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军嫂种田忙(90)

作者: 一梦浮鱼 阅读记录

不出十分钟,乌泱泱的人群就将临时办公室围得水泄不通。

“惠丫头,这上面写的什么啊,你给我们念一念。”张红梅被挤在最后面,她有些着急地喊道。

这里面大多数人都不识字,只看得懂招工启事四个大字。

这段时间,周惠惠跟在林云溪身后,去跟市里的水泥厂、砖厂、机械厂等各种大厂进行谈判和采购。

她学到了不少,胆子也跟着练出来了,哪怕是在这么多人面前,周惠惠一点儿也不胆怯。

她耐心地回道:“没问题,婶子。这上面写的是制药厂暂时在家属院里招八名食堂工作人员。”

“五名厨师,三名洗菜工,后天下午一点半进行现场考核,考核结束后,会根据各位的表现现场打分,前八名当场录用。”

可是,很快就有人发现其中的不对劲儿。

“之前不是说招十个人吗,现在名额怎么只剩八个了。”

多一个名额就会多一个机会,说不准那个幸运儿就是她们其中的一个。

这件事情周惠惠也不是很清楚。

这时,林云溪走了出来,像众人解释道。

“刘家嫂子,咱们这次确实是要招十个人,但是经过部队和厂里的讨论。

“决定将另外的两个名额分配给院里生活比较困难的两户人家,赵晓娟和钱招娣。”

待林云溪名字念出来时,一个面容沧桑、微微驼背的妇女先是满脸惊喜,而后竟放声哭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围观的一众军嫂们也有些于心不忍,心肠软的也跟着抹起了眼泪。

赵晓娟捂着脸,泣不成声道:“谢谢各位领导,谢谢林厂长。”

她确实很需要这个工作机会。

对于赵晓娟家里的情况,林云溪在确定名单的时候也做过一些调查。

她家里有一对双胞胎,但孩子生下来便天生不足,进医院是家常便饭的事情。

几年前,婆婆又生了来一场大病,至今还卧病在床。

除了夫妻俩,一家子都是药罐子,日子过的非常拮据。

对于将其中一个名额分给赵晓娟,大家都没有意见,但是另一个给钱招娣。

有人愤愤不平道:“钱招娣家的穷纯粹是懒出来的,要是这样,我们大家都好吃懒做,是不是就能直接得一个名额。”

这个名额是部队分配的,林云溪确实不太了解,但她的厂子不养闲人。

“当然了,她们后天也要进行考核,符合标准厂里才会录用。”

听到解释,众人这才平复了心情,急急忙忙登记自己的名字。

赵晓娟步伐轻快地回到家里,直奔简陋寒酸的厨房,开始搜集食材,为后天的考核做准备。

晚上,等到周虎带着老母亲和两个孩子从医院回来。

一进门,便瞧见桌子上摆放着的“丰盛”晚饭。

赵晓娟陪着丈夫一起将婆婆扶了进去,这才高兴地宣布道。

“我有工作了,就在制药厂,还是林厂长特批的。”

“今晚我多做了两个菜,你们给指导指导,后天的考核不能让厂长失望。”

“没问题。”周虎和周婆子笑道,就连两个孩子脸上也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赵晓娟的厨艺还是挺不错的,虽然家里常年吃土豆白菜,但她总能边着花样地做。

对于后天的考核,一家人都很放心。

周婆子从内兜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块五,递给给媳妇儿。

“娟子,我这儿还有一块五,你拿去给林厂长买点东西送过去,谢谢她的帮忙。”

这钱是婆婆平日里一分两分好不容易攒起来的,赵晓娟说什么也不肯收下。

“娘,林厂长不会收的,往后我会努力干活,绝对不会辜负厂长的期许。”

“娟子说得没错,嫂子是最公私分明、深明大义的人,往后我在营长手下,娟子在嫂子手下,我们都好好干。”

周虎是顾峥的手下,对林云溪有一定的了解。

儿子儿媳都这么说了,周婆子这才重新将钱收好。

除了赵晓娟家里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喜悦的气氛也同样通过电话传到了那一百五十位退伍军人的村庄里。

大河村。

“柱子,今个儿怎么这么高兴?”坐在村口唠嗑的大娘们问道。

名叫柱子的男人咧着一口大白牙,边走边兴奋道。

“也没什么,俺部队那边给俺打电话说,让俺回去当工人。”

“嚯,真是件好事。”

待当事人走后,大娘们唰地一声讨论起来。

“柱子真是出息了,瞧着吧,刘慧茹铁定后悔的。”

“谁说不是呢。”

第82章 拯救命运

刘慧茹是柱子在入伍之前就定下的未过门媳妇儿,一年前柱子在部队因伤退伍。

康复之后,医生诊断说是伤及的部位可能会影响生育,只是可能,不是百分之百确定。

刘家人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立马前来退婚,还昧下了彩礼钱,没过几天就将女儿嫁给了同村的另一户人家。

现在柱子马上就要去当工人,吃商品粮,成为城里人了,也难怪那群大娘说刘慧茹会后悔的。

事实上,在原本的走向中,柱子的那点伤情并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却因为医生的诊断、退婚风波和村里人的指指点点。

一辈子未婚未育,贫穷且孤独终老。

林云溪不知道因为她的出现,又拯救了一个人的命运。

在登记完姓名之后,林云溪来到了广场上,在人群中找寻儿子的身影。

前段日子,大壮和周梓昂已经开学了,四人小组只剩下言言和小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