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退婚后开食馆逆袭了(13)

作者: 三夏长乐 阅读记录

梁皓宇不由得放下狼毫笔,喝了一口清茶,揉一揉眉心。

恰时,那京兆府司法参军杨理进了公屋禀告:“梁少尹,下官已经调查清楚,那将石磨坊徐三娘裴翠典当至利通铺的十几岁丫头,是平康坊极乐馆里的柴火婢女小月。这小月平日并不随着女妓抛头露面,所以所知人甚少。”

“平康坊的极乐馆?”梁皓宇迟疑道。这种烟花之地,若非差案所需,梁皓宇断是不会踏入一步。

“你们还调查出这柴火婢女是怎么拿到这翡翠的?”梁皓宇问。

“这婢女,多次从极乐馆的女妓翠红处拿着些财物,这鹣鲽翡翠别的婢女也曾见过。而这翠红,就是徐三娘的夫主徐大郎的相好......”

梁皓宇沉吟片刻:“继续调查这个极乐馆的翠红。还有那失踪三日的徐大郎可也是在极乐馆中?”

“回禀梁少尹,”杨理道,“这三日徐大郎就在翠红房里风流快活呢。石磨坊的婢女仆夫们都言这徐大郎常夜不归宿,平日行为也甚是可疑。但这徐三娘倒是忍气吞声的,盼着其回心转意......”

梁皓宇冷哼一声:“对常夜不归宿,在极乐馆流连忘返的风流之人,竟盼着其回心转意!给我好好彻查这个徐大郎!”

杨理道了句遵命,便赶忙退下了。

杨理心知这位被喻为长安天上月的上官清高正洁,平日最是憎恶这些败坏道德之人,那与风流千金的退婚一事更是闹得满城皆知......

嘿嘿,说起来近日梁少尹和前未婚妻接触还真是频繁哩!

杨理搓了搓兴奋的双手。

*

夜半,一轮皓月高高挂在天空上。

四名京兆府差役在看守着徐氏石磨坊。

慕容小婉和花晴偷偷藏在徐氏石磨坊的屋后的树丛里,小声嘀咕。

“小娘子,这徐三娘诬陷我们偷了她那翡翠,结果被发现在那利通铺的当铺里。可见那便是被贼偷了,但是那徐三娘还在怀疑我们......”

慕容小婉低声道:“这个屋子,肯定有被偷盗的痕迹,待会要好好检查一番,找出这证据,洗脱我们嫌疑。”

花晴抡起胳膊,拍拍胸脯脆生生道:“小娘子,这种夜半翻墙开窗抢俊郎的事儿,花晴我最在行了,这点小事压根不在话下!”

“咳咳。”慕容小婉嘴角一抽,情不自禁地咳嗽两声。

现在不是在抢俊郎啊!

应该带稍微稳重一些的柳晨来的......

慕容小婉越来越清晰这两个小婢女的分工了。

花晴负责遮掩逃课、砸晕俊郎......

柳晨则负责善后,巧言令色......

两人合作天衣无缝,还有一身功夫,可说是原身慕容小婉身边最得宠的两个婢女。

当然,花晴经常埋汰柳晨,自诩自己是慕容小婉第一心腹婢女。

此刻花晴熟练地往前屋丢了块石子,那几个看守的差役便交换了目光,一名差役便往那石子方向走去。

另两名差役则在低声嘀咕:“今儿一查,可真不得了,不仅那翡翠,连着那徐三娘那库房,都要被搬空了,徐三娘还不知情哩!”

慕容小婉和花晴面面相觑。

库房都要被搬空了?

慕容小婉给花晴使了个眼色。

花晴接着又熟稔地拿出一只小猫,往差役旁丢去。

那小猫便往差役身上扑去,差役一惊,全身已沾了一堆污秽。

“哎,不知从哪里来的脏兮兮的猫。弄得一身泥,我去擦洗擦洗。”

“等等,我也要去。你先留下。”

“我也去,就一会儿,没事。”

“真是倒霉运了!”

两名差役边嘀咕着边走了。

花晴扬起眉来,脸上露出得意:“这种引开阍人的方法,我可是有一百种!俊郎压根逃不出我们的手掌心!”

“就柳晨那磨磨唧唧的性子......小娘子,我就说了翻墙开窗的事还得靠我!”

怎么可以让柳晨抢了这种立功的好事!

花晴得意地心想。

慕容小婉嘴角一抽。

接着她好不容易镇定了下来,便开始在库房周边仔细地观察。

花晴迅速地打了小火棒照明。

这个库房,除了这扇窗户,便是个密闭的空间。

问题很有可能出在这扇窗户上。

慕容小婉心里一寻思,便低声和花晴说道:“花晴,这边,用火棒照照这窗户周围。”

花晴连忙用火棒将那窗户四周一照。

“......花晴,你看看,这里是不是有个痕迹?”慕容小婉指着窗户最边侧说道。

“嗯。这种窗户,留着这个痕迹,便是有人撬了锁。”花晴歪着头思索道,“这不同的窗子,便有不同的锁......这有些俊郎的窗子,是长命锁,还有些是迷宫锁,它要稍微复杂些......曾经有个俊郎用的迷宫锁,我们可是研究了好些天才打开哩!”

“小娘子学习老犯困,但是解开那迷宫锁可飞快哩!”

花晴正得意说着往日的光辉历史,突然一个低沉的声音在慕容小婉身后响起。

“慕容小婉,你够了没有?”

慕容小婉脊背骨一凉,这声音......

慕容小婉紧张地回头一看,果然是梁皓宇!

“你们为什么会在这里?”梁皓宇冷声问。

这微弱的火光照得梁皓宇那清峻发怒的脸格外瘆人,慕容小婉一紧张,竟不小心脚踩到了地上一块滑石,就这么打了个趔趄,竟差些往前倒在梁皓宇身上。

梁皓宇皱起眉头,心里一跳。

他急中生智,赶忙往外一推,慕容小婉便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上一篇: 我在厂公眼皮下谋生存 下一篇: 燕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