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军嫂种田忙(159)

作者: 一梦浮鱼 阅读记录

药品卖出不出,工人们的工资也发不起,眼看着就要宣布破产。

但是孔曼珠怎么会甘心,就算是付出再大的代价,她也要让林云溪乃至她的工厂付出惨重的代价。

这个执念就像是汹涌的洪水一般,一点点吞噬着她的心智。

对于工厂资金的问题,孔曼珠只能回家一哭二闹三上吊,求助于父亲和哥哥。

因为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儿,还有妻子和儿子在一旁劝着,孔父最后只妥协了。

至于孔父前妻生下的几个孩子,他早就不认了。

虽说他是有一点过错,但是当子女的怎么能不顾父母的脸面,把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让他当了好几年的笑柄。

除了拿出家里大半的积蓄,孔父又帮着亲自到银行帮着贷了一笔钱,抵押的是现在的工厂。

这才让本来就摇摇欲坠的工厂又站住了脚,靠着这些钱还可以撑上两三个月。

在林云溪来京市的第一天,孔曼珠通过自己留在Z省的眼线得知了这件事儿。

京市是她的大本营,自己的父亲、哥哥以及父亲以前的下属们基本上都在继京市。

孔曼珠原本想着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让林云溪母子俩有来无回。

但就在她要付诸于行动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个宋老将军,还对那个贱人十分关照。

孔曼珠根本找不到下手的机会,对此她真是恨得牙痒痒,但又无可奈何,只能开始下一步计划。

孔曼珠叫来秘书,直接问道:“事情办得怎么样了,她同意了吗?”

“同意了。”

第162章 再买房

孔曼珠这才露出满意的微笑:“好。不论有什么办法,一定要将她父亲给我看住了,这个筹码不能丢!”

“明白。”

这几天,林云溪几乎将整个招待所包下了,她打算已经买好了众人的火车票。

打算再休整最后一天,就回Z省去,毕竟多耽搁一天,厂里堆积的事情就越多。

就在要出发的前一天上午,房管所那边传来了好消息。

萧红以及她的同事们这几天忙得脚不沾地,甚至发动身边的亲戚朋友,终于凑齐了三十多套房。

当然这只是因为时间太紧了,不然她们还能找来更多。

收到消息后,林云溪立马来到了办事大厅,只见满屋子都是前来交易的人家。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的手续就办得异常快速。

这次一共有三十五套四合院,一进的有十八套,二进的十套,甚至还有七套三进的院子。

林云溪很是满意,就连从包里掏钱的手,都不自觉地开始抖动,当然这是激动的。

一开始,这些房主们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不敢相信会有人花钱买那么多套四合院。

萧红和一众工作人员解释,说是买主是厂长,来头很大,还和政府有关系,让他们放宽心。

所以这些人才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过来了,直到看见台子上面放着的十几沓大团结。

众人这才将心放进肚子了,开始有序地排好队,争先抢后地开始办过户手续。

这次林云溪没有一个一个去看院子,而是由每位房主都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自己屋子的情况。

这个年代的还是很真诚的,而且还有工作人员的证实。

林云溪直截了当地付了钱,还是按照上次交易的价格,一进三百,二进的五百,三进的价格最高,八百块一套。

很快的,桌子上的大团结在慢慢变少,而林云溪手里则是多了一沓厚厚的房产证。

最后 ,过户手续全部办完之后,她又给每位工作人员支付了介绍费。

现在,林云溪的名下一共有四十多套房子,这是她这次来京市之后最大的收获了。

接下来,林云溪打算先收手,沉寂一段时间,毕竟一下子买这么房子实在有些惹眼。

并且在外人看来,这些房子估计已经将她家的所有积蓄都掏空了。

林云溪有关于整个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走向,所以她将下次买房的时间定在改革开放以后。

那时候,会有很多人选择卖房去往国外,房价一不贵,也是一个抄底的好时机。

不仅是房子,还有地皮,并且进军房地产行业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拿到介绍费后,大家伙儿脸上都笑开了花,尤其是萧红,光是她一个人就找来了十四套房子,最终到手八十块钱。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里面只有萧红留了个心眼,她见这位林同志就这几天的功夫就买了四十多套房。

并且在与林同志的闲聊中得知,人家买这些房子是准备留着升值用。

萧红刚开始是不信的,毕竟现在房价越来越低,老房子还极易破损,每年都要付一笔不菲的修缮费。

这也是她们家这么多年选择在外租房的原因,真的比自己买房住来得划算。

但是后面被林云溪的大手笔惊到了,她半信半疑地拿出这两次得到的介绍费和前面十多年积攒的工资。

极力顶着家人不赞同的目光,也跟着买了两套一进的四合院,一个用来自己住,一个用来出租,稍稍收回一点成本。

毕竟两套房子是真真实实存在的,若是家里遇到什么用钱的大事,到时候完全可以再将房子卖掉。

而在多年以后,京市的四合院价值慢慢涨至一万、十万、一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后。

萧家的后人纷纷感叹他们奶奶和太奶奶的先见之明,也感谢奶奶口中的那位厂长同志。

来京市这些天,林云溪都在忙工作上的事情,没来得及好好逛一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