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我家柴房有个时空门(162)
“我爹妈不肯让我找乡下的,我也不想耽误你,你人很好,只能说咱俩有缘无份了。”
虎妮一听这哭唧唧的声音就知道是吴知青,想也不想的就扒开堆满雪的草垛子去看,方向偏了一点没看到男人是哪个。
那男人也没说话,隔了一会就听到啪嗒啪嗒走过草垛的声音。
虎妮吓得赶紧一动不动,看个热闹要是被捉到那可太尴尬了。
这时外面的吴丽芳跺了一下脚,嘴里念叨:“真是块木头,不会哄哄人嘛,免费的劳动力没了也可惜啊。啧……”
虎妮听着不同往常扭捏哀泣的声音,整个人都不好了,这吴知青还是个双面人。
等了好一会,外面已经安静的只听到风声,虎妮小心翼翼的爬出草垛子,四处看着静悄悄的,她挺起小胸膛,背着手光明正大的走回村子。
偷听也不能畏畏缩缩的。
她转头一想,这男的也不知道是哪位,停下脚步回头看着那人走过的路。
转身就跟着那人留下痕迹慢慢的踱过去。
找了半天痕迹都模糊不清了也看不到人影。
她暗叹一句:“我这该死的好奇心……”
说完从另外一边的路口跑回家去。
“哎,小虎妮,你跑啥呢?”
虎妮身后突然传出一个比较沉闷的女声,她停下脚步回头就看见头上包裹着头巾的王婆子从山脚下走过来。
“王大娘,去哪耍啦。”
虎妮眼里只差写着八卦两个大字问。
“我哪跟你个小丫头一样天天能去耍,上山去拉柴啦。”
王婆子阴阳怪气的说道。
虎妮也不见怪,这王大娘一向这样说话,人说坏也不坏,但也不善良,刀子嘴石头心。
惹急了她还会动手打人。
虎妮笑着等人走到跟前问:“家里大小爷们没让出来干活呀,你自己能拉多少。”
王婆子撇嘴骂:“你可真没礼貌,你大爷跟叔不叫,说啥爷们,毛都还没长齐的小丫头。”
虎妮只能笑着开口认错:“我嘴欠,真对不住啦,过年我再家去磕头拜年给我大爷认个错。”
“你可别,上门我还得分个红封给你。”
王婆子赶忙摆手摇头,这村里的习俗就是,初一小孩上门不管平常有多关系不和,这一天都得笑脸迎人,红封里面最少都得放上两分钱。
去年初一她就紧锁门户,这村里小孩那么多,这多少身家都不够分呀。
谁叫儿子都已经长大了,还没个孙辈,这亏本买卖她可不做。
“这后山有没有见到其他人上去呀。”
虎妮还是很好奇,那人脚步确实往山脚去的,说不定王婆子就有见到。
“除了我们一家子,也就光棍猎户刚才上去了。咋滴,你蹲他墙角吗?”
她平常虽然不着调,这点眼力劲还是有的。
“哪里有。我就远远看着不认识,问一下而已。”
虎妮连忙否认,这要是让王婆子知道事情,肯定不出一会儿传的哪哪都是。
她娘说,听墙角不传八卦,不然传来传去就变了味道,到时候牛头不对马嘴出了事情,被人按着一顿好打可咋整?
她赶紧逃离王婆子,扭头跑的比兔子还快。
徒留王婆子站在原地百思不得其解。
第145章 打扫屋子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当村里小孩在传唱歌谣的时候就代表新年快到了。
兄妹俩跟着其他哥哥姐姐忙活了好几天,把自家打扫好,再去二伯家打扫。
洗洗涮涮好不热闹。
“红英姐,明天二伯伯娘回村是不是得住一晚才回去。”
虎妮朝着旁边洗锅碗瓢盆的大姐问道,去年因为有事,晚饭吃完连夜就回了镇上。
今天打扫自家屋子那就不要留夜下来了。
徐红英点头,笑嘻嘻的说:“到时候你让我爹多给你一个红包,他今年私房钱老多了。”
虎妮惊讶的问:“光明正大的藏私房钱吗?没上交?我二伯娘没叫他给。”
“我娘说给我爹留点在身上,不然遇到什么好东西,身上一分钱都拿不出来也不好,这不他今年赚了好几次钱呢。”
每次一赚到钱,她爹就会偷摸给她零花钱,弟弟就少她八成。
她都存了十几块钱了,听同学说她家亲戚是南方的,买了一个两层的铅笔盒送给她,粉粉的还有图案特别的好看。
跟她妈妈已经说过了,要是有想买一个。
她来了兴趣,低声跟虎妮形容那个笔盒是多么的好看。
“那么好看吗?我到时候读书也想买,等我哥能弄到文具我给你留个最好看的。”
虎妮眨巴双眼不紧不慢道,等她读书的时候,去那边文具店找,她要找个最高的,跟房子一样,越多层放的东西才多。
他哥有个熊猫图案的铁笔盒,单层的好像用了挺多久的,也该换了。
姐妹有说有笑的忙活手里的活。
男娃那边也把屋里的蜘蛛网都扫了下来,找出老鼠洞用东西堵好。
也从柚子家里搬了几捆柴过来,反正也只用一个晚上够够的了。
“呼……好累,好累。”
徐红兵瘫在一边,整个人看起来就像霜打了的茄子一样蔫。
这村里的屋子可比镇上的大多了,打扫起来也是费事的很,不过这大院子玩起来也是很得劲的。
不像镇上屋里有点什么动静,左邻右舍的一下子就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