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军嫂种田忙(6)
顾嘉言坐在屋檐下的小凳子上,手里拿着一个红彤彤的大苹果,用小米牙一点一点地啃着。
见到林云溪看过来,顾嘉言小跑过去,贴心地将手中的苹果喂到妈妈嘴边。
林云溪顺势咬了一口,表情夸张道:“哎呀,我们宝宝喂的苹果最甜了。”
顾嘉言被逗得咯咯咯直笑,就这会儿功夫,他的小脸被晒得通红,头发汗津津的。
林云溪亲了亲他的小脸,心疼地说道:“快去屋檐下坐着,妈妈一会儿就好了。”
闻言,顾嘉言听话地哼哧哼哧爬上凳子坐下来,小脚丫悬在空中快乐地晃悠着。
看着这么可爱的一幕,林云溪瞬间感觉不累了,腰也不酸了。
接下来,她从空间里取出一些经过优化的种子,均匀地洒在田里,最后浇上灵泉水。
整理好菜园子之后,林云溪来到井边冲洗干净双手,拿出一个西红柿吃了起来。
空间里的酸甜可口,汁水充盈,吃上一口让人口齿生津,现代那些人工催熟的西红柿简直跟这没法比。
下午四五点的太阳没有那么晒,微风袭来,丝丝凉爽沁人心脾。
林云溪心里有了主意,她站起身大手一挥:“宝宝,咱们去干一件大事。”
她转身避开顾嘉言的目光拿出两个地笼,接着两人来到山脚下一处长满水草的池塘边。
林云溪往地笼里面放了一块提前用灵泉水泡过的猪肝,将它们放进水里,并做好标记。
是的,她是来捉小龙虾的。
在原主的记忆里,小龙虾在乡下很常见,池塘、水田和小水沟里到处都是。
但这边的人从来都不会吃,一方面是这个时代乡下普遍吃不饱饭,人们想要的始终都是能够填饱肚子的粮食。
更何况,河里的小鱼小虾尝尝鲜可以,并不能当主食。
另一方面是没有现代多种多样的调料和烹饪方法,做出来的鱼虾味道并不鲜美,因此很少有人愿意浪费时间和调料去做。
所以小龙虾最多的用途就是捉回去剁碎喂给家里的鸡鸭,除了能少喂些粮食之外,还能增加鸡鸭下蛋的概率。
但这在林云溪看来绝对是暴殄天物,要知道在现代,小龙虾已经成了夜市烧烤摊上不可或缺的美食,没有小龙虾的宵夜是没有灵魂的。
半个小时后,林云溪把地笼捞出水面,紧接着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
只见地笼里面密密麻麻地挤满了小龙虾,笼子外还有几只挥舞着钳子拼命往里面挤。
不可否认,这都是灵泉水的功劳,里面的灵气对动物有着莫名的吸引力。
“妈妈,妈妈,看。”顾嘉言也看呆了,指着一旁的地笼惊喜地叫着。
“妈妈厉害吧。”林云溪一脸傲娇,静待儿子的夸奖。
就这半天的功夫,林云溪已经在顾嘉言心里占据了很大一片位置。
他毫不掩饰对妈妈的崇拜,眨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学着妈妈的语气。
小脸上写满了认真,用奶乎乎的小奶音夸奖道:“妈妈厉害,坠厉害了~。”
“谢谢宝宝。”
林云溪开心笑过后,开始将小龙虾往背篓里面装,除了小龙虾,地笼里还混进去七八条野生黄刺鱼。
这可是好东西,经常食用黄刺鱼可以促进智力发育,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贫血和调节血压。
另外黄刺鱼肉质鲜嫩,没有小刺,很适合小孩和老人吃。
第6章 红烧肉
“二婶,你们在干什么。”正当林云溪盘算着今晚这几条鱼该怎么吃时,远处山坡上传来小孩子的喊声。
不一会儿功夫,一群小孩小跑着冲下山坡,来到了池塘边,蹲在林云溪身边看着她忙活。
先前喊话的是她的侄子顾嘉豪,后面跟着顾大妮、顾二妮、顾三妮和顾嘉杰。
顾大妮、顾二妮和顾嘉豪是顾大哥顾峰家的,顾三妮和最小的顾嘉杰是顾三弟顾涛家的,几个小孩平时经常一起去山上打猪草。
顾家除了顾峰、顾峥和顾涛三兄弟外,还有一个远嫁的大姑姐顾婷。
因为是远嫁,只在结婚那天和过年的时候见过两面,所以两人不是很熟。
林云溪一边捡着小龙虾,一边回答着侄子的话:“在捉虾子。”
“看!我妈妈,坠厉害了。”顾嘉言自豪地挺着小胸膛,跟哥哥姐姐们炫耀着地龙里面的战果。
顾嘉豪满怀期待地伸头一看,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
在看到是一笼子活蹦乱跳的虾子后,顿时有些无语了。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打算说得委婉一点,尽量别打击到弟弟。
“言言,你们家又没养鸡,捉这么多虾子也没用啊,最后还不是要扔掉。”
显然,这般说辞并没有安慰到顾嘉言,他担忧地看向林云溪,害怕哥哥的话会打击到妈妈。
“我寄几吃,妈妈棒。”顾嘉言拍了拍自己的胸膛,一脸决绝。
小鸡都可以吃,那他也可以自己吃,这样妈妈就没有白费力气。
听着儿子的童言童语,林云溪十分受用。
谁说只有女儿才是小棉袄,她儿子简直比小棉袄还要暖。
想到这儿,她也不再卖关子,开口对几个小孩儿诱惑道。
“谁说只能喂鸡,这种虾子做得好比肉都好吃,保准你们香得能吞掉舌头。”
“另外还可以做成麻辣和蒜蓉口味的,麻辣口味的味辣过瘾,肉质紧实;蒜蓉口味的鲜香诱人,蒜香味十足。”
“只吃上一口,保准让你停不下来。”林云溪继续说着。
她说的没错,在现代,自从小龙虾爆火之后,一直在夜市里占有一席之地,可见其受欢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