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男主他爹he了(穿书)(68)+番外

作者: 栗舟 阅读记录

如此大的脸面和排场, 皆因人人都知晓, 这位殿下乃是如今几位皇子中最受当今天子宠爱的一个。

天子给予他的荣宠,就连东宫都望尘莫及。

世人皆知康王为人放浪形骸、纵情恣意, 说得直白些便是不怎么守规矩,可生在皇家那样规矩森严的地方, 他却能有这样一副洒脱的做派, 无论是真是假, 都足以说明问题。

这一切全凭他投了个好胎,托生到了许贵妃肚子里。

都说母凭子贵,可放到康王身上, 却恰好相反。

康王生母贵妃许氏, 自至和三年入宫至今, 已二十余载, 却始终圣眷不衰。

早已成了民间流传的一则佳话。

而当容因从碧绡口中听说这位许贵妃并非出身什么钟鸣鼎食、世代簪缨的名门世家,而是从民间采选而来的秀女时, 心中更是惊诧。

一个毫无身份背景的平民女子, 却能在后宫之中屹立三十余年而不倒,其心思手段之巧妙, 绝非常人所能企及。

传言大多不可信, 也不知这样的人物, 教出的儿子究竟是怎样一番性情和城府。

至少她并不完全相信, 康王当真如他表现出来的那般任达不拘。

毕竟树大招风, 若他真是轻狂悖逆之徒, 即便天子与许贵妃再如何维护,也不可能不被人抓住把柄。

只怕狂放是矫饰,实则也如其母一般,心思缜密,滴水不漏。

不知为何,容因脑海中忽然闪过前次在上方寺见到的情形。

当时她曾隐约听崔容萱说那位跟在她身边的冯姑姑是“母妃”派来管束她的,如今想来,那冯姑姑应当便是这位许贵妃的人吧。

看崔容萱对她那般忌惮,想来也是在她那里吃过苦头的。

彼时匆匆一眼,她便觉得那位冯姑姑十分不简单。而这样的她,竟还被许贵妃分派去管束崔容萱,并不是她身边最得力的女官。

如此一想,许贵妃身边应当有着一个最顶级的宫斗团队。放在小说里,大概是能活到最后,去父留子,成功荣登太后宝座的那种。

炎夏酷暑,容因忽然凭空打了个冷战——

幸而她与这样厉害的角色并没有什么交集,也幸好她没穿成什么宫女、秀女之类,否则恐怕活不过一晚,小命就已经交代了。

*

皇帝对康王宠爱有加,户部工部那些老狐狸自然也是极尽阿谀谄媚之能。

当初康王成年,出宫建府时,除却身份的限制致使康王府不能越级使用某些逾制的装潢,其余能有的,那些人都尽数给添置上了,就这样,还生怕不合许贵妃与康王的心意。

整座王府足足有九进院落,光一个后花园,便几乎是半个祁府的大小。

处处碧瓦飞甍,曲栏回合,丹墀彩绘,画栋雕梁。

今日设宴之处在后花园。

花园中央一口人工凿就的半月湖,湖中引活水注入,因而水色常年青绿,一眼望去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湖上耸立着几块形状奇特的太湖石,错落有致。

湖北面是一座正殿。

以半月湖为界,又分东西两路,东路自北向南分别是乐善堂、小乐楼、章玉阁,西路则是翠琅轩、安华台与一座小佛堂。

今日来的不止朝中官员,更有一些女眷。

王府既想要热闹与排场,又得兼顾礼仪规矩,便将官员都安排在了正殿,而女眷则落座在安华台。

容因今日穿了一身松石绿齐腰襦裙,领口下露出一片雪白的肌肤,楚腰蛴领,明眸皓齿,端庄明丽,行走间裙裾飘摇,袅袅婷婷,翩然若仙。

她才从月亮门下缓缓踱步而入,便引得不少人侧目。

私下互相探问,究竟是哪家的娘子。

然而问询的话在一堆人中转了几个来回,竟无一人知晓。

只因从前原主尚在闺中时,举凡别家宴请,嫡母柳氏素来只带崔容萱一人。

虽说崔老太太也有几个闺中密友识得她,但那些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今日都未曾露面,自然不知她身份。

当初,崔老太太虽有心为原主筹谋争取,但心里却也有一番权衡。

柳氏是个软硬不吃的倔脾气,若真强行向她施压,难免不会闹起来,到时若惹得家宅不宁,便得不偿失了。

更何况,原主并非一时三刻都住在她院里,若真惹了柳氏不痛快,平日里想磋磨原主,简直易如反掌。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原主最终才只得剑走偏锋。

她时年十八岁,原本按照崔家的门第,即便她是庶出,嫁不了什么高门大户,也有一些不错的人家求娶。

时人又流行嫁娶宜早不宜晚,大多数女子都是十五岁及笄前便已有了相看的人家,待笄礼一成,便可行婚嫁之礼。

按理说崔容因根本不应该耽搁到这个年纪。

可听碧绡说,她之所以又拖了三年之久,便是为了给自己挣一门好亲事。

三年前,崔家祖父过世,为了博一个事亲至孝的好名声,说得一门好亲事,崔容因于其灵堂上立誓要为其守孝三年。

她在邺都的好名声,也正是从那个时候传开的。

但没成想,她最终还是未能得偿所愿。

只因三年丧期一过,前去崔府提亲的,不仅有那些被她名声所吸引的人家,还多了一个她怎么也意想不到的人。

容因才踏上石阶,便有一个身穿妃色单丝碧罗笼裙的少女站起身,走到阶前,开门见山地问:“你是哪家的娘子,怎的我从未见过你?”

容因微微一笑,才要开口作答,身后却忽然传来一道熟悉的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