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辅的夸夸小夫郎(172)

作者: 不喜秋风 阅读记录

现在应有初愿意收他,能摆脱这个家,他自然是一百个愿意的,便一口答应了。

俞大伯虽然不满意是自己最没出息的小儿子跟着应有初,可他们没法左右应有初的决定。

不过有一个儿子让应有初看上,他还是很高心的,走之前还对应有初千恩万谢。

解决完俞家,应有初他们又在村子里挑了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是朱大娘家的侄子,叫朱阳,没有俞三这么壮实,但胜在反应快,会察言观色。

招采摘橄榄果这些人要求就不高了,应有初直接定好摘满一筐的价钱,又指定村长家的儿子作为固定运货到南宁府县的人。

这样一来,村子里的男女老少都能赚钱,成了大家喜闻乐见的结果。

等俞安睡醒午觉后,发现家里突然多了两个人,其中一个他看着还有点面熟,直到俞三对着他喊了一声,“表哥”。

他立马惊醒,这是他大伯的小儿子,他怎么在这儿?

他讪讪的点头,然后出门找到正在收拾东西的应有初,将他拉在一旁,急切又悄声的问道:“相公,俞三怎么在这儿?他就是你们中午挑出来的人?”

俞安想了一圈,蹙着眉头,“是不是我大伯他们找上门来了?”

“你猜对了,真棒,他们确实是来了,但已经被我打发走了,没事。”应有初握着俞安的手,觉着他的手有些微凉,十分自然用双手捂着。

俞安紧抿嘴唇,瞟了一眼在堂屋的俞三,这哪是打发走了,明明还留下一个,“相公,我是不是给你添麻烦了?”

他知道,肯定是因为他的原因,应有初才留下俞三的。

俞安愧疚的低下头,应有初摸着他的脑袋说:“你别多想,俞三只是刚好符合我们招人的要求,不然我一样可以把他打发走,留他下来也是经过多重考虑的。”

“安安,我现在才是一个举人,以后肯定还要继续往上走,若是放任他们不管,时间久了,难免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生出什么龃龉来,若是再让有心人利用,即时只会比现在更加麻烦。”

“既然做不到独善其身,那就把人放在眼皮子底下,一来可以树立我良好的形象,二来可以牵制俞家,只要俞三在我们这儿,他们就不敢背着我搞一些有害我们的小动作。最后,我们家真的缺一个赶马车的。”

俞安听到最后一句,轻笑出声,“只要相公不嫌麻烦就好。”

“那安安你讨厌他吗?”应有初顾及着俞安的情绪,毕竟他之前在俞家待得并不愉快,“你要是讨厌他的话,等到了南宁,我就打发他做别的事,不让他出现在你眼前。”

俞安轻轻摇了摇头,“不讨厌他,我之前在俞家的时候,俞三并没有欺负过我,相反他还会分一些吃的给我。”

以前他在俞家吃不饱的时候,他会摘一些野果充饥,俞三那时虽然小,但看到他吃野果充饥后,会偷偷给他一些吃的,什么馒头,大饼之类的。

应有初意外的挑眉,“那就让他赶马车。”

两口子相视一笑,于是,俞三和朱阳便留了下来。

应有初他们第二天就要出发回南宁,村民闻声赶来纷纷送上自家的农副产品作为感谢。

村子的人沾他的光可以不用交粮税,而且还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赚钱的好路子,村民对他自然是感恩戴德。

他们盛情难却,便意思意思的收了一些农副产品带走。

这次回去的路上有俞三和朱阳两个人轮流赶马车,他们总算能坐在马车里歇息了。

到了南宁后,俞安将平时装杂物的那间屋子腾出来,让这两兄弟住下。应有初和俞安商量了一下,决定每个月给他们一两银子做为薪资。

这两兄弟听到每个月能有一两银子,如此之多,他们惶恐得不敢应承,最后还是应有初出面这两人才老实的应下。

在大越朝,人命轻贱如草芥,很多奴隶几两银子就能买到,买回去任主家宰割,他们决定跟着应家的时候,就已经做好被人践踏的准备了。

结果应家待他们极好,有丰厚的月钱,还会教他们做事,甚至每月还有两天的休息日。

他们捧着这沉甸甸的银子,在心中暗自发誓,一定会誓死追随应家。

俞三和朱阳到了南宁后,应有初便安排这两人帮着做一些精品铺子的幕后工作,比如做肥皂,砍竹子,榨油等等这类粗活。

现在应有初家,内有林婶儿打理家务,外有俞三等人帮着做产品,俞安就坐着看看账本,时不时去店里和周红珠看看店,日子过得倒也清闲。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俞安的肚子也渐渐显怀了,十二月中旬,俞安怀孕四个月左右,他原本平坦的小腹,变得有一个小小的弧度。

自从俞安怀孕后,以前是俞安趴在应有初身上睡觉,为了不压到俞安的肚子,现在他们睡姿改成应有初从背后搂着俞安睡觉。

应有初每天都搂着俞安的肚子睡,所以到第四个月的时候,应有初并没有察觉到俞安的肚子变化有多大。

这天晚上,俞安侧躺在应有初怀里,心血来潮的问道:“相公,现在颗颗有多大了?”

应有初摸着俞安的肚子,四个月的胎儿应该发育到十厘米左右了,他想了想,“有一个苹果这么大了。”

俞安“哇”的一声,“那是不是该叫宝宝为个个了?”

应有初愣住,然后反应过来低笑出声,“还是叫颗颗吧,个个不好听。”

经过俞安的提醒,他猛然想起俞安现在已经过了头三个月的危险期,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他就怎么也按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