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流放权臣恶毒原配后她飒爆了(510)+番外

作者: 红锦鱼 阅读记录

但这里的年味非常浓,街道上店铺外都挂满了灯笼,白天逛街的时候,集市上色彩艳丽,摆放的也都是过年需要的东西,有日历有往墙壁上贴的各种图纸,还有对联窗花等等,到处都充斥着过年的氛围。

逛街买东西的人也都非常多。

光是看一看,都觉得心情不错。

热热闹闹的真好。

虽然大家坐着马车,速度有些快,但回家的时候,天色还是有些晚了。

往常这个时候,村里大多数人都睡着了。

不过也许快过年了,这段时间家家户户点油灯的多,都没那么早睡。

他们的马车进入村子的时候,村里都没有人,大多都回家吃了饭在家休息,不比夏天,若是夏天,村里街口都坐满了人,都在纳凉乘凉。

现在天气冷,大家没啥事都会在家里待着。

他们到村子的时候,天空都飘起小雪花来了。

孟老夫人看着天空飘起的小雪花道:“好在白天天气好,路上没下大雪,要是下大雪了,就不好走路了。”

孟老夫人担心下大雪马车都封在了路上。

沈月瑶笑着道:“娘,这个你就不用担心,夫君看了天气,说白天好天气,就是晚上会有雪,所以不必担心。”

苏二丫道:“还是三叔懂看天气。”

沈月瑶觉得这一点,苏雪衣还挺厉害的,在科技时代,大家都通过天气预报看天气,不太懂看天文地理的。

但在古代没有什么天气预报,大家只能自己推算。

有的经常种庄家的人也懂看一点天气,比如看天空云彩刮什么风啥的判断,但也不是很准确。

不过苏雪衣真的懂天文地理。

这一点能力,沈月瑶学不来。

所以也挺佩服的。

白天确实好天气,这晚上就下起了小雪。

他们在这天去县城里逛,也是因为过几天天气都会有雪,估计没太有时间出去逛了。

正好将所需要的东西都买的差不多了。

“旺旺……”

进入村里,狗听到声音都会叫几声。

听到村里狗叫的声音,沈月瑶都有一种放松的感觉。

觉得这才是乡村烟火气。

第372章 心里热乎

一行人到家,将马车拴好,将东西抱进屋内。

因为一整天都没有烧火,烧炉子,大家一进屋都觉得冷。

苏二丫道:“不烧炉子,就是觉得冷。”

平日家里都烧着炕烧着炉子,一进屋内都觉得热乎乎的,将外套羽绒服脱下来,光穿着里面的毛衣就觉的很暖和。

穿着毛衣,再穿一个羽绒马甲,这样干活的时候不耽误。

要不穿着外面的大羽绒服,干活的时候,都有些臃肿。

苏修野道:“我来烧炕。”

苏雪衣很自然的去生炉子。

首先要让屋子暖和起来。

孟老夫人进里屋,伸手往被窝里一摸,道:“炕都凉了,早晨烧的柴火也不太管用。”

早晨他们出门前,做早饭的时候烧了柴火,也相当于烧了炕。

光烧炕,不用被子盖着捂着,热量也容易散掉。

所以一般都是烧了炕后,用被子盖着,这样能保持炕上的热量。

而且早晨出门的时候,大家也不敢让灶口里还燃烧着柴火,担心起火。

就是炉子也封了,冬天家里烧着火没有人的话不放心。

所以回来的时候再重新烧。

孟老夫人将大宝二宝放在炕上,道:“你们两个先玩,一会炕热了,就暖和了,衣服不要脱啊。”

孟老夫人生怕大宝二宝着凉了,嘱咐他们不要脱外套。

其实怎么说也是冬天,马车虽然铺的厚厚的,马车帘子也弄的很厚,中间还烧着炭火,但还是透风还是有些冷。

孟老夫人给他们盖好被子。

大宝二宝玩了一天,也有些累了,两宝在炕上一坐,都有些困了。

好在沈月瑶在县城买了油条面鱼,一会热一热,再炒几个菜就行了。

沈月瑶炒菜也快。

就这样,大家瞬间忙活起来了。

很快灶口就烧起火来了,炉子也生了火。

没一会,屋内就热起来了。

苏二丫一边烧火,一边将手放在灶口那里烤一烤。

“还是家里暖和,怪不得旁人都说热炕好,说起热炕都感激三婶,这要是没有热炕,冬天穿的再多也冷。”

“外面很多人还不知道火炉子来着,咱家火炉子也是三婶设计好让人打造好的。”

身上暖和起来后,苏二丫都忍不住感慨一番。

想到以前冬天冷的时候,她更加觉得现在好,现在冻不着。

下雪也不怕,在屋内在炕上坐着做事啥也不影响。

还有那个水壶,也是三婶设计好让铁匠铺打造好的。

烧炉子的时候,将水壶倒满水放在火炉上,一边烧炉子,水就一边烧开了。

早晨起来的时候,用炉子里的水兑着洗脸洗漱都方便多了。

而且水壶一会就烧满一壶,倒在暖瓶里。

家里的暖瓶,也是三婶设计出来的,别说,还真的保暖,水倒在里面都能保暖一天来着。

很神奇的感觉。

反正冬天用热水也不用现烧了。

苏大丫在火炉旁洗菜,道:“那可不,要没有这些,冬天就是冷。”

“还有三婶给咱们做的雪地靴真暖和,走了一天,在外面一整天,我都没觉得冻脚。”

孟老夫人道:“我穿着也觉得好,之前下雪天在外面走一走也不打滑,你三婶说了,这鞋底防滑。”

以前很多话说出来,她们都不太懂。