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爷今天也在装病撩我(穿越)(52)

作者: 清香木 阅读记录

“也可以,那二哥,我们现在就去画吧。你帮我准备纸张。”姜吟吟思量过后,拉了拉二哥的衣袖,随即起身。

两人一起来到了房间,二哥从桌上抽出了长条的宣纸,问道:“不知道妹妹的摊位车是多大的?还得丈量一番。”

姜吟吟望着二哥想要向外走的身子,连忙开口道:“二哥,不用丈量了,我知道尺寸,我们直接剪裁吧。”

她走过去,拿起旁边的量尺,比划一番后,动手裁剪了下来,一张与摊位车一般大小的纸张就出来了。

姜文赋走到旁边的油灯旁,抚去灯上久积的灰尘,打开火折子点上油灯,房间里瞬间被照亮。

他拿过桌上的黑乎乎的墨条在方形砚台上磨墨,一股浓郁的墨香在空中散开。橙黄的灯光,照得他越发的温文儒雅、温润如水。

姜吟吟把纸张铺在毛毡上,接过二哥递过来的毛笔。

“二哥,我打算把图画在中下方,摊名就写在上面,两边写其他的字,你觉得如何?”姜吟吟在脑海中构思一番后,问道。

二哥点点头,眸光柔和,“可以,妹妹随便画。”

姜吟吟开始动手了,毛笔在她的手里如同有了灵魂一般,像是纸上跳动的精灵,在它的世界里旋转飞舞,舞出它自由潇洒、遒劲有力的笔锋。

一盏茶时间,她快速抬笔,利落收笔。望着纸上的画,露出一抹笑容,看来自己的画工没有退步。

姜文赋看着桌上的成品画,小女孩儿的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那机灵贪吃的小表情,更是可可爱爱,看得让人想上去抱上一抱。

还有那些美食,让人胃口大开,给人一种想与小女孩儿抢食的冲动,比在地上看到的更加直观,让人震撼。

“妹妹画得太好,二哥一时竟不知道用什么形容词来描绘,一个字,妙!”二哥眼底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赏。

“我也这么觉得。二哥,这么久没看你的字了,快让我瞧瞧你有没有偷懒。”姜吟吟小自豪,笑嘻嘻地说道。

--------------------

第30章 他强撑着

=========================

姜文赋失笑,拾起毛笔,“妹妹,确定取名姜记小吃了,是吗?”

姜吟吟颔首,“对,姜记小吃。”

姜文赋望了一眼纸张的布局,提笔落在图画的上方,神情胸有成竹,笔尖行云流水,笔走龙蛇,姜记小吃四个大字落在纸张上。

字如他人一般,看上去清隽而又暗藏锋芒。

“字,清新飘逸,遒劲有力,如二哥人一般俊俏,字如其人,说得就是二哥,真好看。”姜吟吟望着二哥,笑眯眯地夸赞道。

姜文赋失笑,点点她的脑袋:“就你会说。”

他望向妹妹,说道:“妹妹,你的吆喝词是什么?你来念,我来写。”

姜吟吟应声,“好。”

两人配合默契,一会儿功夫,所有的字都写好了,字配上图,美得不像样。

“哇,好看,二哥真棒。”姜吟吟继续夸赞二哥。

“妹妹也不赖。”二哥回道。

画完之后,天已经黑沉沉了,这时候,院子里传来了爹与大哥如重视负的嚎叫声。

“闺女闺女,爹记住了,记住了。”

“啊,妹妹妹妹,我记住了,我记住了。”

姜吟吟与二哥一起走出房门,看见抱成一团的爹和二哥失笑。她检查完功课后,几人散去。

姜吟吟回到房间,累了一整天,倒头就睡,连捉弄‘秦钰’的精力都没有了,睡得香甜。

一连四天过去,生意卖得越来越好,吆喝声传遍了镇上的大街小巷。

尤其是小孩儿,最是喜欢,嘴里时不时嚷嚷几句。

‘哟哟,切克闹,煎饼果子来一套。’

‘我说煎饼你说要,煎饼,要,煎饼,要。’

他们的小摊,短短四天,净赚了二两银子,要是换做以前,四天赚二两银子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除了姜吟吟未亲身体验过,其他人深有体会。

吴氏卖鸡蛋补贴家用,半个月也就几十文钱。

姜文赋,他时常接帮人写书的活儿,补贴家用,一本十文到二十文钱,慢的时候要写三五天,快的时候也要写上一两天。

这几天,姜爹的头都扬得高高的,有底气,连识字都痛苦都被冲散了许多。

姜吟吟上午摆摊,下午就去田里忙活着,拦鱼栅、防鸟网通通招呼着爹、大哥以及村民们做起来,把准备工作做充足了,防止鱼种到了之后又手忙脚乱。

她来来回回奔波的身后,总是跟着一个人,没错,就是那个有病的狗男人。

转眼就到了买鱼种放鱼种的时间了,这一天,一家人兵分两路,吴氏与姜文赋去摆摊卖煎饼果子,姜爹、姜文德与姜吟吟则去买鱼种。

“妹妹,鱼种可以买哪些种类?”姜文德走在路上,突然想起鱼种的事情,开口问道。

姜吟吟清脆的声音回复道:“像鲫鱼、草鱼、泥鳅等鱼都是可以的。”

她继续开口道:“鱼种要求:大小均匀、体表光滑、身强体壮、活泼好动、鳞鳍完整,无伤、无病。”

姜文德点点头,“这鱼种可得好好选,不然,鱼没了,浪费银子不说,还要重新补鱼种。”

“是的,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要看好鱼种,那种病殃殃的不能要。”姜吟吟沉静。

姜爹听着,摸了摸胡须,难得递给傻大儿一个赞赏的目光,不错,总算用脑子想事儿了。

镇上,人来人往,姜吟吟几人来到卖鱼的地方,左右两边都是卖鱼或是虾蟹的商贩,来回倒鱼时,地面上流出了不少水,淌在路上,渗入泥土中,泥泞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