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军嫂种田忙(67)

作者: 一梦浮鱼 阅读记录

“行。”他们来了这么久了,是时候去拜访一下这个把自家丈夫当小辈照顾着的长辈了。

听到这话,最失望的当属大壮和小壮,两个小吃货眼里瞬间没了光亮。

林云溪都看在眼里,摸了摸两小只的头顶,温柔道。

“大壮,你去家里拿个大海碗过来,姨给你们分出来一点。”

她用的是空间里面最大的陶锅做的,除了鸡肉、猪蹄、猪肚、海参和鲍鱼外。

桶里养着的那些新鲜的海鲜也都全放了进去,满满一大锅。

就算盛出去一些,也够吃着呢。

“我回去拿碗。”两人激动地跳了起来,大壮腿长跑得快,说话间已经冲到了门口。

张红梅正在家里照着云溪妹子给的食谱,按顺序一步一步做着清蒸黄花鱼和香辣蟹。

转眼就看到儿子像个小炮仗一样冲了进来,嘴里还念念有词:“大海碗,大海碗。”

她疑惑地问道:“大壮,怎么就你一个人,你弟弟呢。”

大壮脑海中全是那盆香迷糊人的佛跳墙,全然没听到他妈说的话。

拿到碗之后,又一溜烟地跑走了。

“嘿,这孩子。”

林云溪拿着勺子将每样食材都盛了些出来,装了满满一大海碗。

怕烫着两个孩子,林云溪嘱咐顾峥帮忙送过去,自己则进屋准备要带的礼物。

顾峥之前跟她说周师长家里的情况,除了婶子之外,一起生活的还有小女儿和小孙子。

林云溪将房门反锁,进入空间,开始在自己的“百宝箱”中挑选礼物。

周师长爱好美食和美酒,就拿上次在供销社带的茅台酒过去。

虽然她空间里面还有许多自己用灵泉水酿造的果酒和葡萄酒,但首次见面,礼物还是要选得郑重一些。

给周师长家婶子选的是水果花茶,用的自己亲手刻的雕花木盒子装着,显得很大气。

每一种口味都用小袋子分开装,一次泡一包就行,十分方便。

考虑到婶子年纪大了,她选了桂圆红枣枸杞茶和玫瑰桑葚菊花茶,不仅能好喝还能滋阴补血助睡眠。

另外她还拿了一条鹅黄色的带着刺绣的精致丝巾,和一套跟言言同款的木质积木。

顾峥回来,就看见他媳妇儿准备了大包小包的礼物,他说道。

“媳妇儿,都是一家人,不用带礼物,咱不是还拿了一锅佛跳墙吗,这就够了。”

这可给林云溪整无语了,她强调道。

“到底是第一次见面,咱得把礼数做全了,再说人周师长一家平时对你这么照顾。”

“于情于理,咱们都应该隆重一点。”

顾峥点点头:“说得也是,就听我媳妇儿的。”

一家三口带着美食和礼物,朝着周师长家里走去。

五分钟后,映入眼帘的是,和他们家是一样的二层楼房,但院子和房子更大一些,院子里也收拾地井井有条。

顾峥自来熟地推开院门,将手里的陶锅放下,朝着厨房喊道。

“婶子,我带着我媳妇儿、儿子过来尝尝您的拿手好菜。”

听见声响,一个四五十岁、一脸慈祥的老妇人拿着锅铲从厨房里面走出来。

笑着说道:“酱骨头已经锅里闷着了,保准让你吃个够。”

她下午接到自家老头子打回来的电话,就赶紧去买了大骨头回来煮上。

在看到一旁站着的林云溪和言言后,孙秀英惊讶道。

“小峥,这就是你媳妇儿和孩子吧。”

第61章 拜访周师长

顾峥笑着点点头,周师长听到院子里的声音,也从书房走了出来。

“臭小子,可算是来了。”

顾峥一脸自豪地朝几人介绍道:“师长,婶子,这是我媳妇儿林云溪和我儿子顾嘉言。”

“媳妇儿,这就是我经常跟你提起的周师长和师长夫人。”

林云溪笑容得体,礼貌地打招呼道:“周师长好,师长夫人好。”

周国安一脸和蔼,笑呵呵地说道:“这么叫就见外了,叫周叔周婶儿就行。”

二老见到林云溪和言言,就像是见到自家儿媳妇儿和孙子一样,十分亲切。

尤其是周婶子,最喜欢俊俏、说话软乎乎的小闺女,她上前一把拉住林云溪的手。

笑着道:“你周叔说得没错,在家里那些职位都是虚的,你拿我们当正常的长辈看待就行。”

林云溪能真真切切感受到他们话里的亲切感,所以没有推辞,张口喊道。

“周叔,周婶儿。”

“哎。”

林云溪拉过儿子,教他说道:“言言,叫爷爷奶奶。”

“爷爷奶奶好,我叫顾嘉言,今年两岁多了,是爸爸妈妈家的孩子。”言言一向最听妈妈的话,他乖巧地自我介绍道。

“哎,真是个乖孩子,跟你们俩夫妻俩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长得像福娃娃一样好看。”

孙秀英满脸欢喜,将言言抱了起来,搂在怀里亲香亲香。

言言知道这是大人喜欢人的方式,亲昵地搂上这个刚认识的奶奶的脖子,乖巧地依偎在她怀里。

这可给孙秀英稀罕坏了,抱着言言直喊乖孙孙。

她家里也有一个孙子,现在已经到了猫狗都嫌弃的年纪,整天调皮的不得了。

不气他们就算谢天谢地了,哪有言言这么乖巧,招人疼。

周国安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却争不过来,索性将提前准备好的见面礼——一个小巧精致的玉观音,戴到言言的脖子上。

俗话说男戴观音女戴佛,观音的谐音是官印,这也代表着老两口对言言的期许,希望他长大后可以有一番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