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甩了权臣后,前夫全家火葬场(545)
“你觉得呢?”严不予神色放松。
严不予第一次觉得自己的见识广,因为这在元夏朝司空见惯:“你没发现这里的荒地随便人耕种吗?耕种所得与当地官员五五分账,官员就当看不见百姓家里多增加了土地,如果开垦不出来的,还会让人帮着对方开垦,如果山林里猛兽太多,阻挡了民众开荒,都是官员跟自己的钱袋子过不去。”
“可……可……这……”
“而且,南地没有水灾。”可也没有那一座座蔚为壮观、香火鼎盛的神仙庙:“沃土千里,所以你想办成一件事,就要反哺于民,让民为自己所用,与民同生。你学这些没用,不是说你是女孩子,因为爹知道这些其实也没用,因为爹也用不到这些,但爹知道是这么一个道理,何况一路走来,你觉得南地如何?”
“富庶、生机盎然、朝气蓬勃,父亲,谁制定了这一政策?”
“你听过一个人吗?林清远?”严不予眼里有怀念有敬重。
严意点头。
“他是一个让人无法企及的人……”严不予给他讲了林清远的一生,给他讲了那个走投无路的大人如何登顶,又讲他如何拖着行将就木的身子挽大厦将倾。
“可他是一个暴主……”
“你看这里,他是一个暴主吗?”就算是个暴主又如何,严不渭就当献祭了,不信问问严不渭他肯定愿意。严不予想到弟弟,突然有点想家,他还能再回去吗?如果回去,他一定告诉严不渭那混蛋,他被林帝宰了,自作自受。
严意慢慢的跟着父亲走着:“父亲见过他……”
严不予点点头又摇头:“见过他治理下的万里江山。”
“那皇上为什么没有将他招安?”
严不予冷哼一声:“齐王算个什么东西。”
严意震惊的一声未吭,他们家扶持了齐王为皇,现在父亲却轻描淡写的说‘皇上是个什么东西’?
严意赶紧四下看看,发现周围已经少有人烟,自然也没人听到他大逆不道的话:“父亲,我们去哪里?”
“祭拜他。”
……
林清远的墓地旁荒凉又整齐,荒凉是为了应付朝廷,整齐恐怕才是当地人祭奠他的一种方式。
严不予站在墓地前,说是墓,不如说这是一个不注意看都看不见的小土包,这里面没有他的尸体,只是百姓为他立的衣冠冢。
这里的书中记载,他死的很惨,身中剧毒了无生机,就是这样,皇帝依然将他挖出来暴尸。
严不予跪下来,也拉着女儿跪下来:“微臣斗胆,带臣女给您见礼……”
严不予郑重的点了三支香,叩拜……
严意跟着父亲从南帝的衣冠冢离开,见他神色凝重,便没有说话,跟在他身后。
幼童的歌声从小巷子里传来——
小小鱼游大海。
断尾巴、丑八怪。
三更天五更里。
小小鱼跳出来。
过大海。
严意试着打破父亲的情绪:“当地的歌谣真好听。”朗朗上口,一路她听到了很多个版本。
严不予嗯了一声,继续往前走。
严意跟上。
夜里,严不予向客栈要了一壶酒,坐在院子里小酌,就听到店主的一双儿女在院子里念童谣。
小小鱼切泥鳅。
看尾巴、装个头。
我是一条大泥鳅。
哇呜——
严不予看着他们笑了。
店主亲自端了一盘烧鸡过来:“大人,慢用。”
严不予没有不受:“多谢,当地的歌谣真丰富。”
“嗨,大人谬赞,因为临水,不是泥鳅就是大鱼,单调的很。”
——小小船安两头。
初春小羊扎满柳。
你有风,我有雨。
元宵节里做里头。
店主哄着两个孩子离开,不要吵了贵客。
“等等,刚才那首童谣,再念一遍。”
店主一脸不解。
严不予立即掏出一锭银子,刚才的烧鸡他都没给钱。
掌柜的见状,立即将两个孩子叫到大人面前:“再给大人念几遍,多念几首。”
第17章 严不予(他)
严不予第一次认真的听这些歌谣,不知道是不是他多心,这首诗里包含了很多他认识的‘字’,安、初、元,放在歌谣里没什么,可是,他就是觉得奇怪,安,安国,初,初语,元,元夏?
应该不可能,可是,这几个字偏偏出现在同一首童谣里,而且这么一想后,还有从林帝的衣冠冢出来后听到的那首也有问题,‘断尾巴、丑八怪’段河?‘看尾巴、装个头’庄一潜?而且他们都在海里?
严不予不想则以,一想都有问题,这些根本不是歌谣,或者说它们不止是歌谣!?
两个小朋友开开心心的将歌谣又念了一遍,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大人,大人,您还要听吗?我们还会好多呢?”
严不予毫不犹豫:“听。”
没有鱼、没有海。
有王八,冒个头。
能游水,能上岸,
蹲着吃,吃得饱。
饱了睡,睡得着,懒汉家里娶新娘。
严不予这首就听不懂了,印象里没有人能对得上:“唱的好,唱的好……叔叔奖励你们一个大鸡腿。”
两个孩子拿着鸡腿开心的跑了。
掌柜的想追都没追上:“这事……”
“没关系,孩子们唱的很好,难为他们陪我解闷了,掌柜的也去忙吧。”
“那草民先去了,大人有什么事叫草民就是。”
严不予待掌柜的走后,立即起身,让人去收集进入南地以来,所有的歌谣,什么样的都要,务必要够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