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退婚后开食馆逆袭了(147)

作者: 三夏长乐 阅读记录

慕容小婉忍住笑,打断浮人大牛子便说道:“这些东西, 尝过便知道,这味儿压根忘不掉。”

那人一听那“压根忘不掉”, 便又吞了吞口水,自己还不就是因为被这味儿熏得魂萦梦牵才过来的吗?

于是便点点头,便点了一份下脚料, 便进了那小午食馆。

这便是第一位客人。

不一会儿,花晴柳晨便将菜端上了桌。

那各式各样的食材琳琅满目地堆在多个碗盆里, 红油莹亮醒目地淋在上边,加上那芝麻、蒜头、姜等,那香味儿立马便窜道了这客人的鼻中。

客人迫不及待地先用木箸挑了一片青菜,那麻鲜的味道和青菜本身的滋味相辅相成, 令人回味无穷。

几大口扫光, 最后, 便只剩那荤的卤杂。

虽然好久没吃荤了,但这种下脚料之物,他可是之前吃过,味道并不甚佳。

但是......

他皱起眉头,索性一试,挑起那鸡脚放入口中。

筋骨韧性有嚼劲,肉质肥厚鲜美......

嚼了一口,便齿颊生香,另人忍不住又想吃下一口,就这么循环往复,这客人不一会儿便吃得身上微微冒汗。

看着眼前的空碗,他不禁心内暗叹:他之前究竟是错过了些什么?而且这些下脚料价格还这么低廉!

今后他要常驻这家小午食馆!

这没出几日,这湘午镇上的人,便都是小午食馆的常客了。

一时间,这小午食馆挤满了人,便是六个人一齐上也仍是手忙脚乱。

不过这下子,这物廉价美的小午食馆,可算是在湘午镇打响了名头。

接下来,便是守株待兔......

这日,便见着一位年轻的男子在小午食馆门口徘徊许久。

慕容小婉朝梁皓宇递了个眼神。

这梁皓宇确认再三,便朝慕容小婉点点头。

他们要等的人,终于出现了!

慕容小婉便桃花眼儿一抛,大声地疾呼:“那位俊郎,进来小午食馆呀!”

梁皓宇此时心内一酸,不由地皱了皱眉。

那位男子从未见过这如此美艳的女子。他面色一红,终是下了决心,进了小午食馆。

慕容小婉此时便得意往梁皓宇一看。

却见这男人脸色铁青,不发一语。

怎么了?

慕容小婉思前想后,这位嫌恶自己的梁少尹总不会是吃醋吧?应该是这次的任务太过凶险,想着想着便情不自禁地神色凝重起来。

于是慕容小婉沉重地走到了梁皓宇身边,拍了拍他的肩,示意他稳住。

梁皓宇压着性子,却又不好发作。

他过了好半天才蹦出一句话:“娘子,这些天太过繁忙,你可注意注意。”

梁皓宇加重了“娘子”的语气,慕容小婉一惊。

这时候她才突然想起自己的假扮身份。

嗯,这些天因为生意繁忙,加上这个小镇虽然小,但是哪成想这俊俏的郎子倒也十分多,于是便有些太过于得意忘形了,完全忘了和这个男人演什么假扮夫妻的戏......

确实是不能被人怀疑啊!

万一被拆穿了身份,这不就功亏一篑了吗!

慕容小婉点点头,庄重地说:“知晓了,夫君。”

梁皓宇冷哼一声,便进了食馆。

这头这名男子点了一些卤菜,但似乎并不想被周围熙熙攘攘的食客认出来似的,只是拉了拉衣领,低头看着桌面。

这头杨理仔细看了看那男子的脸,便和梁皓宇四目交接,互相点点头。

这个人,确实就是阿苗的亲哥哥,阿青。

这头花晴将那卤菜也送了到了阿青面前。

那鲜香的香味儿终于引得那阿青拿起了木箸。

已经好几日不曾吃荤食了,但那些下脚料自己煮食却又口感生硬,令人难以下咽。

好不容易听闻这家食馆居然能将这些下脚料做得比那逢年过节才吃的肉食还美味,而且价格及其低廉,他不由地心动了。

眼前的荤素搭配相宜,他心里突然一酸。

妹妹阿苗在家的时候,经常想着法子给他们一家子做这些食物。

他擦擦眼睛,便抬起了木箸,往碗里夹去。

萝卜的软糯、白菜的鲜甜、韭菜的辛香......各种滋味便在口中蔓延开来,再混上那辛香麻辣的酱汁,更是将原本的味道上了一层楼。

接着便是那所谓的下脚料豕蹄。

他咬了一口,不由得惊呆了。

这软糯的肉加上那有嚼劲儿的筋,浸满了那鲜香麻辣的味儿。他每咬上一口,便越发觉得滋味无穷。

仿若勾魂儿般的,便是再也停不下来。

他不知不觉地便吃了一大碗。

慕容小婉在一旁看到了这阿青那吃得满头大汗的模样,心里得意。

嗯,根本没有人能拒绝得了这麻辣猪蹄儿的味道啊......

待他吃上了瘾儿,一回生二回熟,这便顺其自然地打开话匣子了......

谁料这时候周边的一桌儿的人突然便认出了阿青。

这一人便就调笑道:“哟,我就说这个人怎么缩头缩脑的模样,原来这就是阿青啊!”

另一人也笑道:“哪是,自从他们家出了那阿紫,可不是得躲着人吗!”

“哎,我就是说,听过没,龙生龙,凤生凤......这一家子,恐怕都......”

“啧啧,阿青这人便是带着晦气,所以阿芹的家人便也瞧不上他,愣是让他们分开......”

这时候阿青狠狠地往那桌上一拍,大声呵斥道:“你们再多说一句?”

而这浮人大牛子便就要上去劝架。

慕容小婉蹙了蹙眉,看了梁皓宇一眼。

上一篇: 我在厂公眼皮下谋生存 下一篇: 燕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