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退婚后开食馆逆袭了(187)

作者: 三夏长乐 阅读记录

而梁少尹那个日常靠窗的座位,却已经好些日子没有看到过梁少尹了。

现在那里却坐着一位面容俊俏的男子, 样貌倒也是长安城里少有的俊秀,一副清风明月的模样。

只从外表上看, 倒有些梁少尹的模样儿......

这花晴蹙起眉来多看几眼, 又见这男子虽然貌似在云淡风轻地看着店内, 但那双眼睛......

花晴顺着他的目光,倒都是看着店里的一些面容姣好的女子, 她不禁想起了易然,浑身一颤。

今儿这个穿着月白色绸衫, 头戴华贵幞头的俊俏男子一进了小愿食馆, 就点了一大桌子菜,一副完全不考虑自己吃不吃得完似的, 而且什么贵的什么来,一副清贵的贵家公子模样。

“他究竟是谁?”

很快, 这出手阔绰,又相貌清秀的男子引起了慕容小婉的注意。

很明显,若是放在以往的那贪色的慕容小婉身上, 那可是狩猎的目标。

可如今,如今满脑子只想着食馆和复仇的慕容小婉, 心中如今却有个轻重缓急,只不过多看了这个俊俏的男子几眼而已。

慕容小婉刚从内里的厨房出来,她那艳丽的容貌仿佛便将这食馆照亮了。

那波光潋滟的桃花眼,白里透红的瓜子脸, 还要那鲜艳欲滴的娇唇, 即使现在她身上依旧穿着的荆钗布裙也遮挡不住。

那贵公子不由地心里一跳。

陈叔舅果然说得没错。

顿时, 那食馆里一众身着华贵衣着的美女们似乎都在这位公子哥的眼里黯然失色。

那男子一边佯装云淡风轻地看着这店里的四周环境,一边瞅着慕容小婉。

他自己灌了几杯酒,然后便觉得自己的身上有些燥热。

他定了定神,接着清声道:“老板娘,我要点这菜单上的随心所欲菜。”

慕容小婉听着了这个男子的呼唤,便笑着徐徐而来。

这随心所欲菜,一再提价,特别是有着贤明太后的玉尖面的光环之后,如今这身价已经到了五十两一份的地步。

就连那梁少尹,也不得不估摸估摸自己的钱袋子,不再像往常那样随心所欲地点了。

这究竟是那家的贵公子?

“客官,你确定要点随心所欲菜?”慕容小婉的桃花眼一漾,笑着说。

贵公子点点头,一边盯着慕容小婉。

毕竟,点了这个随心所欲菜,便可以和这老板娘聊天了。这上边可是写着老板娘亲自制作和回答相关问题呢。

慕容小婉察觉到这俊俏公子向自己投来的炽热目光。

她勾起嘴角,柔声说道:“这位俊公子,今儿的这份随心所欲菜呢,大约是应着冬天的景儿,给客官补补身子。”

那个贵公子听了补补身子,便吞了吞口水,看着慕容小婉。

慕容小婉倒也不怎么理会,毕竟,这贵公子确实长得清秀。

她对于长得清秀的英俊男子,天生格外热心,包括梁皓宇这个绝世清俊的男子。

突然想到梁皓宇,她不禁蹙了蹙眉头。

她又看了看眼前这个男子,他面容如秀玉,仿佛长在高门深院里多年的贵公子般,又加上一丝那掩藏不住的她再熟悉不过的那情·欲的目光......

这类型的男子......

她淡淡一笑,转身入了厨房。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慕容小婉便拿了一个炖盅出来。

她笑着说道:“这天气渐寒,今儿的随心所欲,便是这炖盅了。“

那男子抬眼一看,这炖盅散发的热气笼着这慕容小婉白皙如玉的脸,愈发曼妙起来。

他面不改色,毕竟他可是清贵之人,且不论相貌身世,都可与这女子的前未婚夫梁皓宇相提并论。

今日他不过过来探探风而已。既然陈叔舅打着胸脯和他提过了慕容小婉的美貌,他也不想错过。

对于眼前这个女子,他可是有十足的把握。毕竟,他可从来没有在这方面失过手。只要给这个女子多些接触自己的机会,相信不多时,这个女子便会心悦于自己。

他越想越惬意,便拿起眼前的炖盅,细细地品尝了起来。

一股清甜顿时润过自己的喉咙,刚才那股燥热立马便压了下去。接着又有些形状奇怪之物,但却软硬适中、爽滑软弹,不自觉便吃了好些口。

这是.....

慕容小婉漾着桃花眼儿笑着说:“这是生滚枸杞猪杂汤。想必您是没有吃过的罢。”

那俊秀男子不由地紧锁了眉头。

这是猪杂?那些下等污秽之物?

他是从没来没吃过这个,哪成想居然味道这么爽口。他现在深深怀疑之前是被诓了。

猪杂......

慕容小婉看着眼前的这个男子。

虽然一身绸缎清贵,还特地往那梁皓宇的打扮上去靠拢。但现在,她依旧觉察出来他的不会好意。

这段数,比那易然,高了那么几分。没有如慕容小婉般在情场里游走多时千锤百炼的毒辣目光,一般女

只是,这个人究竟是谁?

她笑着退回厨房,接着努力搜索脑海中的回忆,愣是没有回想起来。

待这个清贵公子慢悠悠地将那猪杂汤一并喝完,接着便又看着那慕容小婉凹凸有致的身影出神。

过了一会儿,他翩翩然地站起,接着走上前和慕容小婉说道:“慕容姑娘,百闻不如一见,今日来到贵馆品尝美食又见了佳人,某实在是印象深刻。”

接着他又笑着说道:“希望今后,我们还能尝尝见面。”

慕容小婉听着这别有深意的话,不置可否,只是点点头道:“客官喜欢小愿食馆的菜,便好了。”

上一篇: 我在厂公眼皮下谋生存 下一篇: 燕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