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末世是股清流(44)
其实张凤澜心里无数次都想着让张建设入土为安的,可明明这身体能走,能吃老鼠那些活物,怎么就是死人了呢?
她越是纳闷就是越是放不下,混混沌沌地当伴凑合着,就这么一天天地过了下来。
===
张超运气不错,晚霞遍天时候,钓上来四条肥嘟嘟的大青鱼。
二强被邀请过来吃炖鱼,顺便带了点面粉来做搭锅的礼物。
李韵好久没吃面食了,嘴里客气说:“来就来呗还带什么礼物啊,这面粉多贵重啊。”
手却伸过去接过面袋,立即去厨房舀水和面,添上妈妈从外面挖回来的野菜剁碎了,揉在一起捏拍成巴掌大的饼,刷了点油在铁锅炕起来。
面被铁锅烫热激发出来的香味真让人上头啊,焦香,醇厚...砖家不是说淀粉类吃了让人开心,果然如此!
四人围着大方桌坐着,不锈钢盆装着满满的鱼块放在中间,九块饼放在碟子里端上来,还有一盘只有盐的凉拌野菜。
张超吃不得鱼,光吃菜饼和野菜。
李韵不停地劝二强吃鱼,自己手和嘴巴也没闲着,几人大口吃着鱼还要留意鱼刺,而张凤澜夹到鱼肚肉就放到女儿碗里。
李韵嘴里塞满了,含糊不清地说:“妈你别给我夹了,你自己吃啊,这么一大盘足够呢。”
大黄在一旁低着头‘啊呜啊呜’地啃着鱼头和鱼尾巴。
二强用筷子点点大黄,笑着说:“你家这狗还真行,吃鱼刺都不带卡嗓子的,我记得我小时候养过一只狗,喂它吃鱼刺给卡死了。”
李韵笑着说:“那是,我们大黄厉害着呢!以前还会跑出去给我们抓野兔加餐可通人性了。”
张强钓回来的大鱼一顿就给煮完了,照李韵说的:湖这么大再去钓就是了,就是缺一条船,要是能划到湖心撒网就好了,绝对能满满一网!
二强说:他也起过这心思,听说王村那里以前有个养殖鱼的,应该有划艇,他家以前办宴席去买过鱼虾和鳖。卖鱼的王秃头开的划艇是白铁的,没准还没烂,要是真能搬回来,趁哪天风浪不大,可以用船桨划到靠近湖心那边去撒网.......
几人边吃边聊,决定明天就去!
张超跟二强还有村里一个叫老叶的一起去看看,不然等王村的人回来了也许会拦着不让搬。
毕竟他们村也是临湖的,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嘛,现在都没肉吃,肯定会从湖里想办法。
--------------------
第29章 第29章
=========================
王村明显已经有人住了,看这荒凉的情形应该跟山麓村差不多,这一大清早的也没人出来晃悠。
而且养殖场不在村里,是挨着湖边不远建造的。
二强他们轻手轻脚地溜进养殖场里,果然在那间小屋的后面泊着一个三四米长的白划艇,上面的汽油马达机早不在了,不过没汽油这就是碍事的玩意儿。
他们只为这空壳子来的,可连船桨也没有就有点扯了。
在原本放鱼饲料的小屋里翻找了半天,也没能找到船桨。
不过问题也不大,老叶说他会木匠活,回头找几块木板做个凑合用的就成。
三个男人像做贼一样钻到倒扣的划艇下面,头顶着艇底两手扶着帮沿往外面走。
正小声“一二三”地齐步走着,好像听到有人远远地喊:“哎,你们干嘛呢?”
吓得二强他们赶紧小跑起来,少说两百多斤的重量还真亏是他们三个壮劳力来搬,不然只能扔这儿了。
这东西现在也不能放湖边,不然会被人偷走,商议放在离湖距离最近的二强家。
老叶说他回去找几块门板做船桨,张超去李韵的二舅家去找些以前捕鱼虾的网。
张凤澜坐在院子里借天光修补渔网,都是尼龙质地的很多都脆断了,只能把全部的网摊开,剪出好的再缝补到一起。
扁平的渔网针像缝衣服一样在网上来回穿梭,李韵蹲在旁边帮忙扶着撑住网的架子,网的另一端系在院里铁门的顶端。
“妈你这些年有舅舅大姑和我爸的消息吗?”
“没有,之前我们联系就少,一年都打不了几次电话,后来末世来了,手机没信号没电了,就谁也联系不上了。这世道各自活命吧。唉,你二舅当初捕鱼捞虾虽然是挺赚钱的,累哦,你看这渔网得天天补,麻烦的很。张超他们下湖的时候记得让把救生衣穿上,别仗着水性好就乱来。现在可没警察开着巡逻艇去救他们。”
其实这三人也不敢真把船划到湖心去,谁也没指南针也不会识别方向,也就是划的远点还能看见岸边的水域撒个网。
天刚亮,他们带上张超做的半桶鱼饵,用糠皮拌的鱼饵果然也吸引鱼群,抛下去没多久果然有鱼游过来吃。
二强和老叶坐在两端不敢动,张超站在中间骑在划艇的横梁上把渔网一撒一拉,毕竟不是专业捕鱼的,沉甸甸的鱼网捞起来,竟然里面是空的!
三个大男人目瞪口呆了,费这么大劲咋能这样个结局呢?
商量一番决定把渔网先扔下去,两头的人各扯拉住一个网边,张超把鱼饵团成个大球放渔网中间,等鱼自投罗网!
好在老天可怜他们,或者湖里的鱼太久没吃过陆地上的鱼饵了,竟真的让他们瞎折腾到三十来条的大鱼!每条提起来比胳膊都长,果然湖心的鱼就是肥啊!
划艇并不能装载太多的东西,加上他们的鱼饵也用完了,渔网被乱噗通的鱼折腾出好几个大洞,只能打道回府了。
李韵带着大黄一直在岸边等着他们,老叶的家属也在焦急地等着,毕竟三人都是头一次下湖,家里都担着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