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救命!男主他叔居然是个恋爱脑(154)

作者: 九颗心 阅读记录

噱头和冲突都有,将综艺效果拉的满满的,但也不算什么恶意剪辑,只能算得上是会吊胃口罢了。

《演绎生》准备定档在每周五晚上九点播出。

而《妖画》也已经进入了收官阶段。

一大堆的综艺活动商业活动以及戏约纷至沓来。

陶信然和路斯都收到了不少的戏约。

不过林瞳当然不会让他们什么活动都接,自然是要让他们的经纪人挑选合适他们的。

现在年底,各类的晚会活动很多。

自然也都邀请了他们。

林瞳又额外给陶信然和路斯请了声乐和舞蹈老师进行训练。

不说要唱的和专业歌手一样,但也不能上台就跑调吧。

而且身上多门技能傍身,以后戏路只会更宽。

现在环宇娱乐没有几个空闲下来的艺人,林瞳不会将宝压在某一个两个人的身上。

公司里的艺人林瞳都给了他们机会,有些资质实在很一般的,林瞳就干脆让他们通通去拍中短网剧,在另一个赛道倒是也能火。

不过也总有些人眼高手低自命不凡,总觉得自己很厉害,自己目前的这个状态是因为林瞳不愿意将手里的好资源放给他们想要走人的,林瞳也不拦着。

环宇娱乐的发展如日中天,总会有些在背后想要使绊子的。

陶信然和路斯他们是绝对挖不走的,于是乎就将心思打到了如今环宇娱乐的“短剧一哥”罗添的身上。

罗添对于自己被塞去网剧赛道一开始抱着的想法是有工作就不错了。

但是随着他现在热度越来越高,但公司里的那些好的大制作的剧还是轮不到他当主角的时候,他心中起了愤懑之情。

尤其是公司马上要开拍的那部悬疑剧《长夜》,这部戏的投资可是比《妖画》的投资更大,男主角如果定的是陶信然他也服气,可《长夜》的男主颜晏却根本不是他们公司的人,人气还不如他,罗添心中更是难受了。

他的经纪人去帮他争取了,最终也只给他争取到了一个男四号的角色。

而这个时候正好永和娱乐的人联系上了他,将饼画了一堆,承诺等他过去永和娱乐之后,一定会将他们手里最好的资源的给他来挑选,而且保证不像环宇娱乐一样还管他的私人生活,只要他不弄出大的事情来。

罗添狠狠地心动了。

几番考虑之下,去到了林瞳面前谈解约的事情。

林瞳听见罗添想要解约的事情,也一点不意外。

之前余沐晗去给朋友庆祝生日的时候,就在会所里瞧见了罗添和他的经纪人接触了永和娱乐的人,将这个事情告诉了林瞳。

林瞳看着罗添:“你做好了决定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那就祝你接下来星途坦荡,解约金当然按照合约上的数,我给你打个八折。”

林瞳这么爽快的答应了,在罗添的心里越发的不好受了,就像他是什么很没有价值的东西一样,公司随时就可以放手将他丢给其他公司。

罗添看着林瞳,隐忍着怒火阴阳怪气的回复:“那就多谢林总的‘大度’了!借林总吉言!”

林瞳微笑:“不客气。”

第135章 红毯

罗添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心里难受的厉害。

但是却也不敢在林瞳的办公室里闹起来。

因为上一个从环宇娱乐解约去其他公司然后和环宇娱乐闹翻的人可是谭乔,当初可是环宇娱乐的一哥,最后名声全无,如今虽然还是在网上活跃,但却也没有什么工作找上他。

有这个前车之鉴罗添自然不敢非要头铁和林瞳闹这一番。

罗添从林瞳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满脑子都是他一定会成为一线演员,让林瞳后悔他的决定,后悔不给他好的资源!

林瞳虽然没有读心术,但也大致也看出了罗添心中的所想。

林瞳并不在意罗添去了别的公司会不会被捧成一线演员,但最起码罗添目前的演技在他这里还是过不了关的,他还不会让罗添挑大梁来演环宇娱乐出品的剧的男一。

他在其他的公司那么就是其他公司的安排了。

林瞳也管不着,林瞳只能把控好他们公司的出品。

于是也就只能祝他在其他公司真的能获得他想要的了。

罗添走了之后,林瞳将卢新叫到了办公室里来。

卢新听见林瞳答应了罗添解约的事情,卢新有些惊讶。

卢新:“林总,罗添就这样走还是太可惜了。”

林瞳摇摇头:“人家一颗心都已经不在这里,而且觉得我们对他不够公平,手里的好资源都不愿意给他。”

卢新:“可是我们不是已经答应给他《长夜》的男四了,而且上次您让我去谈的那个正剧的男三不也是给他的吗?”

林瞳笑了:“强扭的瓜不甜,人家就是觉得我凭什么将《长夜》的男一给了一个别的公司的艺人,都不给他。”

卢新也皱眉了:“可他也不想一想他那就只适合耍帅的演技能够演出那种双重人格的病娇形象吗?”

这个角色连陶信然也无法把握好。

《长夜》的男一乔锐意是电影学院科班出身的,毕业之后拍了两部戏都是小角色呈现的都很不错,不过签的公司是个小作坊不给力给他争取不到什么好工作,他也就干脆有戏约就去演戏,没戏约就去演话剧舞台剧,演技被磨练出来了。

不过这样的人才,林瞳自然是要挖到环宇娱乐来,他可不乐意给其他人做嫁衣。

林瞳:“乔锐意的合约你赶紧去落实下来,对了,有空还可以去电影学院那些地方,还有舞台剧话剧圈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苗子,不然让他们推荐也可以,这样的好苗子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