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流放权臣恶毒原配后她飒爆了(1041)+番外
通判点头道:“是啊,还好留下来了,碰到了苏大人这样的好官。”
“在苏大人手底下做事,才感觉做的事情有意义。”
“才感觉可以真的像年少时想的那样,为老百姓做事,可以让村里人能吃上饭,不会饿肚子。”
禾氏道:“现在何止饿肚子,都能吃饱饭。”
“就我外婆那村子,以前什么样子,大家一天就吃一顿饭,还吃不饱,大多时候吃野菜,现在呢,现在一个个都能吃饱饭了,偶尔还能舍得吃点白大米白馒头。”
这番话倒是实话。
很多村子都是如此。
通判换下便服后,两个人穿着打扮跟普通人那样,然后一起上街。
此时街道上都有很多人,尤其一些妇人老太太结伴提着篮子去买菜。
家里条件不错的,也会时不时的在 码头买一些小吃回去给家里的孩子们吃。
“我孙子孙女可挑嘴了,但是给他们买这边的一些小吃,他们就喜欢吃。”
“确实啊,这里的食物就是好吃,孩子们知道好吃,咱们更知道好吃。”
“但也总不能天天买着回去吃,那厨房那边不就空置了吗?”
“要我说买着吃就买着吃,现成的食物还热乎乎的,关键也便宜。”
“真不知道人家怎么做的,我们也想做出来那样的美味,可就是不会。”
“对了,听说女子书院也可以教厨艺,我让我小闺女可以去女子书院读书,学点能力。”
“首先要能进去才行,现在多少人想着下一届去女子书院读书,肯定要求越来越严格的。”
大家说着话提着篮子朝着前面码头集市走过去。
“还是这边的蔬菜真新鲜。”
“而且种类多,主要是很多人都会在这里摆摊卖蔬菜。”
在这个集市,大家只要有时间逛总能买到便宜实惠的食材。
很多都一家人出来逛街。
看着是在买菜,也都不着急,都悠闲的逛一逛。
通判刘江道:“这样放松的感觉真不错。”
禾氏道:“你看摆摊卖菜的人生意不错,大家脸上也都是笑容。”
“其实以前这边也有人过来卖菜,就是咱们村里人到这边摆摊,可能一整天都没人买一斤菜。”
“现在只要出来摆摊,甭管什么东西,都能卖出去一些。”
“一般来说,有的一上午就能把带的东西都卖了,也能早点回家去。”
刘江和禾氏都是从乡下长大的,两个人也是最懂农户们的不容易。
以前他们也是有心无力,根本做不了什么。
那会他们也只能顾得上自己。
禾氏顶多是看到了,帮衬一下,多买一些东西。
如今也是苏大人和郡主好,河州才有如此变化。
刘通判道:“也是,别的地方的人们都羡慕我们有苏大人和萧郡主。”
禾氏道:“有些做生意的也都愿意在河州定居。”
刘通判道:“这都差不多一年时间,苏大人在任上三年,估计就调到京城去了。”
说起这个来,刘通判心里都不舍。
就是禾氏也不舍,私心里都希望苏大人和郡主待在河州。
但他们知道以苏大人和郡主的能力,还有更多地方需要他们。
第686章 风气好
禾氏买了一些菜一些肉让刘江带回去。
“你先带回去,我先去女子书院接翠珠回来吃饭。”
“至于儿子们,沐休,家里隔着那么近,他们知道回家。”
两个儿子都很懂事,休息的时候也都会回来陪着他们。
当然他们也会认真读书,都会把一些书本带回来巩固学习。
通判刘江提着篮子先回家了,禾氏则去了女子书院门口。
来到这里的时候,门口已经站着一些家长了。
大家普遍穿着很普通,有的衣服上还打了补丁,但看着很干净。
禾氏明白,一开始郡主创办女子书院的时候,很多勋贵人家很不屑,更不想让家里的女孩子跟这些贫寒女孩子做同窗。
所以一般都在家里请了夫子教导。
所以一开始来女子书院读书这些女生们都是普通人家出来的姑娘们。
其实在禾氏看来这样也挺好,书院的风气好。
大家能真正的交流一起读书学习。
禾氏来到门口,都深呼吸一下,有些激动的感觉。
门口三三两两的妇人们等着放学聚一起也无聊。
所以大家都互相说几句话。
“你也是来接闺女的啊?”
“是啊,闺女在这里读书来着,说是学了算账,打算盘,上次书院考试还得了二等奖,拿了二两银子回家呢。”
妇人就是穿着补丁衣服的人,头发有些花白,脊背有些佝偻,但她脸上却带着骄傲的笑容。
“确实啊,郡主创办的书院就是好,鼓励大家用心学习。”
“而且只要好好学,从书院毕业后就可以去郡主的作坊里店铺里做事,每个月都会有工钱。”
“以前村里人也都说姑娘家读什么书,没用,现在大家都不这么说了。”
以前对村里人来说姑娘读书确实没什么用。
可现在姑娘一样可以学本事赚钱,一样可以给家里带来好名声。
河州一些村子里重男轻女的想法都变了。
大家觉得姑娘一样可以变得有能耐。
“这书院看着真大真好。”
“你这是第一次来这里?”
“对,俺闺女说让俺来看看,俺一直忙就没来,如今村子里有直到书院的马车,俺坐了下午的马车过来的,花了两文钱,很便宜,以前要来这里都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