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郡主甩了权臣后,前夫全家火葬场(58)

作者: 兔紫月上 阅读记录

林清远心中动容:“我跟娘说说,过一段时间娘就愿意回来住了。”

宋初语并不介意,她成婚的时候就有人说,如今婆婆来了不住在府里一样有人捉着这点说她闲话。

说就说吧,也不差这一两句,娘住的舒不舒心最重要:“伺候的人还尽心吗?”

林清远看着宋初语,心中满是感激,婆子和丫鬟都很尽心,豪门世家养出来的忠仆,超过了他以往狭隘的认识。

林清远点点头,"你费心了,我会跟娘好好说的,让她回来住。”

“不急,娘的情况我理解,只是我想着庄子上条件差,娘住在家里会好些,我现在去看娘,会不会打扰她老人家?"

林清远忍不住想捏捏她一本正经的脸,又觉得不够庄重:“我出来的时候,娘还没睡。”

马车在月光下缓缓行驶。

宋初语和林清远不时在车厢里低声交谈。

林清远向宋初语讲述着这两天他在庄子上的所见所闻,说起最近的流民去向,和普罗大众对荒地均田的看法。

他们的话题从庄子上的景色,到繁琐的农耕日常。

第062章 你我

宋初语也讲起太后最近的情况,可能要在某些男子官员不方便的职位上,设置女性官员,或者是将一些藏在暗处的女性职位规整化,比如女医,比如最底层的女牢看管人员。

林清远说起自己的意见。

宋初语笑了,他果然从年轻时候就想启用女官,算不算提前帮他实现了愿望。

马车里,充满轻松愉快的氛围。宋初语听着,不时插上几句话。

林清远在实施上给她提了几点意见,不要提女性为官的大义,你们就说分担正统官员的不便,这件事上更不要有大的延伸,只是单纯的合理管制,这样可以让政策更好进行。

宋初语点点头,告诉林清远她今天在慈安殿时画了一幅画。

“什么?”

“唠叨的他。”

林清远笑了:“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你不会有机会的。”

郊外越来越安静。

当马车渐渐接近庄子时,宋初语和林清远的声音也低了下去,月光透过车窗,照亮了他们的脸庞,都不想打扰了这一刻的宁静。

当马车停在庄子的大门口,宋初语伸出手搭上林清远的手臂:“都在外面等着吧。”

“是。”

两个人静静的往前走:"从来没觉得庄子上这么美。"

林清远看着她,眼中满是温暖,那一刻,他们仿佛是这宁静的庄子上普通的一对夫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张姑姑远远见郡主过来,急忙对郡主行礼。

郡主示意她不用,轻声问:“老夫人睡了吗?”

张姑姑面容慈和:“没,老夫人在听梅姑姑唱戏。”

郡主笑了,看眼林清远。

林清远无奈,年纪大了,觉少。

郡主示意张姑姑领路。

穿过幽静的长廊,月光被层层叠叠的树木滤得有些模糊,使得夜晚的庄子显得更加幽静。寒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宁静的夜晚融化。

大厅里灯光璀璨,穿过中厅,映出内室的屏风后,梅姑姑正坐在椅子上,闭眼哼唱着悠扬的家乡小曲。

她的声音在幽静的内室里回荡,悠扬悦耳。

一位年迈的老妇人坐在一旁的摇椅上,眼睛眯成一条缝,听得入了神。

林清远、郡主放轻脚步。见到郡主等人进来,梅姑姑停下唱曲。

宋初语示意不用。

可老夫人已抬起头,清澈的目光在宋初语和林清远的脸上扫过,露出一丝疑惑。

宋初语不知为何,突然有些拘谨。

林清远带着她向前,自己半蹲在母亲面前:“这是我的娘子,安国郡主。”

老夫人似乎听懂了,也似乎没有,清亮的眼睛又看向梅姑姑。

宋初语立即让梅姑姑继续唱。

梅姑姑的声音再次响起。

老夫人的目光在郡主脸上审视了一会儿,又悄悄离开。

宋初语依旧恭敬的向老人家见了礼。

梅姑姑用心的唱着,她的声音虽然有些苍老,但音调婉转悠扬,别有一番风味。

林清远看眼郡主。

郡主顺着老夫人的目光看着梅姑姑。

林清远也跟着看过去,心中有些感动。在这个宁静的晚上,香薰袅袅、温暖如春的房间里,他似乎都能感受到那份深深的亲情和温暖。

林清远牵着郡主坐下,几人静静的听梅姑姑唱着婉转动人的戏曲。在这悠扬的旋律中,庄子的夜晚显得更加宁静、美丽。

宋初语和林清远相视一笑。

老夫人心情愉悦的眯着眼睛。

梅姑姑唱的投入。

火烛爆了一声,又恢复平静。

宋初语觉得一天的疲惫在这样的宁静里都得到了安抚。

仿佛这一夜,庄子上的月亮格外明亮,梅姑姑的歌声在空气中飘散,一切纷扰都被这庄子上的月色所洗涤。

夜色渐渐深沉,老夫人闭上了眼睛。

梅姑姑为老夫人盖上被子,林清远久久凝视着母亲安详的侧脸。

宋初语没有催促,安静的等着。

马车在月光下驶向内城,留下庄子里的灯光和悠扬的唱腔。

……

“娘,怎么在窗前坐着。”

姜姑姑去取银针。

老夫人突然道:“我跟你回去。”

林清远瞬间看向自己的母亲。

林老夫人又恢复了一贯呆滞木然的脸。

林清远却笑了,陪在母亲身边:“她很好相处。成婚的时候没有请您是因为时间仓促。”也不能这么说:“是孩儿不好,孩儿没有坚持让您到场,主要孩儿也怕再等下去她就反悔了,娘,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