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小太监的恋爱日常(142)+番外

作者:十里许尘 阅读记录

鸣夏神情复杂地仰头望着,见那人拼命蹬踹几下后,陡然像一根柳条垂下,悬在房梁上。

这不怪她不是么,皇后若是无心,怎会轻易上当,怪只怪皇后自己太蠢,偏听偏信又不动脑子,什么都指望她一个人,偏偏又不肯给她个好前程。

鸣夏在心里拼命说服着自己,刚刚御前的一个太监冲进来,告诉皇后前朝发生的事,直言皇帝命自己前来,说看在夫妻一场的份上,只要皇后以死谢罪,他会考虑放过孙家幼子。

言下之意,今日种种都是皇帝为了除掉孙家做的一场局,兴许从一开始就说他刻意为之。

皇后隐隐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可在御前太监和自己的大宫女声声劝说下,哆嗦着挂上了白绫。

太后刚跨进殿门,一声凄厉的尖叫直掀房顶般蹿出。

“娘娘!皇后娘娘自缢了!!”

太后浑身一颤,眼前的大门在她眼前翻转眩晕,耳朵里嗡嗡声掩盖住了一旁嬷嬷的声音。

她望着嬷嬷一张嘴快速的张合着,可无论如何她都听不清。

蓦地眼前一黑,太后倚着嬷嬷像是被抽了最后的生机般瘫软着晕了过去。

若是皇后还活着,说不定还有一线转机,这件事不对劲,自家哥哥肯定没这个胆子贸然作出诛九族的过错,皇后更是如此,她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任太后,肯定有人在背后做局。

可皇后这一死,无疑是向众人宣告自己有罪,畏罪自缢。

皇帝震怒,下令将涉及此事的几个武将统统诛杀,不留活口。

他不是生气孙家胆敢觊觎皇位,在他眼里,孙家那群愚不可及的人根本不需要担心,他忧虑的是,如此明目张胆的收拾了几个武侯。

开国至今,这是第一次彻底的,由皇帝下令诛杀武将。

若是今日诛杀的是何家,说不定还能震慑住那几个有实权的武将,能敲打他们自觉交出兵权,可偏偏是这个只有虚职的孙家!

既不能收回一点兵权,又给他们提了醒。

剩下那些武将会怎么想,皇帝既然已经收拾了一个,那他们呢?

自古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什么时候轮到他们不过是时间问题,先前大家还能装作和气一团,说不定有人装着装着还真就信以为真了。

聪明点的能去想孙家突然闹事为什么,有没有皇帝的手笔,若有,孙家可是皇帝的舅家,皇帝都能狠下心来,没动自己可能就是因为自己手里的有点傍身的兵权。

退一万步讲,不怪皇帝,是孙家有错在先,那皇帝会怎么想,一个没有实权的武将召集点兵马都敢去天子脚下叫门闯宫,那自己这样有实权的岂不是自此以后更要忌惮着了。

不过半日,上京内一如往昔,叫卖声,嬉闹声贯穿街头巷尾,谁也没把这闹剧放在心上。

至于人心里怎么想,想了怎么做,那就不得而知了。

沈槐安此举不止是为了掀开皇帝的目的,扳倒皇后,更重要的是……

他垂头,看着手中新任总管派人送来的信。

皇帝是真的晕厥了,不过被人用猛药催醒,不得已的法子嘛,皇帝醒是醒了,可从那时起就开始咳血。

沈槐安一开始想着用何啸的兵权,本打算趁乱直接杀了皇帝,再让何啸带兵前来勤王驾。

没成想试探了一下,皇帝在何啸身边埋得钉子太多、太杂,甚至有一个是他府里下人新妇的娘。

从那时起沈槐安就明白了,何啸靠不上,反倒是贵妃还能用一用。

他们这个皇帝自大,自觉除了何啸,何家其他人在他眼里跟半透明似的,随意安排了个结局,剩下的注意力全集中在何啸一人身上,恨不得连他一天吃了什么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至于他这样的,更是看不见,自己之所以行事这么顺当,就是因为在皇帝心里,宫人都算不得人,最多是条家犬。但凡他有心分半点,今日都不会是这个局面。

没关系,沈槐安烧掉信纸心想,皇帝时日无多,不敢再贸然对手握重兵的何啸下手,太后中风,半身不遂,口不能言,也做不了什么事了。

放眼后宫,贵妃理所应当的接过了协理六宫之权。

皇后抚养的五皇子,还得想个法子过继给贵妃立为太子,不然怕是让惠妃的四皇子白捡了个便宜。

这事不能让贵妃提,最好是由皇帝开口。

第96章 见贵妃

时隔多日,她从西安门偷摸进宫,再见到了自家姐姐。

姚红玫瑰花样上衫笼着烟纱散花裙,腰间坠着金丝软络,鬓发低垂斜插碧玉瓒凤钗,修长的指尖染着红甲,捻着一把小巧的金叉,在面前的小瓷碗里拨弄着。

“来啦?”贵妃懒洋洋地招呼一声,鹤华点点头落座,春兰给她面前也摆了一碗。

碗里白黄交错,晶莹剔透,她略略扫了一眼,瞧着像是橙、梨之类的,端起来闻着酸甜,倒令人食欲大开。

她浅尝一口,眼神一亮,“好吃!这是什么?”

贵妃笑道:“这叫‘春兰秋菊’。”

以玉梨、黄橙切碎,伴以石榴籽,浇上一勺梅卤和些许糖霜制成,其味酸甜可口。又因玉梨近兰花之色,橙肉似菊花泛金,才叫“春兰秋菊”,暗合素秋之意。

这些东西都不难得,可贵的是这果肉脆甜清香,近冬的日子,少有这么新鲜的瓜果。

鹤华咀嚼着问道:“姐姐叫我来是有何事?”

贵妃咽下口中果肉,用帕子沾了沾嘴角,“你跟我说说沈槐安呗。”

“嗯?”鹤华挑眉看去,“说他什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