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的夸夸小夫郎(163)
这个位置偏前面,他又和罗平挨在一处,想来应该是按照榜单上的名次来安排的座位。
应有初低头瞅一眼自己面前的小桌子上的饭菜,摆盘精美,色泽鲜亮,他动筷夹了一颗葵花献肉,其实就是肉丸子放进嘴里。
味道还不错,就是菜肴上的时间久了,大部分的菜已经冷了,味道也大打折扣。应有初尝了个遍,就觉得用桂花做的一道糕点味道尚可,酸甜可口,打算明天买一些给俞安也尝尝。
桌上放的是桂花酒,应有初捻起小酒杯和罗平遥敬了一杯,在这桂花盛开的季节里喝桂花酒,倒也十分应景。
宴会每来一个新的客人,大家就要起身互相结识吹捧一番,连续的起起坐坐后,宴会的人终于到齐了。
应有初在巡抚大人后面还看到一个熟悉的人,陆景时。他稍想便知,陆景时作为知府肯定也参加这次乡试的阅卷。
巡抚大人先是举杯和众人客气一通,接下来就是挨个的点名了解情况。首当其冲的就是罗平。
巡抚大人和陆景时问了几个关于文章上的问题,罗平都对答如流,然后又是夸赞罗平的诗和文章写得多精妙,罗平也是做足了谦卑之态。
最后,巡抚一脸满意的微笑问着:“可有婚配?”
罗平以为问得差不多了,屁股都要坐下去了,结果巡抚又冒出这么一句来。
等着叫号的应有初以为轮到他了,刚要举杯起身就听到巡抚的话差点来了踉跄。
明显一愣的罗平回答着:“回大人,小生虽未成亲,可已有婚约。”
巡抚大人也是个明白人,他家中有一待嫁的女儿,虽是庶女但配举子是绰绰有余的,要是能攀上罗平就更好了,可这事也讲究自愿,所以并未为难罗平。
罗平见蒙混过关,抬手擦了擦莫须有的汗坐回座位上,侧头一看应有初,他居然贱兮兮的用口型打趣他:“哟哟哟,已有婚约。”
罗平还想回击他,但巡抚已经叫到他了,和罗平差不多的情形,几位大人来回问几句,他回答的时候再斟酌着加点微量的马屁进去。
还真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哄得各位大人对他连连称赞。
等巡抚问出和罗平一样的问题,应有初毫不犹豫的表明自己已然成亲且夫夫恩爱的事实,巡抚大人露出遗憾之色,但也没刁难他。
之后巡抚就没再问这些新进的举子是否有婚配了,毕竟,能考上举人还在适婚的年龄并不多,除了应有初和罗平外,还有几人年纪相仿的举子,但巡抚都没再过问他们,盲猜是没看上。
接下来的宴会就比较枯燥,大家表面上觥筹交错,开怀痛饮,实际都在阿谀奉承,互相打探底细。作为解元和亚元的罗平和应有初更是处在奉承中心。
应有初应付完一波又一波人后,实在忍受不住了,既然他打不过,那就加入吧。
他提着一壶酒找上陆景时,在外人眼里就是他去奉承知府大人,只有罗平才知道,他是去躲清闲了。
“陆大人,好久不见啊。”应有初和陆景时打着招呼,“可否和小生畅饮几杯?”
陆景时单挑眉头,也不拆穿他,“来呀,再过一月我就要升迁回京了,再不和我喝就没机会了。”
“哦,不,应该是在南宁没机会见面了,我想我们还会在京城相遇的。”陆景时改口道。
“承陆大人吉言。”应有初敬完一饮而尽,又满上一杯,“这杯恭喜陆大人升迁。”又是一饮而尽。
“说起来,我能升迁还多亏了你,你肥田的法子和改良织布机造福了不少百姓,”陆景时拿起小酒杯和应有初轻砰一下又道:“你乡试中了亚元,这不,又给我的政绩添上一笔。”
应有初狐疑:“难道不是罗平给你添的吗?他可是解元呢。”
“他呀,他户籍在京城,这政绩算不到我头上。”陆景时解释着。
两人相视而笑,罗平也受不了别人的马屁了,便找上前来就听见他们在说自己,然后看到应有初和陆景时大笑的场面。
“说什么呢?”罗平选择加入。
应有初摆手道:“说你是南宁的借读生,你人是南宁书院教出来的,考出来的成绩却算在别的地方,提高其他地方的升学率,不能给书院增光,真是该打。”
陆景时哑然失笑,这“借读生”还真是符合罗平在南宁的情况,应有初还是一如既往的风趣幽默。
应有初这次中了亚元,不负他所望,现在他们之间处于一个阶级层后,对他除了有欣赏之意外,还觉得他值得交心。
“陆大人可知今年南宁考上多少举人吗?”罗平好奇道。
“共有两千六百多人参加秋闱,只有五十二个人入围,比往年少了十三个。”陆景时感叹。
应有初哑然,他知道入围难,但没想到录取率这么低。
“不说这个了,我夫人知道我要升迁后还有点遗憾,你可知为何?”陆景时和应有初相处方式不像是长辈和晚辈聊天,反而像两个知心人在交谈。
提到陆景时的夫人,应有初不难猜出:“是因为舍不得容妍精品铺子?”
“是呀,我夫人还是你们店的顶级贵宾呢,什么时候开到京城去?”
第92章
宴席散后,应有初和罗平装作不胜酒力的样子,脚步虚浮的让家丁搀扶着他们上了马车,待马车行驶出街道后,罗平才从原来醉倒的姿势一坐而起,看到应有初还趴在马车上装醉。
他无情的拆穿,“行了行了,早看不见李府了,别装了,几杯桂花酿还不至于醉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