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流放权臣恶毒原配后她飒爆了(1046)+番外
年少时,闹灾荒,粮食就很贵,之前洪灾,粮食又很贵。
好在皇帝是好皇帝,把价格都压下来了。
可是那会地方官员可不管她们老百姓的死活。
所以她们就觉得有田地在手,多种植点粮食,心里不慌。
“而且咱们家又开荒了一亩地,去县衙拿了地契,开荒的那块地也就是咱们的了,今年种植的土豆红薯,若是真的产量那么高,明年咱们还多种一些……”
说起田地的粮食,妇人也是满脸的笑容。
对她们来说,就是田地多,种的粮食多,心里就有安全感。
马霜霜明白这种安全感。
她们上课,夫子们也说了要重视农桑。
也会给她们讲一些农耕水利的知识。
让她们在学习技能的同时也能多了解这些。
对爹娘来说,还是田地最重要,她记得小时候爹娘就一直想攒钱多买一亩地。
可是买田地没有那么容易,至少也要二两银子一亩地。
那还是最普通的田地。
哪怕干不过来,她爹也想多摆弄一些田地,多摆弄一些庄稼。
那时候一家人就是靠着田里的收成生活。
那时候的辛苦,马霜霜最清楚。
那时候家里没有牛,犁地都是她爹拉犁,辛苦的时候他爹肩膀都磨破了,回去就很累。
想到那时候,马霜霜鼻子就酸了一下。
“娘,我也会努力学习,考试得了奖金就给你和爹,咱们攒一攒也可以买头牛!”
对她们村里人来说,牛那就是很贵重的东西,谁家有牛,那就会被别人高看一眼。
“你不要有压力也不要那么辛苦,现在咱们家日子好了,娘心里也轻松了很多。”
“你要好好学,是为了你以后好,有了技能啊,荒年都饿不死。”
妇人想让女儿学习,其实不是为了让女儿报答什么的,就是想着闺女以后日子过的好。
她就是这么个心态。
马霜霜其实心里也都明白。
“娘,我知道,我一定好好学习,这个你就放心吧!”
妇人道:“你们书院真好,你也是赶上了好时候,郡主来了咱们河州,建了女子书院。”
“你才能来读书。”
马霜霜使劲点头道:“恩,别的地方都没有,听说整个大燕朝就我们这里有女子书院,听说很多人都想明白了,想安排家里人进我们书院读书。”
“那那些勋贵人家的姑娘们来了,会不会瞧不起你们啊。”
“娘,你不用担心,书院不允许学生们那样,再就是要是真的品德不好,郡主也不会让她们来书院。”
“文德书院就是如此,有问题的,家里条件再好,苏大人也不允许书院录用。”
妇人听着,心中松了口气。
看着女儿自信起来,说话落落大方,有些词听着也挺不一样,虽然她不太懂,但她明白闺女的意思。
两个人在书院待了会,看时间差不多了,便从书院出来。
此时门口几乎没什么人了,也只有几个女生在等马车回家。
有认识的,大家都互相打个招呼,对妇人也很尊敬,叫婶子。
妇人都受宠若惊。
待到她们马家村的马车来了,马霜霜母女两个上了马车。
这是起始站点,所以马车上没有人,就她们两个,还空着很多的座位。
待第二站到了码头那边,上来的人就多了。
大多手中提着篮子,有的还挑着扁担和筐,不过东西有点大,就放在马车外面挂着。
大家一上马车就看到了马霜霜身上的衣服,“是女子书院的学生。”
“看着真不一样,真精神。”
“还好看。”
“老妹啊,这是你家闺女?”
妇人也就是林翠花,笑着道:“恩,是我闺女。”
“真不错,你看你闺女又好看又又贵气,看着像是大户人家的姑娘来着。”
林翠花心里骄傲,但她这人不太会说什么,只能点头道:“其实是书院好,书院教的好。”
“那可不,也不是一般人能进书院,能进书院的那都是好姑娘,都是好人家的姑娘。”
“对,人家郡主选拔人进书院的时候,也不会随便让人进去,听说还要看父母家里是否和睦,是否孝顺老人,看姑娘的品德,都过关才能进书院来着。”
那妇人仔细看着马霜霜,心里就是感叹。
她儿子已经成亲生子了,小儿子还小,这要是年纪相仿,她都想着说亲。
这一看就是好姑娘。
不过她也知道,女子书院出来的姑娘,以后要给郡主做事,一般人家还攀不上。
大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对着林翠花都热情的很。
后面一个妇人上车的时候,一下子看到了林翠花。
她在旁边坐下来,小声的问道:“翠花,是你吗?”
林翠花看着妇人,依稀觉得有些面熟,仔细看着道:“萍萍,是你啊!”
“哎呀,你可算认出我来了,我刚刚都没敢认你,你说这多少年没见了。”
“可不是,从我们出嫁后就再没见面了,多少年了。”
妇人叫范萍萍,是范家村的人。
两个人以前是一个村长大的,关系很要好。
只不过长大后两个人各自嫁人,嫁的村子比较远,后来就没联系。
哪怕回娘家,时间也都不一样,再加上各自忙着,哪有时间见一见。
偶尔她们在忙碌中,可能会想到年少时候,也会感慨一下,便继续忙活着日常。
哪想到这次在这里见了。
或许要不是苏大人设立的公交车,她们都未必能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