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辅的夸夸小夫郎(41)

作者: 不喜秋风 阅读记录

现在应家从原来被排挤的对象,一下变成众人吹捧的存在。

应有初挑眉,三言两语?他口水都说干了好吗。

“光是靠说肯定是不能解决的,前几天的茶水不是白送的。”

俞安联系起来一想,顿时恍然大悟,“相公这是看准了他们会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嗯哼,人性大多数都是贪婪的,先施以小恩小惠,减少大家对我们的敌意,最后找到他们真正想达到的目的,如此一来事情就变得简单很多了。”应有初说。

这就是他为什么要给村民送上免费的茶水零食的原因,他需要先表示自己无害,再稍加施以小恩小惠,继而打消众人的顾虑,给自己立好大公无私的牌坊后再将肥田的法子公布与众,也就是最能打动人的核心利益。

最后一步就是给他们画饼。

拉高他们对明年收成的期待值,这样一套下来,谁听了谁不迷糊。

当然,应有初也没有骗他们,石灰粉确实能肥田,他做这么多,不过是不想自己的家人处于舆论中心罢了。

毕竟人言可畏,谁知道这些人会因为嫉妒做出什么事情来,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田家。

“什么?你说应家的花生真有二十六袋?你确定没看错?”田婶原本坐在凳子上休息的,听到这个消息的她一下从凳子上站起来。

“这么多人看着的,怎么可能有假,”刘二狗将田婶小心翼翼的重新扶到凳子上坐着,又说道:“应有初还把这肥田的法子说给全村人了。”

田婶坐在凳子上低声喃道:“二十六袋,二十六袋,怎么可能……”

她回过神后,意识到这是多么令人心动的收成,神色激动的抓住刘二狗的手臂说:“他真将这肥田的法子说了?这法子难道不是只需要在地上撒散灰这么简单吗?”

“说了,说得可仔细了,我都听完了,这撒散灰得分时候,分庄稼,是有技巧的,不能乱撒。”

刘二狗将今天去应家的所见所闻都和田婶汇报,“他还说会将这个法子上报给村长,明年让村长带着大家一起肥田。”

“没想到呀,没想到,这应有初竟然真的肯将这肥田的法子说出来。”田婶语气带着一丝不甘。

“是呀,我从应家出来的时候,路上没有人不夸应有初。”刘二狗说道。

她本以为这次鼓动全村人看应家的笑话,好好的杀一杀应家的威风,所以她在全村人面前公然诋毁应家。

但没想到应家的花生收成这么多,如今反而是她成了全村的笑柄。

这让她的面子往哪儿搁?

可现在应有初将肥田的法子说了出来,她想做些什么都不会得到村民的认同,还会被人说成居心叵测。

田婶气得胸口剧烈的起伏,手掌一下重重的拍在桌子上,刘二狗立马心疼状的捧起田婶的手轻轻吹着,“娘子,别动气,你现在是有孕在身,千万不要因为别人气到自己。”

在刘二狗的安抚下,田婶逐渐平复自己的心情,这时刘二狗谄媚的说着:“娘子,我想和你商量一件事。”

“什么事?”田婶沉沉的问。

“你这胎要是儿子的话能不能让他跟我姓?”刘二狗揉着田婶的肩膀说。

刘二狗是入赘到田家的,所以二柱是跟田家姓的,现在他也想自己家的香火能延续下去。

这几天他都对田婶无微不至,有求必应,只为有个和自己姓的儿子。

田婶避而不答,指示着刘二狗,“你去把王神婆请过来,让她给我瞧瞧。”

刘二狗忙不迭的出门请王神婆。

第24章

应家秋花生大丰收,村长亲自上门收税并告诉应有初,这次他家花生的产量太过于惊人,可能会引起官府的注意,即时会排官府的人来了解情况。

一亩地竟然能产出别人两倍的花生,这想低调都难。

应有初了然的点头,表示他已经做好被官府嘉奖的准备了。

村长听后哈哈一笑,他被应有初这份坦然逗笑,官府上门调查这种事要落在寻常人家头上,恐怕早就惶恐不已,就连他都有些忐忑,哪里会像应有初这般淡定。

他果然没看走眼,应有初并非池中之物。

收完秋花生后,大家地里除了种一些当季的蔬菜,便没啥活了,人一旦闲着,就会自己给自己找事做。

这几天总有村民来应家找应有初,基本都是问肥田的事,一开始他还能应付,还给他们支招,把秸秆在田里焚烧也能肥田。

后来这些村民问的问题一个比一个离谱,什么玉米秆能不能肥田,把家里的柴拿去田里烧能不能肥田,搞得应有初看书的时间都没有了。

他干脆在自家门口张贴一张公告,“肥田之事已全部告诉村长,可去村长家咨询,本人需备考生员,请勿打扰。”

可他忽略了村民都不识字,村民还是一如既往的来找他。

最后还是村长出面,这些村民才收敛。

不过人多也有个好处,他听到了好多八卦。

比如,田婶一家的事就闹得沸沸扬扬的,说田婶三十多岁了还要生,是老蚌生珠,又说她家最近老是请王神婆,估计是还想要个儿子。

有人反驳,田婶家要是只是看是性别的话,请一次王神婆就够了,没必要请这么多次,怀疑是她家中邪了,请王神婆驱邪的。

流言越演越烈,甚至说,田婶业障太多,被小鬼缠身,要投胎到她肚子里,所以才找王神婆驱鬼的。

反正说什么都有,不过最近确实没见到田婶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