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娘子(28)
一针一针重复的扎针,一针一针重复的扎针,一针一针重复的扎针……
不管怎样不同的花样,都是一针一针重复的扎……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
重复无新意,磨的手指疼,还费眼。这是她列出的缺点。
当然,优点也有:好看,有很高的鉴赏性,市面价也好。
可一件绣品,绣出来的时间也长。
帕子简单,绣个小花,半天就成。然而,那些诸如衣服上的绣花,就繁难复杂了。没有几个月,是绣不出来的。
而衣服,贵女只穿几次。那绣品也就搁置了。
绣那么长时间,却只穿几天。红叶心里有股说不出来的感觉。
便是学会了刺绣,变现时间也太长了些。
她觉得,这大概是她不喜欢刺绣的重要原因。
唉,还不如打络子呢。
但,还是学吧,全当消磨时光了。
再说,艺多不压身。
时间转瞬即逝,转眼到了第二年的春天。那天阳光充足,周宝昕也没有外出,她命人把书搬出来晒。
几个丫鬟婆子忙碌起来。不过一个时辰,便把所存书籍全部摊在院落的木案上了。
虽然学了论语第一篇,但红叶却是第一次接触书籍。
在触摸到书本的一瞬间,一种别样的情愫盈满心头。纸质版的触感和墨香味刺激着她的神经,那久违的字迹跳跃在她眼中,让她产生一种亲近之感。
她手中刚好拿的是《食珍录》,不过随手翻阅几页,便入了迷。
这是食谱,是迄今为止最感兴趣的东西。
阳光透过新出的嫩叶,落在她的身上,让她犹如披了一层暖暖的光泽。
她看得出神,一时没有注意,她的主人周宝昕不知何时已经站在她的身旁。
--------------------
第17章 银耳枣粥
她看得有点久,周宝昕却没耐心等她回神,遂“咳”一声,惊得红叶一跳,手中的书脱手而掉。那书刚好落在案上。
红叶暼了眼,只一眼,又是一惊,来不及想,扑通的跪了下去,拜倒,快速道:“请姑娘责罚!”
院落一下子静了下来。所有奴仆看着当中的她们主仆二人,停下了动作。
周宝昕却无声的笑了,问:“哦?你有何过错,我干什么要责罚你?”
红叶也说不出自己错在何处,只能如实答:“奴婢看了书。”
这算不算错,她也不知。
周宝昕不笑了,却用清淡的目光看着她。
微风吹过,新抽的嫩叶随风而摇,相应的,地面的斑驳的阳光光点也开始了晃动。
周宝昕沉吟不语,时间在一点一滴的流逝,红叶就在这点滴的时间中忐忑起来。
姑娘怎么不说话了?是在想什么呢?是在考虑怎么责罚她吗?还没想到惩罚的点子?
她对周宝昕不了解,只能胡乱猜测。
而周宝昕却在察言观色,以此推断她的此刻的内心和所外露的性情。她一直如此。她自己也明白,她喜欢探究别人的心理和性格。
过了会儿,周宝昕才开口,打破了院落的寂静:“你起来吧,随我进屋说话。悠音跟着奉茶,其她人接着忙。”
众人道了声“是”,便又开始忙碌起来。
周宝昕率先进屋,悠音落后半步,而红叶却堪堪站起身,无意间暼到冬雪紧张又好奇的目光。红叶又低了头,紧跟着进去。
这是红叶第一次进姑娘的闺房。那种独属于女子的清香气息袭来,她来不及思索,便跪了下去。
周宝昕已经坐下喝茶。她抿了一口,放下。她开口问:“你识字?”
红叶如实答:“是,但也只认识百来个。”
这可真稀奇,一个八岁的小丫头居然会识字。难道有特别的出身?她想到了一个可能,又问:“你就是卫红叶,被我改了名叫桐叶的那个?”
“是。”
“我记得,你家在良乡县?”
“是。”
“你父母是什么人?”
“娘已过世,爹是农庄人,但以做工为生。”
周宝昕沉吟了会儿,又问:“你爹娘两人可有来过京城?”
这次红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抬头看了眼周宝昕,满脸惊讶。
周宝昕心中有了推测:“你娘来过。”肯定的语气。
红叶心中震惊万分,她感觉姑娘聪颖得可怕。她不敢掉以轻心,谨慎的答:“是。”
周宝昕又抿了一口茶,她觉得她好像将要猜测出一个隐藏多年的秘密。
她直接问出口:“你娘以前是干什么的?”
红叶迟疑了。她不想让人知道娘以前做过丫鬟。娘不想让她做丫鬟,可见,娘对丫鬟这个身份所持有的态度。
周宝昕却替她说了:“是丫鬟吗?”
红叶心中一凛:“是。”她是怎么猜到的?
“哪个府上的?”
姑娘猜的太准,这回红叶不再犹豫,说了:“是在一个侯府,做的二等丫鬟。”
这又不对了。
周宝昕盯着红叶,以判断她的话是否属实。
不会有差。
茶已经温了,周宝昕端着喝了。悠音立即添满。
周宝昕又问:“你爹姓卫?”
这话问得可太奇怪了。她爹不姓卫,还能姓什么?姑娘不至于连这种常识也不知道吧。她心中有所疑惑的答:“是。”
“还有兄弟姐妹吗?”
“娘只奴婢一个。爹娶的后娘,奴婢离家时已有孕,或许添有妹弟。”
再问下去也得不到有用的消息。周宝昕干脆问出最直接的:“你的名字是谁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