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男主他爹he了(穿书)(182)+番外

作者: 栗舟 阅读记录

“可是,你都没有。”

“别说了!”

太后骤然打断了他,向来体面华贵的妇人不顾形象地嘶吼,满头金翠叮当作响。

见皇帝沉默下来,眸光深深地凝向她,她下意识避开了那道目光,哑声道:“自古成王败寇,没什么好说的。你既胜了,随便发落便是。”

皇帝深深看她一眼。

良久,他轻轻张口,吐出一个字:“好。”

那声音微弱,近乎气音。

而后,他艰难地向外唤道:“孙添,朕要传旨。”

--------------------

第83章 第83章 终章(上)

“太子, 忤逆君父,事亲不孝,着褫夺太子位, 贬为广陵郡王, 择日前往封地, 从今往后,非宣召不得回京。至于皇后, 管束不力,教养失责, 自今日起幽闭长乐宫, 静思己过。”

“另, 朕躬违和,太后慈母之心,发愿为朕念经祈福, 禳灾保寿, 移居琅山行宫。”

太后听完, 如遭雷击, 颓然地瘫坐在地。

移居行宫,明为祈福, 实则却与皇后幽闭宫中无异。

甚至还不如皇后。

琅山荒凉, 上一次作为帝王驻跸的行宫,还是先帝爷隆化年间, 距今已过去六十余年。如今早已破败, 如何还能住人?

皇帝这分明是, 要任由她自生自灭!

她怔忡间, 一直不发一言的皇后竟突然跪地叩首, 嗓音微颤道:“臣妾领旨, 谢陛下隆恩。”

“皇后,你!”太后难以置信地看向她。

“母后,儿臣实在是倦了。”皇后面色平静地与她对视,脸上不见往日那种隐隐的怯懦,竟透出几分释然。

她转眸看向皇帝。

御案后的男人双目微阖,面露沉痛,单手扶着额头,似是疲乏至极。

苍白病弱的脸上竟隐隐透出一丝灰败。

方才她见他咯血,不过短短十几日,竟已有行将就木之相,突然便想起,当年入宫时,她单纯得像一张白纸,即便知道自己要嫁的人是这大邺的帝王,心底期许的也不过是如何做好一个妻子,如何相夫教子,与夫君恩爱和睦。

直至后来,她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努力,皇帝仍然不愿多看她一眼。

起初,她以为是宁妃的缘故。想着若是她不在了,或许皇帝便能想起她的好。

可后来她才渐渐发现,原来皇帝对她的冷落,并非是因为她,只是因为她是曹家女。

但那时,她已被姑母和兄长教唆,误入歧途,那双曾经只会拈花刺绣的手不知何时也拿起了屠刀,沾染上血腥。

她已在这条歧路上走了太久,她累了。

陈易是兄长义子,姑母同她说要联系陈易调兵,逼迫皇帝退位时,她便劝过。

可姑母不肯听。

如今终于事了,她心底反倒是从未有过的轻快和宁静。

*

皇帝又撕心裂肺地咳过一阵之后,孙添连忙上前将尚还完好的那几扇殿门关上。

勉强将寒风和浓烈的血气隔绝在殿外。

太后与皇后已被周明宴的人带走。

他们前脚离开,康王和许贵妃便也赶来了承德殿。

看见康王的那一刻,祁昼明便知,宫外的乱军也已尽数拿下。

只因前去搭救康王的命令,是皇帝让昭宁转达于他的。

康王和许贵妃垂首诺诺站在角落,心中有恐惧,但更多的是亢奋。

太后事败,外面那些尸山血海虽让人望而生怖,可只要一想到太子今夜过后便会被废,他们母子隐忍多年终于可以苦尽甘来,他们便几乎忍不住惊叫出来。

康王盯着脚下承德殿的地砖,狭长的凤眸灼灼,那里仿佛燃起了一把火,将他心底勃勃的野心烧得滚烫。

他正肆意地编织着自己被立为太子的美梦,耳边忽然传来皇帝低哑的问话声。

“太子受人唆使,与人合谋,谋逆作乱,朕深感痛心。康王,太子是你皇兄,若依你之见,该对太子如何发落才是?”

康王心头一跳。

他惶惶然抬眼,却恰好对上皇帝幽暗的双眸。

斟酌再三。

他攥着掌心,咬牙道:“太子皇兄虽是受人唆使,但忤逆君父、犯上作乱,实乃悖逆至极。儿臣虽有心求情,但……实不能罔顾纲纪法度。因此,还请父皇依律处置,震慑奸佞宵小,稳定朝纲。”

“你当真这么想?”皇帝意味不明地追问一句。

“是。”

“好”,皇帝轻轻阖上眼,“朕知道了。”

见此,自方才起便一直冷眼旁观的祁昼明终于似笑非笑地看向皇帝,幽幽开口:“陛下,您命昭宁冒险来寻我,说是入宫救驾,可如今看来,您分明稳操胜券。有周统领在,您又何必让昭宁引我前来?”

何止稳操胜券,他的余光从许贵妃面上扫过。

听太后的口吻,这场宫变分明是皇帝事先设局,命许氏做了执钓之人,而太后一党,不过是池中游鱼罢了。

皇帝睁开双眼。

他听出祁昼明话里的质问,却丝毫不恼,反而满含深意地看他一眼,赞道:“仲熙果然机敏过人。朕不惜让昭宁冒险,自然是有非诏你前来不可的理由。”

祁昼明眉心一跳,面色骤冷。

他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略一思忖,他道:“既然陛下安然无虞,那草民告退。”

说完,不等皇帝开口,他转身便走。

“仲熙别急”,皇帝含笑将他叫住,“朕还有事要嘱咐你,还要请你在此多候上一会儿。”

祁昼明脚步一顿,幽邃的眼底闪过一道暗芒。

半个时辰后,先前离开的周明宴突然回到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