但他们永远不会成为外戚。
‘他’赌不起母亲对她兄弟姐妹的怜悯,对小辈们的偏爱,但不会让母亲孤单。
或许‘他’也计划着带母亲南下,找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从那户人家经过,告诉母亲,里面住的是谁谁,母亲会进去喝口水。如果母亲愿意,还可以每年都过来喝喝水,应该也只是喝口水的关系。
第27章 林清远(浮萍)
林老夫人瞬间看向儿子,激动的抓住儿子的胳膊,眼泪瞬间盈满苍老的眼眶,埋藏的浑浊一点点的晕开,不知道该悲痛还是伤怀。
她这一辈子,犹如浮萍,带着孩子,也终究没有在夫家落根:“何必呢?何必呢?”牵一发动全身,她懂:“你好,娘就好,再说,很多事,娘都不记得了……”清远也忘了吧。
林清远看着娘,认真虔诚、掷地有声:“我替娘记得。”
林老夫人抓着他:“孩子都这么大了,怎么越来越……”
“郡主说她怀孕影响了孩儿的情绪,所以就有些小肚鸡肠,斤斤计较……”
“他们……还好吗?”
“好。”
林老夫人笑了,抓着儿子的手慢慢的不抖了,突然整理整理花白的头发:“娘是不是老了?”
林清远摇头:“不老。”
……
广袤的平原上,一望无际的麦田随风摇曳,金色的波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勤劳的农夫在田间劳作,城镇的大门日夜敞开,为忙碌的秋收打开通道。
官道上偶尔有几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穿过来,留下一串串小小的足迹,风吹过甬道,带着一种淡淡的青草香,让人心旷神怡。
……
森林的绿色变得越来越深,树木也变得更加密集,小溪开始变得湍急起来,水流撞击着石头,呢喃的小调在山峦中回荡。
队伍从群山而出,碧波荡漾,青砖小瓦,碧绿的采荷船穿梭而过。
好奇的水中小童新奇的看着官道上行进的队伍。水面上的青蛙跳到了船头,又跳到小童的头上,引的水中小童一阵追逐。
……
一个月后。
南化郡皇家别苑的栏杆旁,宋初语轻纱薄衫,伸手将窗下吊着的小花苞揪下来,扔在从楼上走来的林清远头上,阁楼下水绕走廊,走廊上男子如画。
林清远抬头,看着他的小郡主站在了他的地方,笑盈盈的对他招手,将花苞从头上取下来,放在手上对她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