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辅的夸夸小夫郎(298)

作者: 不喜秋风 阅读记录

老皇帝的圣旨已下,应有初当上工部尚书是板上钉钉的事,而调回京的孙大人也不好再遣返回去,于是在京城做了一个言官,天天和应有初对着干。

应有初也不惯着他,常常把人怼得脸红脖子粗的,看戏的人每天都生怕孙大人会被应有初气出个好歹来。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很快来到了盛夏。

暑热难当,古时的烈日丝毫不输现代,只是现代还能吹空调续命,而大越什么都没有不说,衣物还十分繁琐,每到夏日,就是应有初最难熬的时候。

其实太阳平均的晒到了每个人,而应有初这么难熬也是有原因的。

夏季的大越子民,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换上一种开裆的袴,虽然要穿外衣遮挡,但应有初无法接受当众挂空挡,并对那些穿开裆裤的人表示不解。

就这么晃来晃去的不难受吗?

应有初不理解,但表示尊重,反正自己是不会穿开裆裤的。

好在老皇帝带着一众妃嫔去行宫避暑,他们也不用上朝了。京中的事务则是交给桓王和姬景璃代理,不过老皇帝仍然手握行使大权。

这天,应有初沐休在家,俞安看中了城郊的一处庄子,他今日约着苏楠和周红珠去看。应有初还想跟着去,却被俞安无情的拒绝了,让他在家带孩子。

中午时分,颗颗正在午睡,应有初执了一本书坐在树下的秋千上纳凉,正享受着难得的悠闲时光,没过多久就被树上的蝉鸣吵得不厌其烦,抄起地上的竹竿就打蝉。

朱阳前来通报时就看见自家大人十分不雅的一边爬树一边打蝉。

他轻咳了声,“应大人,宁王殿下有要事相商,邀您去宁王府邸一聚。”

应有初丢下竹竿,整理衣裳,“行,你先去套马,我去更衣。”

他拍了拍手上的灰,进屋换了身衣服的功夫就热得他一脑袋的汗水,他望天长叹一口气,太热了,啥时候能下场雨降降温呀。

应有初走之前和应财说了声,“爹,我出门有点儿事,您帮我看着点颗颗,晚饭前我就回来。”

应财闻言放下手中的竹篾,爽快道,“行,你放心去吧。”

应有初瞅了眼应财手里正在做的小号凉簟,显然是做给颗颗的,他不满道,“爹,您也太偏心了,颗颗都已经有两床您亲手做的凉簟了,您还给他做,而我们现在用的还是您在桑定村做的凉簟。”

应财嘿嘿一笑,“颗颗房里的贵妃榻还缺一张,我这会儿闲着就给他做了。”应财拍着儿子的肩膀,“凉簟还是用久了的舒服,你们用那一张也够了。”

应有初瘪嘴,他爹的心都偏到姥姥家了。

“爹,您别太宠着颗颗了,当心以后长歪成纨绔子弟就不好了。”应有初提醒道。

真不是应有初夸张,应财对颗颗的偏爱用溺爱形容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比方说,前两日颗颗午睡,应财就守在一旁,给颗颗扇了一中午的扇子。

应财被他说得不耐烦,催促道,“行了行了,我知道了,你快走吧。”

应有初刚被应财推走,他转身就去屋里拿蒲扇了。

宁王府邸。

“出什么事了?这么紧急。”应有初问道。

“边疆传来的急报,有人在军饷上作假,引起众将士不满,纷纷就地起义,爆发数起暴乱。”姬景璃言简意赅的说道。

应有初一惊,忙问道,“叶将军那边的情况如何?”

边疆军心不稳,若此时遭到外敌强攻,就算他们都神机箭在手,恐怕难以抵御外敌。

叶煜辰回道,“边疆的情况不容乐观,之前家父力压此事,想先平息风波,再将此事上奏朝廷,没想到导致触底反弹,彻底激起民愤。”

好比你辛辛苦苦拿命换来的工资,拿到手一看,发现是假的,这事搁谁身上谁不气。三人成虎,军中怨愤积多了,自然有人带头抗议,当抗议没能得到正义而是打压后,直接一不做二不休,揭竿起义。

“叶将军不知道我们的计划?”应有初问。

叶煜辰摇头,叶将军远在边疆,消息不好传递不说,朝廷中有人贪污铸铜这种事还是知道的人少一些好。

自打俞安发现新铜的秘密后,他们就一直都在谋划,谋划着如何利用它一举将户部扳倒。

这事需要一根导火索,若只是普通的民怨,根本传不到老好皇帝的耳朵里,还容易打草惊蛇。只有突发且重大的事件才能引起老皇帝的重视,彻查此案。

并且他们都不能参与到其中,不然容易会被老皇帝疑心成党争,到时候此案会不会草草了之他们不知道,但就算老皇帝严惩户部,他们也被扣上党争的帽子,他们也在老皇帝哪儿捞不着什么好。

姬景璃还是想名正言顺的坐上龙椅,不想用什么非常手段。

故而贪墨新铜的事一拖再拖,直到今天边疆发起暴动。

这事于姬景璃他们而言好坏参半,好的是,他们不用绞尽脑汁去想爆出贪墨新铜案的导火索了,因为没有什么比边疆将士抗议还引发暴乱更劲爆的了。

坏的是,戍守边疆的将士军心不稳,容易被敌人趁虚而入。

“事已发生,我们要做的是好好抓住这个机会,趁机将桓王的户部拿下,”姬景璃有条不紊的分析着,“与此同时,还要加强边疆防守,不能让敌人趁虚而入。”

“你们来的路上,我已经命人快马加鞭的将此事禀明父皇,务必彻查此事,并上书给父皇,从国库中拿出十万两做为军饷,即刻送往边疆安抚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