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我家柴房有个时空门(394)
她看到不远处一个拐角雾气腾腾的样子应该是在煮东西。
“这里头还有吃的呢,回去吃点得了。”
苏烈有点不太想去花费太多。
“叔,我二伯专门给了我50块钱,说路上吃好喝好,大伯,哥哥,姐姐,包括我自己赚的钱……”
虎妮没有说的太明白,而是眉毛挑了挑示意别担心。
苏烈这个30来岁的青壮年,羡慕的差点流下泪水。
他除了自家媳妇给的四十块钱跟老爹给的五十块钱,大闺女给了两块钱,小闺女给了一块,还说得给她带点好看的头花,这一块钱就是血亏的了。
其他的就是他们苏姓房亲各家添的路费四十块钱,村长堂叔拿了大头二十块钱。
一路上看着每个巷口,进去就是一间一间的房子,早晨起来的妇女,小孩就会蹲在门口的清澈的小沟旁刷牙,洗东西。
虎妮觉得这就很方便,就跟南方的建筑一样,一进去中间有个大天井,家家户户围着这块空地洗衣做饭。
而且前后开了两个门,一边是道路这个,旁门是通往其他巷子的,就很方便,串门都不用绕一大圈过来。
“叔,将来咱们村重新建造房子就按照这个地方弄呗。”
虎妮还挺喜欢这个风格的,闲暇无事的时候就放张凳子往院子一坐,大天井透下来的阳光温度正合适晒太阳。
“这不行,要是关系不好,吵起架来都没处跑的,这三天两头就得干架。”
苏烈看着邻里之间相隔的太近了,就算他媳妇脾气那么好的人,跟邻居之间偶尔口头上也会起点矛盾。
大院子隔着最多就骂两次架,这小门小户的一吵架那不得全部人家都不得安宁啊。
“好像也是。”
虎妮听完也觉得确实是,这一家人关系再好,时间长了也会因为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别扭。
等以后在村里或者在山寨上面弄一个这样的民宿,改革开放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山寨给买下来。
两人走到拐角,就看到一家老字号的包子铺,木匾上写着招牌小笼包。
“猪肉鲜笋,虾仁鱼肉的,再加上蟹粉小笼包各要两笼。”
虎妮上前咔咔一顿点,喝早茶的时候经常会点小笼包,所以知道大小。
可苏烈不知道,还以为一笼很多刚想阻止,就看到旁边白帽子的厨师把大蒸笼一掀开,里面小小个的包子就出现眼前。
“在这里吃吗?三块钱加一两粮票。”
虎妮回答在这里吃,男人把六个笼子放到木盘子上面,喊了一句就有人带着他们去里面的小桌子就餐。
虎妮坐下刚吃就觉得这玩意特别的鲜美,恨不能带点给她哥尝一下,这味道酒楼就没法比了。
“叔,等会去百货大楼逛逛,先买点东西给我二伯寄回去,再写封信给我哥报个平安。”
虎妮吃下最后一个满足的说道,镇江离宁省不远了,土特产什么的应该都是比较全的。
“是得写封信寄回去,我也得寄一封回去。”
苏烈要是没有虎妮提醒,其实他是记不起来要写信回去的。
反正都得寄,顺道再买点家乡没有的东西寄回去。
两人顺着本地人指的方向左拐右拐,跑上跑下差点都迷失在这迷宫一样的地方。
“哎呦喂,不行了,妮儿,我这头都快晕了,怎么感觉每个地方都一样啊?咱不会原地不动了吧?”
苏烈看着一模一样的街道都快吐了,一个巷子出来,另外一个巷子又得重新走一遍,走过之后又感觉已经走过了一样。
这会儿背着布包蹲在地上唉声叹气。
虎妮有种错觉就是迷路了,这要是有个手机导航就好了。
“斯,小孩,会说普通话不?”
虎妮对着一个门楼里头探头探脑,偷看他们的小孩子点头示意。
小孩子开始很害羞得躲进去,后来又看了一眼,小声说:“会啊。”
虎妮忙问:“百货大楼怎么走过去。”
小男孩眼睛转来转去的,想了一下说:“外地人来这边买东西,都喜欢找我哥哥带路,要钱的。”
虎妮一想,这不就是导游吗?
点头答应:“行。”
小男孩转头用了他们家乡话大喊了几句,没一会就带个八九岁的男娃出现,男娃身上一个布包,背心长裤,嘴里还吃着东西。
笑着问:“两位是要游玩,还是买东西啊。”
“去百货大楼买特产,要是哪个地方有物美价廉的东西,也可以带我们去。好的话有赏,但是要是当我们是水鱼宰一笔的话,那你就小心点咯。”
虎妮简单明了的说了一通,说完又觉得他们这个淳朴的年代,应该还没有利用小孩子骗财的吧。
第350章 五匹布料
果然有本地人的带领他们就少走了很多弯路,他们刚才果然是在原地转圈圈。
虎妮在百货大楼门口看着这个宏伟的建筑,这就有未来商场的雏形了。
边上的小导游笑着说:“一楼是日用百货区,二楼是布料跟成品,最近还多了个皮鞋专柜,跟新出的美肤霜。对面那个广告牌就是。”他指了道路的尽头。
虎妮一看,那广告画报都快有三人高了,上头一个大大的人手里拿着一个面霜瓶。
“先带我们上楼去看看。”虎妮示意小导游带路,因为现在门口看着人挺多。
小导游带着他们从旁边的车门进入到一楼大厅,刚好在楼梯口后面出来。
上了楼,眼前视线就被花花绿绿的布匹给吸引住了。
“这些布料都是最全的,我们这里可是原厂家,再也没有比我们这里还全的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